農作物土壤處理劑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05:12:56 1
本發明屬於一種土壤處理劑,具體地說是一種農作物土壤處理劑。
背景技術:
土壤是指陸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表層,其厚度一般在2m左右。土壤是植物生長的基礎,為植物生長發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氣、熱等肥力要素。近年來,由於人口急劇增長,工業迅猛發展,固體廢物不斷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傾倒,有害廢水不斷向土壤中滲透,汽車排放的廢氣,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及飄塵不斷隨雨水降落在土壤中。農業化學水平的提高,使大量化學肥料及農藥散落到環境中,導致土壤遭受非點源汙染的機會越來越多,其程度也越來越嚴重,在水土流失和風蝕作用等的影響下,汙染面積不斷擴大。因此,凡是妨礙土壤正常功能,降低農作物產量和質量,通過糧食、蔬菜、水果等間接影響人體健康的物質都叫做土壤汙染物。當土壤中有害物質過多,超過土壤的自淨能力,引起土壤的組成、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有害物質或其分解產物在土壤中逐漸積累,通過「土壤→植物→人體」,或通過「土壤→水→人體」間接被人體吸收,達到危害人體健康的程度。農作物土壤環境汙染,使得作物產量下降,質量降低,甚至帶來農作物中重金屬和有害物質超標,帶來食品安全隱患。由於農作物土壤普遍存在著上述系列嚴重問題,所以發明一種改變農作物土壤環境,減少汙染,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的農作物土壤處理劑是十分重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變農作物土壤環境,減少汙染,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的農作物土壤處理劑。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農作物土壤處理劑,由下列重量比的物質組成:
農作物土壤處理劑,製備工藝為:
(1)分別準確稱取砭石8重量份,託瑪琳8重量份,磁石8重量份,瓷土70重量份,木屑6重量份;
(2)將正確稱取後的上述各原料分別粉碎至6000目;
(3)將粉碎後的各原料混合,攪拌均勻;
(4)向步驟(3)產物加入適量水攪拌混合均勻;
(5)將步驟(4)產物壓製成2-5mm圓球;
(6)將步驟(5)產物加熱至1000℃,煅燒24小時。
本發明的要點是:
將砭石、託瑪琳、磁石、瓷土、木屑粉碎至6000目,加入適量水,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壓製成2-5mm圓球,1000℃條件下煅燒24小時製成。
砭石是一種微晶灰巖礦物質,含有鍶、氧化鈣、氧化矽、氧化鈉、鉻、錳、鎳、銅、釔等超過36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同時砭石中含有銅、鐵等金屬物質遠紅外射線:可產生極遠紅外輻射,其頻帶極寬,遠紅外頻率可達範圍為7-20微米。砭石能產生超聲波,平均超聲波脈衝次數可達3708次,頻率範圍為2-400萬赫茲,是所有材質之首。
託瑪琳又稱碧璽、電氣石,為矽酸鹽類-硼矽酸鹽物質,呈全透明、半透明狀。化學式為na(mg,fe,mn,li,al)3al6[si6o18][bo3]3(oh,f)4,具有壓電效應。託瑪琳含有多種人類必須的微量元素,是極佳的礦物質來源。微量元素與人的健康、疾病、長壽、美容等密切相關。託瑪琳具有永電性,能產生大量負氧離子,可以調節土壤離子平衡,具有活化性。使土壤產生大量負離子(oh)-,負離子與水分子(h2o)-結合形成羥基離子水(h3o2)-,形成小分子團水,從而獲得土壤離子活性作用。電氣石遠紅外線發射力近98%。遠紅外線能夠滲透到農作物深層部位,強化植物細胞,促進營養循環。
磁石辛、鹹、平、無毒,是地球內部磁場產生的天然鐵磁性礦物,密度5.16--5.18g/cm3,具強磁性,性脆,無臭,無味。磁石是一種氧化鐵礦物,是鐵的主要礦石礦物之一。其最重要的物理性質之一就是磁性,能增加土壤氮積累,促進重金屬汙染土壤的生物修復。磁石能產生電子運動,圍繞原子核運動的電子產生電流,電流產生磁場,磁場中原子自動的排列有序,在其電子電流和磁場運動的作用下,大大激發其它材料的內在能量,使其它材料的遠紅外、負離子、電磁波、超聲波等功能得到極大的放大,產生奇特的效應。磁石能引起土壤水分子共振,使水分子活性化,變成獨立水分子。農作物土壤處理劑中的磁石能增加土壤氮積累,吸附土壤中重金屬汙染物質,使農作物中減少或不含重金屬。
瓷土又名高嶺土,是陶瓷的主要原料。瓷土由雲母和長石變質,大部分帶有白色絲絹狀的光澤,沒有黏土那樣強的粘度。瓷土是本發明農作物土壤處理劑中用量最大的材料。其顆粒表面具有微細孔隙,因此有吸附性,瓷土對氮、磷、鉀和有機碳有良好的吸附和解吸性。具有減少蒸發,保持土壤水分,保持一致的土壤溫度,改善土質的團粒結構,減少土壤衝刷的作用。
木屑燃燒後生成炭粉,具有活性炭作用,並增加了土壤處理劑的孔隙,可改造土壤的構造和通氣性,增加土壤的吸收性和滲透性。
由於上述物質的作用,使得本發明具有如下作用:
1.農作物土壤處理劑可增強農作物土壤的活土層,改善土壤表層的理化性質,防止土壤老化。
2.農作物土壤處理劑中的磁石能增加土壤氮積累,吸附土壤中重金屬汙染物質,使農作物中減少或不含重金屬。
3.農作物土壤處理劑含有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可促進農作物根系發育,利於農作物生長,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農作物品質。
4.農作物土壤處理劑中的遠紅外射線和超聲波可以直達農作物深層部位,強化植物細胞,促進營養循環,增強農作物抗病性。
本發明產品的各原料配方根據土壤的特性,經系統實驗選擇為最佳配方,任何砭石、託瑪琳、磁石、瓷土、木屑的成分變化,都無法達到本發明所達到的效果。
本發明的優點是:
1.增強農作物土壤活土層,改善土壤理化性質。
2.增加土壤氮積累,吸附土壤中重金屬汙染物質。
3.增加土壤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促進農作物生長,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農作物品質。
4.增加細胞營養,增強農作物抗病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取砭石24kg,託瑪琳24kg,磁石24kg,瓷土210kg,木屑18kg,將上述原料分別粉碎至1000目,混合均勻加水20kg攪拌,製成3mm圓球,乾燥後加熱1000℃,煅燒24小時,降至常溫。本發明農作物土壤處理劑製成。
實施例2:
取砭石80kg,託瑪琳80kg,磁石80kg,瓷土700kg,木屑60kg,將上述原料分別粉碎至6000目,混合均勻加水100kg攪拌,製成4mm圓球,乾燥後加熱1000℃,煅燒24小時,降至常溫。本發明農作物土壤處理劑製成。
實施例3:
取實施例1製備的農作物土壤處理劑200kg,撒施入1畝水稻田,然後整地翻入土中。同時取相鄰一畝水稻田做對照田塊;水稻品種、栽插密度、底肥、追肥、灌水、農藥施用等措施相同。產量及稻米化驗結果如下表:
上述結果表明:
水稻田施入本發明農作物土壤處理劑,稻穀產量提高80kg/畝,增產12.5%。大米中硒含量增加0.24mg/kg。對人體危害的鎘、汞、鉛、坤、六六六含量大米中均未檢出,食用安全。
實施例4:
大白菜田塊,播種前每畝取實施例2製備的農作物土壤處理劑200kg,撒施,整地翻入土中。產量及收穫後檢測結果如下:
上述結果表明:
大白菜田施入本發明農作物土壤處理劑,大白菜產量提高1100kg/畝,增產26.8%。大白菜中對人體危害的鎘、汞、鉛、坤、六六六含量均未檢出,食用安全。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的部分優選例,並不代表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的更改和變換,均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