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機底盤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22:58:11 2
專利名稱:拖拉機底盤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拖拉機底盤結構。
背景技術:
拖拉機雖是一種比較複雜的機器,其型式和大小也各不相同,但它們都是由發動機、底盤和電器設備三大部分組成的。底盤是拖拉機傳遞動力的裝置。其作用是將發動機的動力傳遞給驅動輪和工作裝置使拖拉機行駛,並完成移動作業或固定作用。這個作用是通過傳動系統、行走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和工作裝置的相互配合、協調工作來實現的,同時它們又構成了拖拉機的骨架和身軀。因此,我們把上述的四大系統和一大裝置統稱為底盤。也就是說,在拖拉機的整體中,除發動機和電器設備以外的所有其他系統和裝置,統稱為拖拉機底盤。現有的拖拉機的底盤大多數為大一的底盤,這樣將會使得輪胎的高度是固定不變的。在凹凸不平的路面時,很可能出現某輪胎不接地的情況,這樣使的拖拉機整體的受力不均衡。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拖拉機底盤結構,該結構可以便捷的控制拖拉機的轉向,而且可以適用凹凸不平的路面,減少搖晃的產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於:一種拖拉機底盤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底盤和第二底盤,所述第一底盤一端部鉸接有可左右擺動的連接架,所述連接架經一轉軸與第二底盤相聯接以實現第二轉盤左右翻轉;所述第一底盤兩旁側均與一油缸的一端相鉸接,兩油缸的另一端分別於連接架的兩旁側相鉸接以實現連接架的左右擺動。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底盤與第二底盤的一端均設置有與拖車繩相聯接的連接環。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底盤與第二底盤底部均設置有用於安裝車輪軸的安裝架。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底盤的長度大於第二底盤的長度,寬度相等。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兩個油缸可以便捷的控制拖拉機的轉向,而且設置的轉軸,可以根據凹凸不平的路面,使車輪可以左右翻轉,適用多種路況,使每個車輪都可以與地面接觸,減少駕駛時,拖拉機所產生的搖晃。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I 一第一底盤 2 —第二底 3 —連接架4 一轉軸 5—油缸6 —連接環7 一安裝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此。參考圖例,一種拖拉機底盤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底盤I和第二底盤2,所述第一底盤一端部鉸接有可左右擺動的連接架3,所述連接架經一轉軸4與第二底盤相聯接以實現第二轉盤左右翻轉;所述第一底盤兩旁側均與一油缸5的一端相鉸接,兩油缸的另一端分別於連接架的兩旁側相鉸接以實現連接架的左右擺動。所述第一底盤與第二底盤的一端均設置有與拖車繩相聯接的連接環6。所述第一底盤與第二底盤底部均設置有用於安裝車輪軸的安裝架7。所述第一底盤的長度大於第二底盤的長度,寬度相等。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拖拉機底盤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底盤和第二底盤,所述第一底盤一端部鉸接有可左右擺動的連接架,所述連接架經一轉軸與第二底盤相聯接以實現第二轉盤左右翻轉;所述第一底盤兩旁側均與一油缸的一端相鉸接,兩油缸的另一端分別於連接架的兩旁側相鉸接以實現連接架的左右擺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機底盤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底盤與第二底盤的一端均設置有與拖車繩相聯接的連接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機底盤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底盤與第二底盤底部均設置有用於安裝車輪軸的安裝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機底盤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底盤的長度大於第二底盤的長度,寬度相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拖拉機底盤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底盤和第二底盤,所述第一底盤一端部鉸接有可左右擺動的連接架,所述連接架經一轉軸與第二底盤相聯接以實現第二轉盤左右翻轉;所述第一底盤兩旁側均與一油缸的一端相鉸接,兩油缸的另一端分別於連接架的兩旁側相鉸接以實現連接架的左右擺動,該結構可以便捷的控制拖拉機的轉向,而且可以適用凹凸不平的路面,減少搖晃的產生。
文檔編號B62D21/00GK202966429SQ20122061491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0日
發明者邵火灶 申請人:福建省勁牛重工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