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七百年歷史的樂清細紋刻紙
2023-04-20 16:00:26 1
這是唐代詩人杜甫寫道:「暖湯濯我足,剪紙招我魂」。可見剪紙在唐朝已經廣泛流行了。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種類繁多,各有各的特色,其中擁有七百年歷史的樂清細紋刻紙為眾人的焦點。下面就一起來城市文化裡看看吧。
樂清剪紙源於浙江樂清漢族民間剪紙龍船花,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據《樂清縣誌》記載,元代大德年間,「社裡笙歌達旦,通衢剪彩為眾共賞,與民同樂」。這裡的「剪彩」就是剪紙。刻紙即從剪紙中發展而來。又有傳說,明代樂清軍民抗擊倭寇獲勝,故有船型龍燈,其上有細紋刻紙裝飾,並以紀念在抗擊倭寇中犧牲的三十六勇士。
每年正月十五,樂清鄉間各地都有龍船燈巡遊。龍船紙紮和細紋刻紙是龍船燈的基本工藝和裝飾手段,早期龍船燈上的細紋刻紙是單純的幾何圖案,後發展出花卉、鳥獸、山水、戲曲人物、神話故事等內容,代表作有《九獅圖》、《八角雙魚》等。
樂清細紋刻紙刀法精妙入微,挺拔有力,圖案細如髮絲,工而不膩,纖而不繁,表現力十分豐富。它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細,在早期「龍船花」的刻紙中,最細的能在一寸見方的紙上刻出52根線條,一幅碗口大的細紋刻紙要十多天才能刻成,十分費工。細紋刻紙的工藝使各種民間圖案紋樣都能在幾釐米見方的紙上得到細緻而豐富的表現,這使樂清細紋刻紙獲得了「中國剪紙的南宗代表」之稱。
由於細紋刻紙技藝難度大,短時間內難以掌握,一般要有數十年的雕刻功夫才能創作出精美的作品。近二十幾年來,隨著溫州輕工業的蓬勃興起,樂清市剪紙工藝品的生產受到衝擊,年輕人棄藝從商,老藝人年老力衰,後繼乏人。
樂清的細紋剪紙不僅具有重要的民間藝術價值,它還對於地域文化的延續及其審美趨向和歷史發展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它是一種民間藝術,更是一種民間文化與標誌。細紋刻紙技藝難度大,短時間內難以掌握,一般要有數十年的雕刻功夫才能創作出精美的作品。
關鍵詞: 擁有 百年 歷史 清細 刻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