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開不爛的車型有哪些(豐田也造爛車和)
2023-07-21 08:10:11 2
自1937年成立以來,豐田已有80多年的歷史了,它在可靠性方面已樹立了良好的聲譽。但這是否意味著每一臺豐田車都是完美的?當然不是,以下12款車就是豐田80多頁作業本中被「消費者老師」打上紅叉的「錯題」,一起來看看吧。
1958 Toyopet Crown
Toyopet Crown是豐田試圖顛覆其在美國人心目中「廉價車」形象所製造的車型。不過慘澹的銷量表明,美國人並不買它的帳。原因在於這臺車最高時速只有64公裡每小時,笨重的車身完全淹沒了它60馬力發動機的能力,它的百公裡加速時間為25.9秒,長時間的上坡路段還會導致發動機過熱。此外,它的車重還拖累了剎車系統,較長的制動距離也為行車安全埋下了隱患。所以1961年豐田就停止對它的銷售,不過豐田知恥而後勇,於1965年推出了它的繼任者Corona,其為豐田日後在美國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1984-1989 Toyota Van
當1984年道奇CaraVan和 Plymouth Voyager上市之時,它們迅速成為了該領域的熱門車型。另一邊,豐田Van卻無人問津。美國市場給豐田的教訓在於:向美國人出售汽車不僅需要良好的製造質量,還要因地制宜,造出符合美國人審美的車。而VAN完全是針對日本市場所設計的,它的軸距太短,顛簸明顯,安裝在怪異位置的發動機在維修時還要將大部分的內飾件拆除。即便當時的它有冰箱和全景天窗,但整體上來看,它的缺點遠大於優點。雖說豐田在1991年用新車型代替了它,但銷量依然不佳。
1991豐田普瑞維亞
那個Van的繼任者就是被稱為「子彈頭」的普瑞維亞,它彌補了Van所缺乏的車內空間,但消費者仍然不買帳,不光是它的造型過於怪異,維修和Van一樣也是個麻煩事兒。更重要的是,普瑞維亞無法提供動力更強的V6發動機,僅有的四缸版本在它近兩頓重的車身上明顯就是小馬拉大車,豐田試圖為它增加一個渦輪增壓器,但此舉使得發動機噪音變得更大,且價格更高,另外,普瑞維亞較差的安全性也讓消費者心存忌憚。好在同時期銷售的豐田Sienna(塞納)彌補了豐田在MPV市場的頹勢,並一直熱銷至今。至於普瑞維亞,它在國人消費者心中的印象或許只留下那車頭子彈般的怪異造型。
1992豐田Paseo
Paseo是豐田專門為當時年輕人設計的一款車(當年車企也談年輕化)。它相當於是兩廂版卡羅拉的運動版本,靠著時髦的外觀來吸引那時的年輕消費者者。但較差的燃油經濟性以及不怎麼友好的價格制約了它的銷量。雖說豐田在那時就大搞「X時代」的時髦營銷,但消費者是理智的。況且同時期的馬自達MX-3、日產Pulsar NX都要比Paseo更有設計感和駕駛樂趣。萎靡不振的銷量讓它的生命結束於1997年。
1993-1999豐田T100
豐田在緊湊級皮卡市場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但自信的豐田人為了試圖衝擊由美國三巨頭組成的全尺寸皮卡市場,於1993年推出了T100車型。它的問題在於後面翻鬥的容積不夠大且缺乏可擴展性。並且T100全系都沒有配備V8發動機,與當時美國皮卡消費者的認知嚴重脫節。為了消除隔閡,豐田在T100的中期改款車型上給V6發動機安裝了渦輪增壓器,但其效果和普瑞維亞一樣,除了噪音和價格的水漲船高之外,並未收穫正面的評價。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豐田在2000年用搭載V8發動機的Tundra代替了T100,雖說銷量仍然不及美系三巨頭,但比起T100則有了長足的進步,儘管部分消費者仍然覺得它不夠大。
1999-2003豐田凱美瑞Solara
如果說Paseo是針對年輕消費者的,那麼凱美瑞Solara就是擁抱他們父母的產品,旨在給他們平淡的生活中增添一絲樂趣。作為凱美瑞的轎跑版本,凱美瑞Solara的顏值毋庸置疑。但性感的外觀與實際的操控體驗並不匹配,甚至其駕駛感受還要差於普通的凱美瑞。到了2000年的時候,豐田將凱美瑞Solara進行了一番改進,但底盤依舊綿軟鬆散,難以在激烈駕駛者響應駕駛者的意圖。所以第二代凱美瑞在2003年就接替了它的位置。然而第二代的凱美瑞Solara還是沒有實質性的改進,駕駛方面依舊平淡無趣,甚至新加入的敞篷版本還各種異響,以至於豐田在2009年砍掉了凱美瑞的敞篷項目。
2000-2005豐田Echo
豐田的入門級小車向來別指望有太多的配置,Starlet、Tercel和Yaris都是這樣,然而豐田又推出了一款丐中丐的產品Echo。為了進一步拉低售價,Echo連電動助力轉向、電動後視鏡、空調和時鐘等最基本的配置都要選裝,甚至沒有電動天窗。這些看似拉低了價格,但沒人會選擇僅有一個殼子四張座椅的車,而當你在需要的配置前打勾後,水漲船高的售價又讓它變得毫無競爭力。再者,Echo高挑、狹窄並且卡通調性的設計在那個年代並不吃香,內部空間和同級相比也沒有優勢。它的優勢在於還算靈巧的駕駛,但在過彎時較高的較高的重心還是勸你悠著點。
2001-2003豐田普銳斯
第二代豐田Prius可謂徹底改變了汽車市場。它的影響巨大,是豐田史上最成功的車型之一,以至於歷史似乎已經忘記了初代普銳斯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最初的Prius是為日本市場設計的,其空間可以與卡羅拉媲美,而卡羅拉對於美國家庭而言還是嫌小。它既笨拙又無趣,只能靠著出色的燃油經濟性衝擊市場。但是,普銳斯的價格高達19995美元,相當於一臺更好,更寬敞的中級轎車價格,為了那點油費多花很多錢,顯然不值當。
2007-2104豐田FJ酷路澤
吐槽FJ酷路澤估計要被「淹死」在豐田迷的口水中。說實在的,FJ其實非常出色,是一款堅固耐用的越野車,具有帥氣的復古風格,愛好者會十分喜歡它(現在仍然喜歡),但對其他所有人來說,這些都是荒謬,無意義的。每一次出行它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高標號汽油,後排進入也相當不方便。FJ酷路澤在最初幾年銷售情況還算不錯,但到2008年中期,當每個想擁有它的人都圓夢之後,豐田汽車發現了復古風格車型的麻煩:如何設計下一代車型?顛覆還是延續?搞不好設計師會被噴下崗,索性直接停產讓情懷永續。
2009-2012雷克薩斯HS250h
2000年後,第二代普銳斯在美國的大獲全勝。研究表明,當時的人們對於豪華混動轎車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因此,作為豐田旗下豪華品牌的雷克薩斯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們的工程師對普銳斯進行了一番調整,推出了屬於自己的混動轎車HS250h,一經推出便在日本廣受好評。春風得意的雷克薩斯果斷將它引入到了美國市場,不過趕上了油價暴漲的時期。誠然,混動帶來的低油耗應該對HS的銷量起到積極的作用,但和普銳斯相比,它的油耗表現並不理想。並且中庸的造型也丟失了雷克薩斯的精美,儘管它的內飾水準不錯,但不足以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慾望。而這款失意的車在2012年就宣布了停產。
2009豐田Venza
Venza本身並不糟糕,但要怪就怪它生不逢時以及出現了定位上的模糊。當時的油價正處在最高峰,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車欲望。並且豐田並不打算將它包裝成一臺SUV售賣,而是更加接近於跨界車型,但就這副造型,說不是SUV會有人信嗎?從實用性的角度看,Venza較低的地板、不錯的空間在同級別中並不落下方,但在豐田沒有縷清自身定位之前,大眾Atlas Cross Sport、Honda Passport和福特銳界就早已瓜分了市場,在新款沒到來之前,我們不知道今後的格局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2012-2015 Scion iQ
Scion iQ是豐田在靈動小車方面的一次嘗試,豐田想靠著它在美國市場與Smart ForTwo相抗衡。不過Smart ForTwo並不是一款值得對標的車型,因為它實在是太爛了。雖說iQ在Smart ForTwo表現不佳的地方進行了大幅改進,比如動力輸出更為順暢、內飾更加精美,且可靠性也得到了增強。但別忘了,這種袖珍車型在「喜大」的美國市場毫無意義。況且,這臺車的價格與一臺頂配的卡羅拉相當,如果你不是那種極致個性的人,那麼卡羅拉是更好的選擇。更可笑的是,阿斯頓·馬丁還拿它做成了自己的產品,成了這個偉大品牌的汙點。iQ的第一年銷售額不到9000輛,落後於Smart,並且銷量逐年下跌,直到Scion選擇在2015年將其停產。
寫在最後:從外媒的角度上看,豐田的這些所謂糟糕的車實際上大部分是「水土不服」所造成的,只要進行本土化的改進,消費者最終還是會買單的。其實國內的部分車企也面臨水土不服的問題,並不是說車不好,而是沒有切合國內消費者的使用需求,如果能按照豐田的路數來看,還有挽救的機會。文/鐵哥 圖/Motortr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