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出音孔的手機後殼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1:46:46 1
專利名稱:一種帶出音孔的手機後殼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帶出音孔的手機殼體部件領域,更具體的說,改進涉及的是一種
帶出音孔的手機後殼。
背景技術:
現有帶出音孔的手機殼體中,一般是在手機後殼上設置出音孔,而且很多這樣的 手機後殼外表面都是平面。 但是,裝有這樣後殼的手機正面朝上放置在放置面如桌面上時,例如放置在玻璃 面的茶几上時,在該手機後殼平面上的出音孔就會被桌面嚴密覆蓋,無法透音或透音效果 很差,從而,導致打來電話的鈴聲,或者接收簡訊的鈴聲,都變得很小甚至是無法正常聽見, 更不用說用該種手機欣賞播放的音樂了。 因此,現有技術尚有待改進和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帶出音孔的手機後殼,手機平放在桌面上的
情況下,仍可正常聽見從其後殼的出音孔所發出的來電話或來簡訊時的鈴聲。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種帶出音孔的手機後殼,包括一手機後殼的殼體和設置在該殼體上的出音孔, 其中,在所述殼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有高出該殼體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設置在所述出音孔 附近,用於支撐所述出音孔與放置面之間形成透音的間隙。 所述的手機後殼,其中,所述出音孔為多個圓弧形通孔,並呈扇形對稱分布;所述 凸出部為一圓臺,所述圓臺位於所述扇形的中心上。 所述的手機後殼,其中,在所述出音孔的周圍設置有形狀和位置適配所述出音孔 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低於所述殼體的外表面設置。 所述的手機後殼,其中,所述凹陷部為一 "C"字形凹槽,所述凹槽的中心重合所述 扇形的中心設置。所述的手機後殼,其中,所述凸出部高出所述殼體外表面0.2mm到0.6mm設置。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帶出音孔的手機後殼,由於在所述手機後殼的殼體上相 應出音孔的位置附近,設置了高出該殼體外表面的凸出部,達到了所述出音孔正常透出聲 音的目的;實現了手機平放在桌面上的情況下,仍可正常聽見從其後殼的出音孔所發出的 來電話或來簡訊時的鈴聲。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帶出音孔的手機後殼第一較佳實施例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本實用新型手機後殼放置在放置面上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帶出音孔的手機後殼第二較佳實施例立體示意圖;[0016] 圖4為圖3本實用新型手機後殼放置在放置面上的側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具體實施方式
和實施例加以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出音孔的手機後殼,主要核心點在於,採用了在平面的手機 後殼相應出音孔的位置附近,設置了高出該後殼外表面的凸出部,以達到所述出音孔正常 透出聲音的目的;至於手機、後殼、出音孔、凸出、凹陷等技術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在 此不再贅述。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出音孔的手機後殼,可適配並裝配在手機的後面,如附圖1 和2所示,其具體實施方式
之一,包括一殼體100,所述殼體100可平放在放置面101上,例 如辦公桌、茶几等;在所述殼體100上設置有出音孔102,所述出音孔102的位置適配所述 手機內部的揚聲器;在所述出音孔102附近,設置有凸出部103,所述凸出部103高出所述 殼體100的外表面設置;由此,所述殼體100放置在所述放置面101上,所述凸出部103和 所述放置面101之間可形成透出聲音的間隙105 ;從而,來電話或來簡訊時的鈴聲就可從所 述間隙105傳出,以達到所述出音孔正常出音的目的。 實施例一,如附圖l所示的手機後殼,為一塑膠件零件的殼體IOO,在所述殼體 100上設置有多個圓弧形的出音孔102,所述出音孔102為通孔設置,並呈扇形對稱分布; 在所述扇形的中間,設置有一圓臺作為凸出部103,所述凸臺的上表面高出所述殼體100約 0. 3mm設置,以達到所述出音孔102正常出音的目的,其中,根據不同的殼體100大小和形 狀,所述凸出部103高出所述殼體100的具體尺寸介於0. 2mm至0. 6mm之間,太小則不利於 聲音的傳出,太大則影響手機的放置;所述圓臺的圓心位於所述扇形的中心上設置。 較好的是,在所述出音孔102的周圍還設置有形狀和位置適配所述出音孔102的 凹陷部104,例如,一"C"字形凹槽,所述凹槽的中心重合所述扇形的中心設置;所述凹陷部 104低於所述殼體100的平面約0. 2mm設置,具體還可根據所述殼體100的壁厚進行調整。 正因為所述凹陷部104增大了所述凸出部103與放置面101之間的回音空間,減少了聲音 失真度,有效保證了來電話或來簡訊時的鈴聲效果。 實施例二、如附圖3和4所示,所述凸出部103也為一圓臺,和實施例一不同的是, 附圖3中的圓臺位置位於出音孔102的側邊。顯然,所述凸出部103可設置在所述出音孔 102的附近的任何位置,均能和放置面101之間形成透音的間隙105,故均具有看透出鈴聲 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所描述的一種帶出音孔的手機後殼,由於在所述手機 後殼的殼體上相應出音孔的位置附近,設置了高出該殼體外表面的凸出部,達到了所述出 音孔正常透出聲音的目的;實現了手機平放在桌面上的情況下,仍可正常聽見從其後殼的 出音孔所發出的來電話或來簡訊時的鈴聲。 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手機後殼上設置凸出部以達到出 音孔正常出音的技術,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例如凸出部形狀或位置的變化、 凸出部數量的增加等,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本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 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帶出音孔的手機後殼,包括一手機後殼的殼體和設置在該殼體上的出音孔,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殼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有高出該殼體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設置在所述出音孔附近,用於支撐所述出音孔與放置面之間形成透音的間隙。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機後殼,其特徵在於,所述出音孔為多個圓弧形通孔,並呈扇形對稱分布;所述凸出部為一圓臺,所述圓臺位於所述扇形的中心上。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機後殼,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出音孔的周圍設置有形狀和位置適配所述出音孔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低於所述殼體的外表面設置。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手機後殼,其特徵在於,所述凹陷部為一 "C"字形凹槽,所述凹槽的中心重合所述扇形的中心設置。
5. 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手機後殼,其特徵在於,所述凸出部高出所述殼體外表面0. 2mm到0. 6mm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出音孔的手機後殼,包括一手機後殼的殼體和設置在該殼體上的出音孔,其中,在所述殼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有高出該殼體的凸出部,用於支撐所述出音孔與放置面之間形成透音的間隙。由於在所述手機後殼的殼體上相應出音孔的位置附近,設置了高出該殼體外表面的凸出部,達到了所述出音孔正常透出聲音的目的;實現了手機平放在桌面上的情況下,仍可正常聽見從其後殼的出音孔所發出的來電話或來簡訊時的鈴聲。
文檔編號H04M1/02GK201515400SQ200920132200
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18日
發明者宋徵強 申請人:惠州T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