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於光照下經護色製作產品的色澤穩定性對比實驗裝置製造方法
2023-04-28 03:30:31 3
適用於光照下經護色製作產品的色澤穩定性對比實驗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適用於光照下經護色製作產品的色澤穩定性對比試驗裝置,包括箱體,箱體包括箱頂面、前側面、後側面、左側面、右側面和箱底面,前側面、後側面、左側面和右側面中至少有一個面設置有插槽,所述箱體內設置光照系統,光照系統下設置至少一個平臺,平臺分為不同區域,區域與所述插槽位置相對應;所述前側面、後側面、左側面和右側面中至少有一個面設置為可開啟的箱門;所述插槽用於插入記錄卡片。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對比結果非常直觀,有利於試驗室或生產廠家建立完整系統的對比試驗系統。本實用新型同樣適用於對護色原料本身的光照穩定性對比試驗,為研究光照下護色原料本身的光照穩定性和經護色製作產品的色澤穩定性分析研究提供良好的技術基礎。
【專利說明】適用於光照下經護色製作產品的色澤穩定性對比實驗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於光照下鹽煽雞的色澤穩定性對比試驗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食品製作中,為了讓食品呈現誘人色澤,提高產品的感官質量,在實際生產中往往會使用一些色素來增加產品的色澤。色素可以增加產品的色澤,但隨著時間變化,色澤會產生變化。尤其是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的追求,生產者越來越注重天然色素的使用,而天然色素穩定性差,特別是在光照下容易褪色,導致產品的感官變差。
[0003]通常採用色差儀跟蹤記錄產品的色澤變化情況。但是,產品的色澤給消費者更多的是直觀的顏色光澤感受,所以試驗研究和生產應用中需要對光照下經護色製作產品的色澤穩定性進行直觀的對比試驗。目前缺少結構簡單、實用性強的相關試驗裝置。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適用於光照下經護色製作產品的色澤穩定性對比試驗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提供一種適用於光照下經護色製作的產品的色澤穩定性對比試驗裝置,包括箱體,箱體包括箱頂面、前側面、後側面、左側面、右側面和箱底面,前側面、後側面、左側面和右側面中至少有一個面設置有插槽,,所述箱體內設置光照系統,光照系統下設置至少一個平臺,平臺分為不同區域,區域與所述插槽位置相對應;所述前側面、後側面、左側面和右側面中至少有一個面設置為可開啟的箱門。
[0007]所述插槽用於插入記錄卡片。記錄卡片用於顯示光照試驗時間(日期)、產品色澤處理使用的原料信息等。
[0008]優選地,所述箱體前側面、後側面、左側面、右側面均設置為可開啟的箱門,在箱門上對應平臺不同區域設置有插槽。
[0009]優選地,所述插槽設置於箱門外側。
[0010]優選地,所述平臺設有升降裝置。
[0011 ] 優選地,所述箱體前側面、後側面、左側面、右側面的外側設置遮光裝置。
[0012]優選地,所述光照系統設有可調節光照強度裝置。
[0013]優選地,所述適用於光照下經護色製作的產品的色澤穩定性對比試驗裝置還設有溫度傳感器和溫度控制系統。
[0014]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可打開箱門,將產品放入平臺一區域,在所述區域對應的插槽中放入至少記錄有日期、時間的卡片,開啟光照系統,開始光照試驗,按照對比試驗確定的間隔日期,再在另一區域放入同樣護色處理方法處理的產品,在所述區域對應的插槽中放入至少記錄有日期、時間的卡片,依此類推。最終在本試驗裝置中可以集中呈現同樣處理條件下產品在不同光照時間下的直觀色澤變化對比,並結合插槽中的記錄卡片,系統、完整、有條不紊地顯示整個試驗過程和結果。
[0015]或者,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可打開箱門,將產品放入平臺一區域,在所述區域對應的插槽中放入至少記錄有日期、時間和護色處理關鍵信息的卡片,在另一區域放入對比產品(護色處理方式不同),在所述區域對應的插槽中放入至少記錄有日期、時間和護色處理關鍵信息的卡片,依此類推。開啟光照系統,開始光照試驗,最終在本試驗裝置中可以集中呈現不同護色處理的產品在相同的光照時間下產品的直觀色澤對比結果,並結合插槽中的記錄卡片,系統、完整、有條不紊地顯示整個試驗過程和結果。
[0016]在此基礎上,可以通過調節光照系統的不同強度、可以通過遮光裝置的使用、可以通過溫度控制系統的使用滿足不同試驗條件下產品的直觀色澤對比試驗。
[001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8]本實用新型針對光照下經護色製作的產品的色澤穩定性對比試驗需求,提供了一個新的試驗對比裝置,對比結果非常直觀。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簡便,有利於試驗室或生產廠家建立完整系統的對比試驗系統。本實用新型同樣適用於對護色原料本身的光照穩定性對比試驗。本實用新型為研究光照下護色原料本身的光照穩定性和經護色製作的產品的色澤穩定性分析研究提供良好的技術基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本實用新型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本實用新型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2]實施例1:
[0023]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適用於光照下經護色製作的產品的色澤穩定性對比試驗裝置,見附圖1所示,包括箱體1,箱體包括箱頂面、前側面、後側面、左側面、右側面和箱底面,前側面、後側面、左側面和右側面中至少有一個面設置有插槽4,所述箱體I內設置光照系統2,光照系統2下設置至少一個平臺3,平臺分為不同區域,區域與所述插槽位置相對應;所述前側面、後側面、左側面和右側面中至少有一個面設置為可開啟的箱門。
[0024]所述插槽用於插入記錄卡片5。記錄卡片用於顯示光照試驗時間(日期)、產品色澤處理使用的關鍵信息等。
[0025]本裝置的箱體採用透明材料製成,便於觀察。
[0026]優選地,所述插槽4設置於箱門外側。
[0027]優選地,所述平臺可設有升降裝置,可以根據試驗條件的變化調節產品與光照系統之間的距離。
[0028]優選地,所述箱體前側面、後側面、左側面、右側面的外側設置遮光裝置,例如遮光簾,需要的時候像窗簾的使用方法一樣遮住本裝置,阻擋外來其他光線。
[0029]所述光照系統可設有可調節光照強度裝置。
[0030]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可打開箱門,將產品放入平臺的一個區域,在所述區域對應的插槽中放入至少記錄有日期、時間的卡片,開啟光照系統,開始光照試驗,按照對比試驗確定的間隔日期,再在另一區域放入同樣護色處理方法處理的產品,在所述區域對應的插槽中放入至少記錄有日期、時間的卡片,依此類推。最終在本試驗裝置中可以集中呈現同樣處理條件下產品在不同光照時間下的直觀色澤變化對比,並結合插槽中的記錄卡片,系統、完整、有條不紊地顯示整個試驗過程和結果。
[0031]或者,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可打開箱門,將產品放入平臺一區域,在所述區域對應的插槽中放入至少記錄有日期、時間和護色處理關鍵信息的卡片,在另一區域放入對比產品(護色處理方式不同),在所述區域對應的插槽中放入至少記錄有日期、時間和護色處理關鍵信息的卡片,依此類推。開啟光照系統,開始光照試驗,最終在本試驗裝置中可以集中呈現不同護色處理的產品在相同的光照時間下產品的直觀色澤對比結果,並結合插槽中的記錄卡片,系統、完整、有條不紊地顯示整個試驗過程和結果。
[0032]在此基礎上,可以通過調節光照系統的不同強度、可以通過遮光裝置的使用滿足不同試驗條件下產品的直觀色澤對比試驗。
[0033]實施例2:
[0034]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適用於光照下經護色製作的產品的色澤穩定性對比試驗裝置,見附圖2所示,包括箱體I,箱體包括箱頂面、前側面、後側面、左側面、右側面和箱底面,前側面、後側面、左側面和右側面中至少有一個面設置有插槽4,所述箱體I內設置光照系統2,光照系統2設置於箱頂面,所述箱體I的前側面、後側面、左側面、右側面均設置為可開啟的箱門,在箱門上對應平臺不同區域設置有插槽4,更加方便地放置、觀察或取出試驗產品。光照系統2下設置至少一個平臺3,平臺分為不同區域,區域與所述插槽位置相對應;所述插槽用於插入記錄卡片5。記錄卡片用於顯示光照試驗時間(日期)、產品色澤處理使用的關鍵信息等。本裝置的箱體採用透明材料製成,便於觀察。
[0035]優選地,所述平臺可設有升降裝置。
[0036]優選地,所述箱體前側面、後側面、左側面、右側面的外側設置遮光裝置,例如遮光簾,需要的時候像窗簾的使用方法一樣遮住本裝置,阻擋外來其他光線。
[0037]所述適用於光照下經護色製作的產品的色澤穩定性對比試驗裝置還設有溫度傳感器6和溫度控制系統7。結合不同試驗條件的需要控制試驗的溫度。
[0038]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可打開箱門,將產品放入平臺的一個區域,在所述區域對應的插槽中放入至少記錄有日期、時間的卡片,開啟光照系統,開始光照試驗,按照對比試驗確定的間隔日期,再在另一區域放入同樣護色處理方法處理的產品,在所述區域對應的插槽中放入至少記錄有日期、時間的卡片,依此類推。最終在本試驗裝置中可以集中呈現同樣處理條件下產品在不同光照時間下的直觀色澤變化對比,並結合插槽中的記錄卡片,系統、完整、有條不紊地顯示整個試驗過程和結果。
[0039]或者,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可打開箱門,將產品放入平臺一區域,在所述區域對應的插槽中放入至少記錄有日期、時間和護色處理關鍵信息的卡片,在另一區域放入對比產品(護色處理方式不同),在所述區域對應的插槽中放入至少記錄有日期、時間和護色處理關鍵信息的卡片,依此類推。開啟光照系統,開始光照試驗,最終在本試驗裝置中可以集中呈現不同護色處理的產品在相同的光照時間下產品的直觀色澤對比結果,並結合插槽中的記錄卡片,系統、完整、有條不紊地顯示整個試驗過程和結果。
[0040]在此基礎上,可以通過調節光照系統的不同強度、可以通過遮光裝置的使用滿足不同試驗條件下產品的直觀色澤對比試驗。
[0041]實施例3:產品在檢測工業生產的鹽煽雞色澤穩定性試驗中的應用
[0042]鹽煽雞是一種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廣東傳統風味食品,比較典型的做法包括鹽煽法、氣煽法、水煽法。最早是用食鹽、沙姜等配料塗抹雞肉,然後用紙包裹好埋入粗鹽中,通過加熱粗鹽使雞肉慢慢煽熟而成,因具有風味獨特、色澤誘人、口感好、營養豐富等特點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但是傳統的鹽煽法只適合家庭烹飪,難以進行工業化生產;氣煽法成品肉滑可口,但生產周期過長;水煽法操作簡單,保持著傳統鹽煽皮爽、骨香的特點,有更廣闊的市場前景,故而廣泛應用於鹽煽雞生產企業。但是,水煽法製作鹽煽雞,無法呈現傳統鹽煽法鹽煽產品的誘人色澤,而食品的色澤是衡量其感官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吸引消費者購買的重要因素。
[0043]本發明人同時致力於鹽煽雞色澤穩定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護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44]S1.準備原料:挑選新鮮雞肉,將雞肉中的淤血和過多的筋腱和筋膜要剔除乾淨;
[0045]S2.將SI準備的雞肉分割、鹽醃得到醃製的雞肉塊;
[0046]S3.預煮:將S2所述雞肉塊置於沸水浴中預煮30秒左右,撈出,擦乾或晾乾雞肉塊表面水分備用;
[0047]S4.製備滷水和滷製:配製鹽煽滷料,熬煮鹽煽滷料得到混合液,往混合液中加入護色組合物混勻得到鹽煽用的滷水,也可以先取一些滷水溶解本發明所述護色組合物,然後倒進剩餘的滷水中混勻即可;
[0048]每100L的混合液中護色組合物含有以下各組分:紅曲色素I?25g,茶多酚I?20g,異抗壞血酸鈉100?500g,植酸I?20g,檸檬酸鈉I?200g。
[0049]所述鹽煽滷料是將雞肉、水、香料、鹽、味精質量比為30?70:100?200:1?10:1?10:1:5的比例配製鹽煽滷料。
[0050]S5.烘烤:將S4滷製好的雞肉烘烤至使雞肉中水分含量大約在50%左右冷卻即得。
[0051]然後製得的鹽煽雞置入本實用新型裝置中進行色澤穩定性實驗,將產品放入平臺的一個區域,在所述區域對應的插槽中放入記錄放入鹽煽雞產品的日期,並隨時更新光照時間,開啟光照系統,開始光照試驗,如果對比試驗確定為間隔5天,那麼5天後在另一區域放入同樣護色處理方法處理的鹽煽雞產品,在所述區域對應的插槽中放入至少記錄有放入日期、隨時更新光照時間的卡片,依此類推。最終在本試驗裝置中可以集中呈現同樣處理條件下產品在不同光照時間下的直觀色澤變化對比,並結合插槽中的記錄卡片,系統、完整、有條不紊地顯示整個試驗過程和結果。
[0052]或者,將鹽煽雞產品放入平臺一區域,在所述區域對應的插槽中放入至少記錄有放入日期、隨時更新光照時間和護色處理關鍵信息的卡片,同時在另一區域放入對比產品(護色處理方式不同,例如只加紅曲色素一種護色物處理的鹽煽雞或者加紅曲色素和檸檬酸鈉混合物處理的產品),在所述區域對應的插槽中放入至少記錄有放入日期、光照時間和護色處理關鍵信息的卡片,依此類推。開啟光照系統,開始光照試驗,最終在本試驗裝置中可以集中呈現不同護色處理的產品在相同的光照時間下產品的直觀色澤對比結果,並結合插槽中的記錄卡片,系統、完整、有條不紊地顯示整個試驗過程和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適用於光照下經護色製作產品的色澤穩定性對比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箱體,箱體包括箱頂面、前側面、後側面、左側面、右側面和箱底面,前側面、後側面、左側面和右側面中至少有一個面設置有插槽,所述箱體內設置光照系統,光照系統下設置至少一個平臺,平臺分為不同區域,區域與所述插槽位置相對應;所述前側面、後側面、左側面和右側面中至少有一個面設置為可開啟的箱門;所述插槽用於插入記錄卡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適用於光照下經護色製作的產品的色澤穩定性對比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箱體前側面、後側面、左側面、右側面均設置為可開啟的箱門,在箱門上對應平臺不同區域設置有插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適用於光照下經護色製作的產品的色澤穩定性對比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插槽設置於箱門外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適用於光照下經護色製作的產品的色澤穩定性對比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平臺設有升降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適用於光照下經護色製作的產品的色澤穩定性對比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箱體前側面、後側面、左側面、右側面的外側設置遮光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適用於光照下經護色製作的產品的色澤穩定性對比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光照系統設有調節光照強度的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適用於光照下經護色製作的產品的色澤穩定性對比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適用於光照下經護色製作的產品的色澤穩定性對比試驗裝置還設有溫度傳感器和溫度控制系統。
【文檔編號】G01N21/25GK203616244SQ201320753696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6日
【發明者】宋賢良, 秦利娟, 葉盛英, 陳慶, 羅樹燦 申請人:華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