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式座椅專用底輪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8:28:21 1
專利名稱:移動式座椅專用底輪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可移動座椅領域,特別是一種移動式座椅的專用轉動底輪。
背景技術:
移動式座椅以其移動方便,應用非常廣泛。特別對於學生用座椅,由於使用率高,需經常前後移動,以適應不同的坐姿。現在普遍使用的移動式座椅,是在支撐腿上安裝轉動輪,通過轉動輪帶動座椅移動,但存在著定位性差的問題,不利於定位後相對靜止。為解決這個問題,現在有些座椅在輪的支撐套後方或前方加裝一個制動墊,但制動後存在抱死現象,使用不便。
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摩擦制動並具有防抱死功能的移動式座椅專用底輪。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移動式座椅專用底輪,主要包括轉動輪及輪套,輪套上端安裝在移動式座椅的支撐腿上,其特徵在於所述輪套由弧形的上輪套和弧形的下輪套組成,轉動輪上同心設置有輪軸,該輪軸卡裝在上輪套和下輪套之間;在上輪套的內側面還設置有一個卡槽,卡槽內卡裝有彈簧片。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結構後,通過加大輪軸與輪套的接觸,乘坐時依靠摩擦力達到輪子的制動,同時具有防抱死功能;輪軸與上輪套之間加裝的彈簧片,非乘坐時輪軸與輪套脫離,不影響輪子的正常轉動和座椅的前後移動,具有移動靈活、制動迅速、使用方便的效果。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中,I為轉動輪、2為輪軸、3為上輪套、4為下輪套、5為橡塑墊、6為彈簧片、7為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移動式座椅的專用轉動底輪,主要包括轉動輪I及輪套,轉動輪I上設置有同心輪軸2,該輪軸2設置在轉動輪I的中間位置,兩側為轉輪。所述輪套由弧形的上輪套3和弧形的下輪套4組成,上輪套3和下輪套4配合且通過螺釘7安裝連接。上輪套3和下輪套4包裹轉動輪I的輪軸2,使得轉動輪I的輪軸2卡裝在上輪套3和下輪套4之間。上輪套3的內側面設置有一個卡槽,卡槽內卡裝有彈簧片6,該彈簧片6呈V形在卡槽內外露。彈簧片6在非乘坐狀態下頂起輪軸2,使輪軸2與上輪套3脫離,保證轉動輪I的正常轉動。上輪套3卡裝或通過螺釘與座椅的支撐腿連接,從而使得輪套上端安裝在移動式座椅的支撐腿上。為增加輪套與輪軸2之間的摩擦,在上輪套3的內側面設置有由橡塑材料製作的橡塑墊5,橡塑墊5也呈弧形與上輪套3配合熱熔壓合在一起,所述卡槽設置有該橡塑墊5上。當通過支撐腿下壓上輪套3時,彈簧片6回縮至卡槽內,輪軸 2與上輪套3的橡塑墊5緊密結合,通過加大摩擦力完成輪子的制動。由於為摩擦制動,轉動輪I還具有防抱死功倉泛。
權利要求1.移動式座椅專用底輪,主要包括轉動輪(I)及輪套,輪套上端安裝在移動式座椅的支撐腿上,其特徵在於所述輪套由弧形的上輪套(3)和弧形的下輪套(4)組成,轉動輪(1)上同心設置有輪軸(2),該輪軸(2)卡裝在上輪套(3)和下輪套(4)之間;在上輪套(3)的內側面還設置有一個卡槽,卡槽內卡裝有彈簧片(6)。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移動式座椅專用底輪,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動輪(I)的輪軸(2)設置在轉動輪(I)的中間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移動式座椅專用底輪,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輪套(3)和下輪套(4)通過螺釘(7)安裝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移動式座椅專用底輪,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片(6)呈V形在卡槽內外露。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移動式座椅專用底輪,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輪套(3)的內側面設置有橡塑墊(5),所述卡槽設置有該橡塑墊(5)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移動式座椅專用底輪,屬於可移動座椅領域,主要包括轉動輪及輪套,特點是轉動輪上同心設置有輪軸,該輪軸卡裝在由上輪套和下輪套組成的輪套之間;在上輪套的內側面設置有卡裝彈簧片的卡槽。通過加大輪軸與輪套的接觸,乘坐時依靠摩擦力達到輪子的制動,同時具有防抱死功能;輪軸與輪套之間加裝的彈簧片,非乘坐時輪軸與輪套脫離,不影響輪子的正常轉動和座椅的前後移動。
文檔編號B60B33/00GK202669378SQ20122024107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8日
發明者李廣明, 郭佃寧 申請人:李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