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畜禽飼養棚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9:05:41 3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畜禽飼養棚,屬於畜禽飼養棚領域。
背景技術:
棚是用竹木搭成架子,上面覆蓋席、布等做成的遮蔽風雨日光的東西或小屋。
現有技術公開了申請號201320522909.4一種用於黑木耳種植的大棚,所述用於黑木耳種植的大棚包括:從所述大棚一端至另一端均勻布置的多個平行排布的棚拱單元、拱頂縱拉杆、吊掛縱拉杆、卡槽;所述棚拱單元為弧形結構;水平拉杆的兩端分別通過夾箍固定在弧形結構上,所述拱頂縱拉杆沿棚拱單元陣列方向與各個棚拱單元的弧形結構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吊掛縱拉杆沿棚拱單元的陣列方向與各個水平拉杆上可拆卸固定連接;卡槽鑲嵌在棚拱單元的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上及大棚兩端的棚拱單元的立柱上;卡槽與卡簧相互配合固定所述大棚膜。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工廠化標準緊固件,現場組裝大棚工藝,使得大棚尺寸規範,安裝簡易,建棚周期短,便於遷移及自製大棚無法實現的拆卸特點。現有的畜禽飼養棚無法在飼養畜禽的同時,可以有效揮發畜禽帶來的異味。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畜禽飼養棚,以解決現有的畜禽飼養棚無法在飼養畜禽的同時,可以有效揮發畜禽帶來的異味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畜禽飼養棚,其結構包括棚體、頂棚、棚結構揮發層,所述棚體連接有頂棚,所述棚體和頂棚分別設有棚結構揮發層,所述棚結構揮發層包括巡迴 層、氣網層、負壓層、橡皮層、伺夾層、螺泡層,所述負壓層連接有橡皮層,所述橡皮層連接有伺夾層,所述伺夾層連接有螺泡層,所述負壓層包括隔體、底壓層、底網層,所述底壓層設有隔體,所述底壓層連接有底網層,所述橡皮層包括膠圈和板層,所述板層設有膠圈,所述伺夾層包括底隔層和隔位,所述隔位設有底隔層,所述螺泡層包括泡體、泡層膜,所述泡體連接有泡層膜。
進一步地,所述巡迴層連接有氣網層。
進一步地,所述巡迴層包括軸芯體、墊層、氣膜層。
進一步地,所述墊層設有軸芯體。
進一步地,所述墊層連接有氣膜層。
進一步地,所述氣網層包括氣網底層和氣網面層。
進一步地,所述氣網底層連接有氣網面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飼養畜禽的同時,可以有效揮發畜禽帶來的異味。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徵、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畜禽飼養棚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棚結構巡迴層、氣網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棚結構負壓層、橡皮層、伺夾層、螺泡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棚體1、頂棚2、棚結構揮發層3、巡迴層4、氣網層5、負壓層6、橡皮層7、伺夾層8、螺泡層9、氣網底層10、氣網面層11、軸芯體12、墊層13、氣膜層14、隔體16、底壓層17、底網層18、膠圈19、板層20、底隔層21、隔位22、泡體23、泡層膜24。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其結構包括棚體1、頂棚2、棚結構揮發層3,所述棚體1連接有頂棚2,所述棚體1和頂棚2分別設有棚結構揮發層,所述棚結構揮發層3包括巡迴層4、氣網層5、負壓層6、橡皮層7、伺夾層8、螺泡層9,所述負壓層6連接有橡皮層7,所述橡皮層7連接有伺夾層8,所述伺夾層8連接有螺泡層9,所述負壓層6包括隔體16、底壓層17、底網層18,所述底壓層17設有隔體16,所述底壓層17連接有底網層18,所述橡皮層7包括膠圈19和板層20,所述板層20設有膠圈19,所述伺夾層8包括底隔層21和隔位22,所述隔位22設有底隔層21,所述螺泡層9包括泡體23、泡層膜24,所述泡體23連接有泡層膜24,所述巡迴層4連接有氣網層5,所述巡迴層4包括軸芯體12、墊層13、氣膜層14,所述墊層13設有軸芯體12,所述墊層13連接有氣膜層14,所述氣網層5包括氣網底層10和氣網面層11,所述氣網底層10連接有氣網面層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飼養畜禽的同時,可以有效揮發畜禽帶來的異味。
在進行使用時,選擇地勢平坦不積水的平地進行搭棚,棚的兩側要用沙土磚石把棚布壓住,主要部體用鐵絲拉牢。棚的一頭開出一個出口,以便飼養人員及畜禽出入。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 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