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管自由鉸鏈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9:30:11 2
專利名稱:單管自由鉸鏈的製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由鉸鏈,特別是適用於自由門扇的單管自由鉸鏈。
現有的傳統自由鉸鏈是雙管形式,兩管分別露於門的兩側,各負擔一側的開、關任務。它不但起到門的復位作用,還起到定位作用,亦即在門處於關閉狀態時,使門緊貼門框的作用。這就增加了彈簧的負擔,一旦彈力減弱或離心力過大,門便離移門框,雖有調節裝置,由於操作不甚方便而懶於調節,門在復位的過程中,就有碰撞現象發生。這是破壞性撞擊,有害,又因為是雙管,對鋼材也是一種浪費。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單管自由鉸鏈,這種鉸鏈定位可靠,調節方便,不易損壞。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此單管自由鉸鏈由Ω型管座、槽型鏈座、短軸、扭力彈簧和調節裝置組成。在Ω型管座的兩端,各置入一個帶軸肩的短軸,兩短軸的外端面通過螺釘與槽型鏈座的兩個耳子緊固,構成鉸鏈。管座和鏈座分別用螺釘固定在門框和門邊上。它的旋轉軸心位於門的中線上。為了使門的單側最大張角達到110度,軸心至管座安裝面的距離大於至鏈座安裝面的距離。
為了使門扇自動關閉,設有彈力裝置。在管內有一扭力彈簧,上下兩短軸的內端面均製成撥叉,彈簧上端被上短軸的撥叉所控制,彈簧下端通過調節裝置被下短軸的撥叉所控制,管壁內上下各設一止動銷,該銷是限定彈簧端部轉動區域的。
如果門由原位(關閉位置)在外力的作用下向順時針方向旋轉時,上短軸的撥叉扭動彈簧,下短軸的撥叉處於空位狀態,而下止動銷又通過調節裝置擋住了彈簧下端的轉動,彈簧處於扭緊狀態;則當去掉外力時,由於彈力的作用,門將向逆時針方向迴轉。由於慣性作用,門到原位並不靜止,它還將旋轉一定角度,這時上短軸的撥叉處於空位,上止動銷則擋住了彈簧上端的轉動,而下短軸的撥叉便扭緊了彈簧。當慣力消失時,門在彈力的作用下又將順時針迴轉。就這樣,彈簧上下兩端被交替地扭緊和阻擋,由一個扭力彈簧便完成了門的自由關閉的任務。彈力的強弱可用調節裝置來完成。
這樣製成的單管自由鉸鏈不僅定位可靠,調節方便,而且比原有的雙管自由鉸鏈節省鋼材。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圖1是本實用新型單管自由鉸鏈的剖視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如圖1所示,單管自由鉸鏈由Ω型管座〔1〕、槽型鏈座〔5〕和兩個帶軸肩的鋼短軸〔2、9〕組成。Ω型管座〔1〕由一定機械強度的鋼板壓制而成。使用時,管座和鏈座分別用螺釘安裝在門框和門邊(圖中未畫出)上。兩短軸的細徑與管的內徑為動配合,短軸的外端面與鏈座的兩個耳子用螺釘〔13〕緊固在一起,內端面上有撥叉。上短軸〔2〕的撥叉控制扭力彈簧〔4〕上端的轉動,下軸〔9〕的撥叉通過調節裝置控制扭力彈簧〔4〕的下端轉動。上動銷〔3〕和〔8〕是從相對方向限制彈簧兩端部的轉動區域的。
假如門由原位(門的關閉位置)在外力的作用下驅動鏈座〔5〕向順時針方向轉動,上短軸〔2〕的撥叉便扭動彈簧〔4〕的上端,止動銷〔8〕通過調節裝置擋住了彈簧下端的轉動,而短軸〔9〕的撥叉又處於空位,這時的彈簧是被扭緊的話,去掉外力時,彈簧〔4〕開始做功,它通過上短軸〔2〕的撥叉扭動門向逆時針方向迴轉。當門由原位在外力的作用下驅動鏈座〔5〕向逆時針方向轉動時,下短軸〔9〕的撥叉便通過調節裝置扭動彈簧下端,止動銷〔3〕卻擋住了彈簧上端的轉動,而上短軸〔2〕的撥叉又處於空位,這時的彈簧則是從下端被扭緊;去掉外力時,彈簧便開始做功,它通過下短軸〔9〕的撥叉扭動門向順時針方向迴轉。
本實施例的調節是這樣實現的下短軸〔9〕的上方有兩個鋼製的調節塊〔6〕和〔7〕,其外徑與管的內徑為動配合,並沿圓周均布製成多個溝槽,兩調節塊間的接觸面配製成鋸齒形,在扭緊彈簧的過程中起到單向閉鎖的作用。調節塊〔6〕與彈簧〔4〕接觸的一端製成撥叉或凹形溝槽,用以扭動彈簧,調節塊〔7〕與短軸〔9〕的撥叉接觸面製成一字型凸臺,由撥叉撥動和止動銷止動。需調節彈力時,先將門扇按逆時針方向轉一定角度,再從孔〔12〕用元釘卡住調節塊〔6〕上的溝槽,然後再用另一元釘穿過套環〔10〕的園孔插入到調節塊〔7〕的溝槽中,使其迴轉一定角度之後,再將兩元釘撥出即可。方孔〔11〕是便於套環〔10〕轉動而開設的。
安裝這種鉸鏈時,在門與框間有一間隙,可在門邊上釘一木條或別的東西來解決,當然也可以在門邊上挖一凹形槽來安裝該鉸鏈,但不經濟。
權利要求
1.一種單管自由鉸鏈,特別是用於自由門扇的單管自由鉸鏈,其特徵在於它由Ω型管座[1]、槽型鏈座[5]、帶軸肩的短軸[2、9]、扭力彈簧[4]等主要部分組成,兩個短軸[2、9]分別置於Ω型管座的兩端,短軸[2、9]的細徑與Ω型管座[1]的內徑為動配合,短軸[2、9]外端面與鏈座[5]的耳子固定連接,短軸[2、9]的內端面上有帶動扭力彈簧[4]的撥動部件。
2.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鉸鏈,其特徵在於Ω型管座〔1〕的管內兩端各設一止動銷〔3、8〕,它們從相反方向限制了上、下兩個扭力彈簧在兩端部的轉動區域。
3.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鉸鏈,其特徵在於短軸〔2、9〕的外端面上的撥動部件製成撥叉形。
4.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鉸鏈,其特徵在於所述下短軸〔9〕和扭力彈簧〔4〕之間有一調節裝置,下短軸〔9〕通過調節裝置來撥動扭力彈簧下端。
5.根據權利要求
4所述鉸鏈,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裝置由上調節塊〔6〕、下調節塊〔7〕和套環〔10〕所組成,在扭緊彈簧的過程中起到單向閉鎖的作用。
6.根據權利要求
5所述鉸鏈,其特徵在於所述上、下調節塊〔6、7〕的外徑與管的內徑為動配合,並沿圓周製成均布的多個溝槽,上調節塊〔6〕的上端面製成撥叉或凹型溝槽,用來控制彈簧下端,下端面製成鋸齒形,與下調節塊〔7〕的上端面鋸齒相配,下調節塊〔7〕的下端面製成一字形凸臺,被下短軸〔9〕的撥叉控制和被止動銷〔8〕所限制,套環〔10〕與管等徑,並沿圓周鑽有均布的多個園孔。
7.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鉸鏈,其特徵在於鉸鏈的旋轉軸心位於門的中線上,軸心至管座安裝面的距離大於至鏈座安裝的距離,從而門的單側最大張角可達110度。
專利摘要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單管自由鉸鏈,特別是適用於自由門扇的單管自由鉸鏈。它由Ω型管座[1]、槽型鏈座[5]、旋轉短軸[2]、[9]和彈力裝置所組成。在安裝上,它的旋轉軸心位於中線上,而不象傳統的雙管鉸鏈那樣位於門的兩側。它的最大單側張角為110度。該鉸鏈定位牢靠,無碰撞現象;節約鋼材,成本可下降一半左右。
文檔編號E05D9/00GK86203358SQ86203358
公開日1987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1986年5月17日
發明者霍建忱 申請人:霍建忱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