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高菸草光合效率的栽培方法
2023-04-28 21:12:41 1
專利名稱:一種提高菸草光合效率的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ー種提高菸草光合效率的栽培方法,屬於農作物種植方法領域,特別涉及改善作物光合環境而增產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與世界優質菸葉大國相比,我國菸葉產區普遍存在大田生長期光照資源不足,從而導致菸葉產質量水平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提高光合有效輻射的利用率從而提高產質量
水平,一直是菸草種植領域追求的目標。當前提高作物光合有效輻射的利用率,即提高作物光合效率主要有如下三種方式
(I)根據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的生育期或株高的差異,選擇多種不同生育期作物套種或不同株高品種隔行間作的種植模式,使得分別收穫。如公開號為CN101904260A的專利一種適用立體瓜果蔬菜作物的種植模式公開了ー種適用露地甜瓜種植的甜瓜-棉花立體套作種植方法,公開號為CN1843099的專利ー種雙層稻的選配方法公開了利用高杆水稻品種和矮杆水稻品種按一定種量配比混播從而形成雙層冠層結構的高產種植技木;又如專利號為CN101715679A的專利ー種三分之一種植玉米與三分之ニ種植矮科作物立體栽培方法公開了ー種將玉米和矮高粱、大豆等按一定幅寬比例種植的技木。這種方式較充分地利用了地面空間的光合輻射資源,但往往由於涉及到不同品種作物需選擇不同播種期及不同的養分水分管理技術,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増加了田間勞動強度和複雜性。
(2)同一品種的作物通過設置不同種植密度的小區產生冠層落差,或通過人工誘變產生株高落差然後移栽,從而形成田間作物冠層落差,以此獲得更多的光合輻射。例如文獻《波浪冠層栽培模式對高油大豆產量品質及微環境生態因子的影響》(苗保河、劉波、董慶裕等.生態學報,2008,28 (5) =2160-2168)報導了利用同一大豆品種設置若干個不同密度群體種植小區,按照密度從大到小順序,由北向南東西行向依次重複排列,在作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由於密度差異,使不同密度群體的根系、植株冠層等株型結構出現規律性差異,形成一個個錯落有序的波浪冠層,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從而提高了產質量水平。這種方式有一定的增產優質效果,但提升幅度有限,而且在栽培管理上不便於統一一次性作業。又如專利號為CN1244340的專利利用波浪式冠層結構生產大豆的方法公開了ー種採用誘變方法使所選擇的大豆品種產生突變,選出株高相差10-15釐米的近等位基因系,然後把兩個株高相差10-15cm的近等基因系按0.5-2 I比例種植,使植株在自然條件下生長,成熟。這種技術思路上技術較複雜、難度較高,不便於大面積推廣應用。
(3)通過起壟或開溝等整地措施使作物生長到一定高度後形成一定冠層落差,從而增加光合輻射截獲量,實現高產優質。如公開號為CN1774970的專利小麥溝壟立體種植方法公開了ー種田間起壟並同時在壟上和壟溝內播種的方式,使麥田形成麥行高低起伏的高光效冠層結構,這種方式的缺陷在於壟溝內直接播種不利於龍溝內作物的排水防潰。又如公開號為CN101904285A的專利水稻梯式栽培方法公開了ー種在稻田起壟並在壟的兩側分別種植水稻從而增加稻田利用面積和受光面積的栽培技術,這種技術的主要缺陷在於比常規技術顯著增加了起壟的用エ量,而且不便於現行水平式的機械化採收。
在菸草栽培技術中,由於菸葉品質易受其它作物負面影響以及易通過其它作物感染病害等原因,一般不提倡與其他作物套作或間作,而且隨著當今農業勞動カ成本的急劇増加,很多較繁瑣的栽培技術及措施已不適應我國菸葉產區的技術需要。因此,必須開發菸草栽培新模式,新方法,實現菸草增產優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提高菸草光合效率的栽培方法,能顯著提高菸葉田間生長期的光合作用效率、促進乾物質累積,不僅能顯著提高菸葉產量,而且能顯著降低菸葉菸鹼和菸草特有亞硝胺(TSNAs)含量,從而全面提升菸葉的產質量水平和原料安全水平。
本發明ー種提高菸草光合效率的栽培方法,包括菸草栽培土地的壟體規格、排列方式和煙株的移栽定植方式,特點是土壤壟體由高低兩種壟體按規定壟距間隔構築排列,每條高壟體的兩側是低壟體,每條低壟體的兩側是高壟體;煙株移栽是在高低壟體表面縱 軸的兩側距軸線相同距離而彼此錯位定植,其錯位定植的相鄰煙株的軸向距離相同,煙株在間隔構築的高低壟體壟面呈波浪式起伏分布。
上述間隔構築排列的相鄰高低壟體壟距為100-120cm,高壟體之壟高20_30cm、壟面寬30-50cm、壟底寬60-100cm ;低壟體之壟高5_15cm、壟面寬30_70cm、壟底寬60_100cm。
上述高低壟體表面縱軸兩側定植的煙株距軸線距離為5-20cm,錯位定植煙株的軸向距離為45_65cm。
本發明的進步性和創造性表現在不改變原有種植密度,通過降低半數壟體的高度,並在此起壟方式下偏壟軸線移栽,從而形成連綿起伏的波浪式煙株冠層。與傳統的単一壟高起壟方式和沿軸線移栽的栽植方法所形成的同一水平式煙株冠層相比,此冠層能更大程度地發揮立體冠層的優勢,有效增加光合輻射的截獲量,有利於光合產物的累積;而且高低壟的設置不僅不影響汛期排潰,波浪式的冠層落差還有利於煙株行間通風,促進光合作用的氣體交換,從而最終促進產質量形成;此外,由於本栽培方法降低了半數壟體的高度,也顯著降低了起壟的勞動強度,節約了菸農的勞カ支出。
本發明ー種提高菸草光合效率的栽培方法應用效果顯著,應用後與常規栽培的單一高壟且均沿壟軸移栽的栽培方法相比,本栽培方法能使煙株株間距增加4-14cm,菸葉田間生長階段的淨光合速率提高5% -70%,菸葉產量增加10% -30%,菸葉感官質量也得到顯著改善,還能使菸葉有害成分TSNAs降低5% -30%,從而能極大地提高菸葉原料的エ業可用性;此外,在人工起壟模式下,能使每畝起壟用エ節省1-2個。
圖I為田間起壟操作時高壟和低壟間隔排列的壟體橫斷面示意圖;
圖2為田間移栽操作時壟面上偏軸線移栽的煙株定植點的俯視平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ー種提高菸草光合效率的栽培方法,所涉及的整地、施底肥和後續培土等田間作業,均按常規方法進行。[0016]現結合實施例說明本發明方法的具體實施方式
。
實施例I :
以白肋煙鄂煙I號為栽培品種,如附圖I和附圖2所示,以LI為壟體縱軸的高壟規格為壟高hi為25cm、壟面寬a為40cm、壟底寬c為80cm,以L2為壟體縱軸的低壟規格為壟高h2為10cm、壟面寬b為50cm、壟底寬c為80cm,高低壟體間隔設置,相鄰壟體縱軸間距d為120cm ;移栽時,高壟煙株定植點Pl偏離壟體軸線LI的偏離距離e和低壟煙株定植點P2偏離壟體軸線L2的偏離距離f均為10cm,同一壟上相鄰兩株沿壟體縱軸方向的距離n均為50cm。
現有栽培方法則是單ー壟體高度,壟高均為25cm,壟面寬20cm、壟底寬65cm,相鄰壟體縱軸間距為120cm,均沿壟軸移栽,株間距為50cm。調查發現,與現有栽培方法相比,本發明的栽培方法能使同一壟上的株間距增加了 4cm,經過相同的養分及水分管理等田間種植措施後,菸葉田間生長階段的平均淨光合速率提高了 21%,菸葉產量増加了 15%,特徵香氣、香氣濃度、濃勁協調性、細膩度、刺激性等菸葉感官質量指標也得到了顯著改善,還能 使菸葉有害成分TSNAs降低22%,此外,在人工起壟模式下,能使每畝起壟用エ節省2個。
實施例2
以烤菸K326為栽培品種,如附圖I和附圖2所示,以LI為壟體縱軸的高壟規格為壟高hi為25cm、壟面寬a為40cm、壟底寬c為75cm,以L2為壟體縱軸的低壟規格為壟高h2為10cm、壟面寬b為60cm、壟底寬c為75cm,高低壟體間隔設置,相鄰壟體縱軸間距d為120cm ;移栽時,高壟煙株定植點Pl偏離壟體軸線LI的偏離距離e為10cm、低壟煙株定植點P2偏離壟體軸線L2的偏離距離f為15cm,同一壟上相鄰兩株沿壟體縱軸方向的距離n均為55cm。
現有栽培方法則是單ー壟體高度,壟高均為25cm,壟面寬25cm、壟底寬70cm,壟體縱軸間距為120cm,均沿壟軸移栽,株間距為55cm。調查發現,與現有栽培方法相比,本發明的栽培方法能使同一高壟上的株間距增加了 4cm,使同一低壟上的株間距增加了 8cm,經過相同的養分及水分管理等田間種植措施後,菸葉田間生長階段的平均淨光合速率提高了15%,菸葉產量増加了 19%,香氣質、香氣量、餘味、雜氣等菸葉感官質量指標也得到了顯著改善,還能使菸葉有害成分TSNAs降低15%,此外,在人工起壟模式下,能使每畝起壟用エ節省2個。應用證明,本發明的栽培方法具有增產、優質、減害等多重效益,顯著提高了菸葉原料的エ業可用性和安全性。
權利要求
1.一種提高菸草光合效率的栽培方法,包括菸草栽培土地的壟體規格、排列方式和煙株的移栽定植方式,其特徵在於土壤壟體由高低兩種壟體按規定壟距間隔構築排列,每條高壟體的兩側是低壟體,每條低壟體的兩側是高壟體;煙株移栽是在高低壟體表面縱軸的兩側距軸線相同距離而彼此錯位定植,其錯位定植的相鄰煙株的軸向距離相同,煙株在間隔構築的高低壟體壟面呈波浪式起伏分布,其中,菸草栽培土地的壟體規格、排列方式和煙株的移栽定植方式具體參數如下 相鄰高低壟體壟距為100-120cm,高壟體之壟高20-30cm、壟面寬30-50cm、壟底寬60-100cm ;低壟體之壟高5-15cm、壟面寬30_70cm、壟底寬60_100cm ;高低壟體表面縱軸兩側定植的煙株距軸線距離為5-20cm,其錯位定植的相鄰煙株的軸向距離為45-65cm。
專利摘要
本發明一種提高菸草光合效率的栽培方法,屬於農作物種植方法領域,本發明栽培方法,包括菸草栽培土地的壟體規格、排列方式和煙株的移栽定植方式,特點是土壤壟體由高低兩種壟體按規定壟距間隔構築排列,每條高壟體的兩側是低壟體,每條低壟體的兩側是高壟體;煙株移栽是在高低壟體表面縱軸的兩側距軸線相同距離而彼此錯位定植,其錯位定植的相鄰煙株的軸向距離相同,煙株在間隔構築的高低壟體壟面呈波浪式起伏分布,本栽培方法與現有栽培方法比較,能使煙株株間距增加4-14cm,菸葉田間生長階段的淨光合速率提高5%-70%,菸葉產量增加10%-30%,菸葉感官質量也得到顯著改善,還能使菸葉有害成分TSNAs降低5%-30%,從而能極大地提高菸葉原料的工業可用性。
文檔編號A01G1/00GKCN102197750 B發布類型授權 專利申請號CN 201110081653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31日
發明者餘君, 楊春雷, 楊樹, 楊錦鵬, 樊凱孝, 鄧燦東, 高艾飛, 魏永樂 申請人:湖北省菸草科研所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專利引用 (2), 非專利引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