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旋轉柱塞防卡抽油泵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9:47:16 2
專利名稱:自旋轉柱塞防卡抽油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出砂井、熱採井的井下抽油泵。
井下抽油泵是油田採油的重要設備。目前,現場採用的井下抽油泵結構多種多樣,且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和功能,但由於其結構組成中沒有旋轉、刮砂零部件,因而柱塞不具有旋轉防卡功能,不能適應出砂井、熱採井的工作狀況,時有柱塞砂卡或熱膠合故障發生,使得油井作業次數增加,採油生產成本提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柱塞具有旋轉防卡功能、可有效防止柱塞砂卡、熱膠合故障發生的自旋轉柱塞防卡抽油泵。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此種抽油泵由泵筒和旋轉柱塞組成;柱塞上端裝有上旋轉接頭和刮砂套,下端裝有下旋轉接頭,柱塞中孔裝有螺旋體;上旋轉頭沿周向均布有3--5個左旋的螺旋出油槽,下旋轉接頭和柱塞孔中裝有左旋的帶狀螺旋體,圓環形刮砂套兩端封閉,中間開有斜槽。由於在柱塞上安裝了旋轉接頭、螺旋體和刮砂套,使柱塞在抽油過程中產生隨機的右旋轉運動,因而能夠延長抽油泵使用壽命,有效地防止砂卡和熱膠合故障的發生,達到減少油井作業次數,降低採油生產成本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設計新穎,結構合理,利用它可以在抽油井特別是在出砂井、熱採井中有效防止柱塞砂卡、熱膠合故障的發生,從而減少油井作業次數,降低採油成本,宜於推廣應用。
附圖
為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由泵筒上、下接頭1、12、抽油杆接頭2、泵筒3、連接杆4、上、下旋轉接頭5、11、刮砂套6、螺旋體7、柱塞8、遊動閥9、遊動閥罩10、固定閥13、固定閥罩14、固定閥下接頭15組成,其結構、組裝特徵如下泵筒3上、下端分別通過螺紋連接有泵筒上接頭1和下接頭12,泵筒下接頭12下端通過螺紋接有內裝固定閥13的固定閥罩14,閥罩14通過螺紋下接有固定閥下接頭15;泵筒3內上部設有抽油杆接頭2,其下以螺紋接有連接杆4,連接杆4外套裝有上旋轉接頭5和刮砂套6,上旋轉接頭5下端以螺紋與柱塞8上端連接,刮砂套6置於柱塞8上端;柱塞8中孔內設有螺旋體7,下端通過螺紋與遊動閥罩10相連,閥罩10內設有遊動閥9,下端以螺紋接裝有內裝有螺旋體7的下旋轉接頭11。其中,上旋轉接頭5為一中空圓筒體,其外圓面上部沿周向均布有3--5個左旋的螺旋形出油槽,中部為與之相連通的直槽,下端帶外螺紋。刮砂套6呈圓環形,其上下兩端封閉,中間均布有12--16個斜槽。螺旋體7為表面設有左旋結構帶狀螺旋的螺旋體。
權利要求1.一種自旋轉柱塞防卡抽油泵,由泵筒上、下接頭(1)、(12)、抽油杆接頭(2)、泵筒(3)、連接杆(4)、柱塞(8)、遊動閥(9)、遊動閥罩(10)、固定閥(13)、固定閥罩(14)、固定閥下接頭(15)組成,其特徵在於泵筒(3)上、下端分別通過螺紋連接有泵筒上接頭(1)和下接頭(2),泵筒下接頭(12)下端通過螺紋接有內裝固定閥(13)的固定閥罩(14),閥罩(14)通過螺紋下接有固定閥下接頭(15);泵筒(3)內上部設有抽油杆接頭(2),其下以螺紋接有連接杆(4),連接杆(4)外套裝有上旋轉接頭(5)和刮砂套(6),上旋轉接頭(5)下端以螺紋與柱塞(8)上端連接,刮砂套(6)置於柱塞(8)上端;柱塞(8)中孔內設有螺旋體(7),下端通過螺紋與遊動閥罩(10)相連,閥罩(10)內設有遊動閥(9),下端以螺紋接有內裝有螺旋體(7)的下旋轉接頭(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轉柱塞防卡抽油泵,其特徵在於,上旋轉接頭(5)為一中空圓筒體,其外圓面上部沿周向均布有3--5個左旋的螺旋形出油槽,中部為與之相通的直槽,下端帶外螺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轉柱塞防卡抽油泵,其特徵在於,刮砂套(6)呈圓環形,其上下兩端封閉,中間均布有12--16個斜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轉柱塞防卡抽油泵,其特徵在於,螺旋體(7)為表面設有左旋結構帶狀螺旋的螺旋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出砂井、熱採井的自旋轉柱塞防卡抽油泵,由泵筒上、下接頭1、12、抽油杆接頭2、泵筒3、連接杆4、上、下旋轉接頭5、11、刮砂套6、螺旋體7、柱塞8、遊動閥9、遊動閥罩10、固定閥13、固定閥罩14、固定閥下接頭15組成。此種抽油泵設計新穎,結構合理,利用它可以在抽油井特別是出砂井、熱採井中有效防止柱塞砂卡、熱膠合故障的發生,從而減少油井作業次數,降低採油成本,宜於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F04B47/02GK2384001SQ9922444
公開日2000年6月21日 申請日期1999年7月7日 優先權日1999年7月7日
發明者冒家友, 張文華, 劉秀蘭, 徐兆強 申請人:遼河石油勘探局鑽採工藝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