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均質能力強的反應釜攪拌葉片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0:35: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反應釜配件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均質能力強的反應釜攪拌葉片。
背景技術:
反應釜的廣義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學反應的容器,通過對容器的結構設計與參數配置,實現工藝要求的加熱、蒸發、冷卻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反應釜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橡膠、農藥、染料、醫藥、食品,用來完成硫化、硝化、氫化、烴化、聚合、縮合等工藝過程的壓力容器,例如反應器、反應鍋、分解鍋、聚合釜等;材質一般有碳錳鋼、不鏽鋼、鋯、鎳基(哈氏、蒙乃爾、因康鎳)合金及其它複合材料。
現在常用的反應釜攪拌葉片結構穩定性差,且工作效率低,不能滿足使用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均質能力強的反應釜攪拌葉片,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均質能力強的反應釜攪拌葉片,包括反應釜本體,所述反應釜本體的內腔中部豎向裝設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的兩側對稱裝設有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葉片的端部通過滑軌結構與反應釜本體的內壁連接,所述攪拌葉片的數量不止一個,且呈橫向水平設置,且各葉片之間留設有開口,所述開口的外側邊緣均傾斜設置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中部橫向固定有均質帶體,所述攪拌葉片的表面還開設有出液口,所述轉動軸的內部中空,並與出液口相通。
優選的,所述均質帶體由高強韌性且不與物料反應的高穩定性柔性帶狀材料製成,且非工作狀態下為鬆弛狀,工作狀態下為緊繃狀
優選的,所述攪拌葉片均為傾斜設置,且表面還開設有均流凹槽。
優選的,所述均流凹槽為傾斜設置,且間隙不小於50mm。
優選的,所述攪拌葉片的端部與滑軌結構的內部之間還裝設有輔助移動滾珠。
優選的,所述出液口的開口內側還裝設有單向逆止閥瓣。
優選的,所述轉動軸的內腔與外部的輸液管體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均質能力強的反應釜攪拌葉片通過採用導軌導向式的葉片-反應釜內壁安裝結構,使得葉片的安裝更加的穩定,通過採用柔性的、能夠上下移動的均質帶體結構,能夠根據流體的密度進行智能上下運動,起到均質的作用,採用帶有逆止閥瓣的內出液式結構,提高物料混合或清洗的效率,滿足了工作的需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單向逆止閥瓣側剖結構示意圖。
圖中:1反應釜本體、2轉動軸、3攪拌葉片、4滑軌結構、5開口、6支杆、7均質帶體、8出液口、9均流凹槽、10單向逆止閥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均質能力強的反應釜攪拌葉片,包括反應釜本體1、轉動軸2、攪拌葉片3、滑軌結構4、開口5、支杆6、均質帶體7、出液口8、均流凹槽9和單向逆止閥瓣10,反應釜本體 1的內腔中部豎向裝設有轉動軸2,用於帶動攪拌葉片3的運動,轉動軸2的兩側對稱裝設有攪拌葉片3,攪拌葉片3均為傾斜設置,且表面還開設有均流凹槽9,具有輔助均流的作用,均流凹槽9為傾斜設置,且間隙不小於50mm,均流效果更強,攪拌葉片3的端部通過滑軌結構4與反應釜本體1的內壁連接,攪拌葉片3的端部與滑軌結構4的內部之間還裝設有輔助移動滾珠,提高相對滑動的流暢性,攪拌葉片3的數量不止一個,且呈橫向水平設置,且各葉片之間留設有開口5,用於攪拌物料流質的通過,開口5的外側邊緣均傾斜設置有支杆6,支杆6的中部橫向固定有均質帶體7,均質帶體7由高強韌性且不與物料反應的高穩定性柔性帶狀材料製成,且非工作狀態下為鬆弛狀,工作狀態下為緊繃狀,在流體阻力的作用下能夠進行上下的運動,具有均流的作用,攪拌葉片3的表面還開設有出液口8,轉動軸2的內部中空,並與出液口8相通,用於內出清洗液或混合用的液體物料,出液口8的開口內側還裝設有單向逆止閥瓣10,避免葉片在轉動時將物料擠入出液口8內,轉動軸2的內腔與外部的輸液管體連接,用於將液體通過出液口8輸入反應釜本體1,達到內出液的效果。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