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帶式便攜車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0:10:31
專利名稱:履帶式便攜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拖物及旅行用的一種小型履帶式便攜車。
市場上原有的便攜車只能在平地上拖行,最新式的三星式便攜車兩側輪的結構為在一個平面內的三個輪通過一個軸點,由於三個輪可輪換著地,所以這種車解決了上樓梯問題,但三個輪每上一級臺階就得互相倒換一次,運行起來很不平穩,拉的速度也不能過快,另外這種車的三星式輪體積較大,又不規則無法摺疊,這樣攜帶、安放都很不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三星式拖車上臺階不平穩,不能摺疊的缺點,提供一種運行平穩、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攜帶方便的履帶式便攜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履帶式便攜車包括前檔框(1)、底架(4)、撫手杆(6)和運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車體的運動裝置採用履帶式傳動裝置,包括兩個支承板(2),兩根主輪軸(9)固定在支承板(2)上,四個主輪(5)通過軸承安裝在支承板(2)的外側的主輪軸(9)上,支輪(3)固定在兩主輪中間的支承板上,膠帶(10)套在主輪(5)和支輪(3)上,底架(4)固定在支承板(2)上,前檔框(1)與主輪軸(9)為鉸鏈式連接,撫手杆(6)與另一主輪軸(9)也為鉸鏈式連接,撫手杆(6)與底架(4)為通過銷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不僅可用於普通旅行包拖車在平地拖行,並可在樓梯上平穩運行,作為重物搬運之用,對於居住在三、四層樓以上的住戶往往為購買的重物商品而困擾,用此車就可輕鬆地解決這一問題,只要將重物固定在小車上,無論平地,還是樓梯均可拖拉暢行,方便快捷,並且省事省力,當小車不用時可以很方便地收攏並固定住,上下表面平整,受力均勻,可作為重物託架使用,這種便攜車運行平穩、重量輕、體積小、成本低、摺疊後規則平整,使用和攜帶都十分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摺疊後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搬移重物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正常運物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上樓梯時的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靜止時作託架的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說明履帶式便攜車包括前檔框1、底架4、撫手杆6,和運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車體的運動裝置採用履帶式傳動裝置,包括兩個支承板2,兩根主輪軸9固定在支承板2上,四個主輪5通過軸承安裝在支承板2的外側的主輪軸9上,支輪3固定在兩主輪中間的支承板上,膠帶10套在主輪5和支輪3上,底架4固定在支承板2上,前檔框1與主輪軸9為鉸鏈式連接,撫手杆6與另一主輪軸9也為鉸鏈式連接,撫手杆6與底架4為通過銷固定連接。與前檔框1連接的前主輪軸上設置卡環7,撫手杆6繞另一個後主輪軸向下環繞到前主輪軸時正好可被卡環7卡住,支承板2上設置卡鉤8,前檔框1向下壓到支承板2上的卡鉤8處時正好被卡鉤8卡住,便攜車的前檔框1、底架4、撫手杆6均為空心管彎曲成的「U」型,支輪設置3-6個,其直徑小於主輪5的直徑。運動時拉力作用於撫手杆6,通過主輪軸9帶動主輪5和支輪3運動,主輪、支輪與膠帶10有很強的摩擦力,使膠帶與主、支輪一起運動,支輪不僅起帶動膠帶運動的作用,同時也起支撐作用,使登樓梯的運動過程更加平穩。
權利要求1.一種履帶式便攜車,包括前檔框(1)、底架(4)、撫手杆(6)和運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車體的運動裝置採用履帶式傳動裝置,包括兩個支承板(2),兩根主輪軸(9)固定在支承板(2)上,四個主輪(5)通過軸承安裝在支承板(2)的外側的主輪軸(9)上,支輪(3)固定在兩主輪中間的支承板上,膠帶(10)套在主輪(5)和支輪(3)上,底架(4)固定在支承板(2)上,前檔框(1)與主輪軸(9)為鉸鏈式連接,撫手杆(6)與另主輪軸(9)也為鉸鏈式連接,撫手杆(6)與底架(4)為通過銷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式便攜車,其特徵在於支輪(3)可設置3-6個,其直徑小於主輪(5)的直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式便攜車,其特徵在於與前檔框(1)連接的前主輪軸( 9)上設置卡環(7),撫手杆(6)繞另一個後主輪軸向下環繞到前主輪軸(9)時下好可被卡環(7)卡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式便攜車,其特徵在於支承板(2)上設置卡鉤(8),前擋框(1)向下壓到支承板(2)上的卡鉤(8)處時下好被卡鉤(8)卡住。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式便攜車,其特徵在於前檔框(1)、底架(4)、撫手杆(6)均為空心管彎曲成的「U」型。
專利摘要履帶式便攜車由前檔框、底架、撫手杆組成的車架部分和兩套膠帶式傳動裝置組成,兩個主輪和幾個小支輪上外套膠帶通過固定在支撐板上與車架相連,只要將重物固定在小車上,無論平地,還是樓梯均可拖拉暢行,方便快捷,並且省時省力,當小車不用時可以很方便地收攏並固定住,且上下表面平整受力均勻,可作為重物託架使用,這種便攜車運行平穩、重量輕、體積小、成本低、摺疊後規則平整,使用和攜帶都十分方便。
文檔編號B62B3/00GK2280035SQ96225668
公開日1998年4月29日 申請日期1996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1996年3月25日
發明者張士軍 申請人:張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