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水產動物細菌性腸炎的複方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9:53:06 2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水產動物細菌性腸炎的複方藥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業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水產動物細菌性腸炎的 複方藥物。
背景技術:
在當前高密度、集約化養殖的情況下,特別是惡劣的水質加上低質的飼 料,再加上濫用消毒藥物,水產動物的細菌性疾病暴發的非常嚴重,其中影 響比較大、易復發的一種疾病為細菌性腸炎,主要表現為魚腸壁局部充血發 炎,粘液增多,腸內沒有食物或僅在後段有少量食物,嚴重時,病魚腹部膨 大,肛門紅腫,腹腔內積有大量淡黃色液體,腸內沒有食物,只有淡黃色粘 液,全部腸道因充血發炎而呈紅色或粉紅色,腸內膜破壞,腸壁透明如玻璃 紙,失去彈性,輕壓病魚腹部,可見有黃色粘液或"血膿,,樣液體從肛門流 出,蝦、蟹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腸道內無食,腸線透明,食欲不振,嚴重的出 現死亡現象。針對這種疾病,目前主要採用單純的中藥或單純的抗菌藥進行 治療,但效果不甚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水產動物細菌 性腸炎的中西複方藥物組合物,針對水產動物細菌性腸炎,本發明能標本兼 治,效果很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治療水產動物細菌性腸炎的複方藥物,其特徵是按重量份數組成
為
黃芩10-15份,板藍根10-20份,甘草5-8份,大蒜5-15份,氟 苯尼考3-IO份。該治療水產動物細菌性腸炎的複方藥物的製備方法,按重量份數稱取上 述組合物的組分,將中藥各組分進行超微粉碎,然後按配比與氟苯尼考混合, 攪拌均勻,即製成一種治療水產動物細菌性腸炎的複方藥物。
本發明組分的特性
1、 黃茶黃茶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黃茶的根,性味苦寒,清熱 燥溼、止血、安胎,主治肺熱咳嗽、溼熱下痢、胎動不安及血熱妄行諸症。 黃芩含有黃芩甙和黃芩新素等成分,它的抗菌語較廣,對多種細菌、皮膚真 菌、鉤端螺旋體等,都有抑制作用。即使是對青黴素等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 金黃色葡萄球菌,對黃茶仍然極其敏感。
2、 板藍根主要有抗菌、抗病毒,抗內毒素,抗炎,增強免疫功能等 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曱型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腦膜炎雙球菌、卡他 球菌、流感桿菌、大腸稈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白喉桿菌等常見致病菌 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3、 甘草甘草性平,味甘,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痙以至抗癌等藥 理作用,有抗炎、抗變態反應的作用。
4、 大蒜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強的抗菌消炎作用,對多種球菌、 桿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殺滅作用,是目前發現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 用最強的一種。
5、 氟苯尼考氟苯尼考為氯黴素的結構同系物,作用機理及抗菌鐠與 氯黴素和曱碸黴素相似,能與50S亞基結合,抑制酞醯基轉移酶,從而抑制 酞鏈的延伸,幹擾蛋白質合成。氟苯尼考在結構上以F原子取代了氯黴素、 曱碸黴素中丙烷鏈3碳位置上的-OH,阻止了細菌乙醯轉移酶在此位置上的 乙醯化作用,故不受該酶影響而被滅活,而乙醯轉移酶又與細菌經質粒介導 的對氯黴素、甲碸黴素的耐藥性有關,因此氟苯尼考不會產生類似氯黴素、 曱碸黴素質粒介導的耐藥性(Varma, et al, 1986; Lobell, et al, 1994;Soback, et al, 1995 ),而且對許多氯黴素耐藥菌抹仍然敏感。主要用於 防治魚類由氣單胞菌、假單胞菌、弧菌、屈橈桿菌、鏈球菌、巴斯德氏菌、 諾卡氏菌、愛德華菌、分枝桿菌等細菌引起的疾病。
本發明中各組分的來源各組分均為醫藥級。
本發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將上述各組分有機組合,相輔相成,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組分 的功能,其中的中草藥成分黃芩、板藍根、甘草、大蒜釆用超微粉碎技術, 藥物有效成分充分的溶出,同時搭配西藥氟苯尼考,中西藥組分功能協同作 用,對水產動物細菌性腸炎具有;f艮好的治療作用,而且標本兼治,從而降低 水產動物疾病復發率和死亡率。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治療水產動物細菌性腸炎的複方藥物,按重量^分數稱取黃茶10份, 板藍根20份,甘草8份,大蒜15份,氟苯尼考10份,將中藥各組分進行 超微粉碎,然後按配比與氟苯尼考混合,攪拌均勻,即製成一種治療水產動 物細菌性腸炎的複方藥物。
實施例2:
一種治療水產動物細菌性腸炎的複方藥物,按重量份數稱取黃茶15份,. 板藍根15份,甘草5份,大蒜5份,氟苯尼考10份,將中藥各組分進行超 微粉碎,然後按配比與氟苯尼考混合,攪拌均勻,即製成一種治療水產動物 細菌性腸炎的複方藥物。
實施例3:
一種治療水產動物細菌性腸炎的複方藥物,按重量份數稱取黃茶12份, 板藍根20份,甘草7份,大蒜10份,氟苯尼考5份,將中藥各組分進行超微粉碎,然後按配比與氟苯尼考混合,攪拌均勻,即製成一種治療水產動物 細菌性腸炎的複方藥物。
實施例4:
一種治療水產動物細菌性腸炎的複方藥物,按重量份數稱取黃茶15份, 板藍根20份,甘草8份,大蒜15份,氟苯尼考3份,將中藥各組分進行超 微粉碎,然後按配比與氟苯尼考混合,攪拌均勻,即製成一種治療水產動物 細菌性腸炎的複方藥物。
應用實驗
江蘇省羅陽鎮主養;f炎魚,7、 8月份為三病(腸炎病、爛鰓病、赤皮病)
高發季節,且特別容易反覆,應用其它藥物均不能得到根治,每天總會有死 魚現象,嚴重的兩個月會有近二分之一的魚死掉。在此地區任意選取三個發
病魚池,1#、 2#、 3#,其中1#使用單純的中藥白頭翁—、大黃、黃茶,2 #使用氟苯尼考,3#應用本發明產品,經過5天以後,1#疾病未得到控制, 還有部分死魚現象,2#有效果,死魚現象得到了控制,但是10天以後,疾 病又復發,3#產品經過5天使用以後,疾病得到了控制,且一個月內未再 發病,此池經過觀察,在一個養殖期內,未再發生以上三病類疾病。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水產動物細菌性腸炎的複方藥物,其特徵是按重量份數組成為黃芩10-15份,板藍根10-20份,甘草5-8份,大蒜5-15份,氟苯尼考3-10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業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水產動物細菌性腸炎的複方藥物。該藥物按重量份數組成為黃芩10-15份,板藍根10-20份,甘草5-8份,大蒜5-15份,氟苯尼考3-10份,將中藥各組分進行超微粉碎,然後按配比與氟苯尼考混合,攪拌均勻而製成。本發明對水產動物細菌性腸炎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而且標本兼治,從而降低水產動物疾病復發率和死亡率。
文檔編號A61K31/165GK101406661SQ20071006138
公開日2009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07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9日
發明者王連民, 田杏芳 申請人:天津生機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