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鈀/鋅白銅層狀複合材料及製備方法
2023-04-25 23:39:16 1
專利名稱:銀鈀/鋅白銅層狀複合材料及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微電機電刷的材料,特別涉及一種銀鈀/鋅白銅層狀複合材 料及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銀鈀合金(下稱AgPd)具有優異的電接觸性能和耐腐蝕性能,鋅白銅(銅鋅鎳合 金,下稱BZn)具有較高的強度和彈性等優良性能,二者組成的AgPd/BZn層狀複合材料(其 中AgPd為工作層,BZn為基層,兩種合金之間的斜線「/」表示兩者間的界面,下同。)擁有 上述兩方面的優點,因而成為微特電機中常用的電刷材料。這種複合帶材採用熱軋複合工 藝生產,或者採用冷軋複合生產,但在退火過程中需要經歷高溫。由於鋅白銅中含大量熔點 低、易揮發的Zn元素,在加熱過程中Zn容易揮發到爐氣中,尤其當溫度在650°C以上時其揮 發嚴重,這些爐氣中的鋅會沉積在AgPd表面,形成一層富Zn的合金層,遮蓋了 AgPd合金本 身的金屬光澤(銀灰色),顯示為較暗的棕色(或咖啡色),Zn揮發越多,沉積在貴金屬表 面的量就越多,顏色就越深。同時,在顯微鏡下還可以觀察到該富Zn層導致的垂直於軋制 方向的「魚鱗」形貌。該富Zn層是很薄的,在微電機運行初期的極短時間內就會消失,一般 情況下不會影響刷片的工作性能,所以目前微電機行業對這種存在富Zn層的材料是可以 接受的。但是,當BZn中的Zn揮發嚴重,造成富Zn層中的Zn含量達到13%以上時,對複合 材料的性能還是有產生不良影響的可能。首先,BZn中大量Zn揮發後,會造成基層貧Zn,降 低其力學性能,特別是在BZn合金成分分布不均勻的情況下,Zn的嚴重揮發會導致基層產 生開裂等現象;其次,AgPd表面Zn含量過高會引起刷片工作初期接觸電阻增大,降低微電 機的早期使用性能;第三,過高的Zn含量會降低刷片表面的耐腐蝕性,引起新電機啟動異 常(如啟動電流增大等);最後,Zn對AgPd表面金屬光澤的影響導致部分高端用戶對AgPd/ BZn層狀複合材料在電刷領域中使用性能產生懷疑,降低材料的市場競爭力。因此,目前開 發了一些技術來減少Zn的沉積量,如機械打磨、提高吹爐強度和頻率等,但這些技術或者 造成貴金屬材料的損失、或者難以保證Zn含量的一致性,所以實用價值不大。有的企業已 經通過BZn表面電鍍銅來減少Zn揮發,而通過製備金屬鎳層來控制Zn揮發的技術尚未見 報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銀鈀/鋅白銅層狀複合材料及製備方法,在BZn表面鍍 金屬鎳層以控制Zn的揮發,減少AgPd層表面Zn的沉積於富集,改善其金屬色澤,提高電刷 材料的初期使用性能,可以滿足高端用戶的要求。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銀鈀/鋅白銅層狀複合材料,由表面鍍有金屬鎳的BZn合金與AgPd組成,其中 AgPd為工作層,BZn為基層。
3
銀鈀合金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為25. 0-55. OPd,餘量為Ag。鋅白銅為BZnl8_26合金或C7701銅合金。所述金屬鎳層厚度為5 0. 5 μ m。製備銀鈀/鋅白銅層狀複合材料的方法,有以下步驟清洗BZn合金,採用氨基磺酸鹽連續帶材電鍍在在BZn銅合金表面鍍金屬鎳層;AgPd合金在600°C -750°C溫度下,變形量為30-60%,在氮氣或氫氣或氮氣和氫氣 混合氣體的保護氣下進行熱軋複合,得到層狀複合材料。銀鈀合金層全部覆蓋鋅白銅表面或嵌入(條復)鋅白銅表面的槽中。條復時,在開槽前將金屬鎳層鍍在鋅白銅表面。條復時,也可以在開槽後將金屬鎳層鍍在鋅白銅表面。採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由於鎳與銅在固態下可以無限互溶,在銅合金表面製備鎳 覆蓋層可獲得很好的界面結合強度,在後續生產中不會剝落,因此可以在生產的全過程抑 制Zn的揮發,而且鎳的熔點很高(約為1453°C ),在生產過程中不會因其自身的揮發對 AgPd合金層產生影響。本發明的優點為1)採用本發明的技術在BZn表面製備鎳覆蓋層以後,用於生產AgPd/BZn複合材料 時,可以有效地減少Zn的揮發,從而顯著降低AgPd表面的Zn含量,提高AgPd層的表面質 量和性能。2)採用本發明的技術在BZn表面製備鎳覆蓋層以後,生產複合材料的工藝與採用 無金屬鎳層的基層一致,不需要對工藝和設備進行改動,技術易於掌握和實施。3)軋制到成品時BZn表面的鎳層厚度在0. 2μπι以下,所以對基層的硬度和整個材 料的彈性等力學性能不會產生不利影響。4)採用本發明所述具有金屬鎳層的BZn合金生產AgPd/BZn層狀複合材料的工藝, 與採用無金屬鎳層的BZn基層材料一致。本發明在將銀鈀複合在鋅白銅表面前,在鋅白銅合金帶材表面鍍金屬鎳層,用於 防止材料加熱過程中鋅的揮發,可以減少複合材料中銀鈀層表面的鋅汙染,改善銀鈀/鋅 白銅層狀複合材料表觀質量和電接觸性能,特別適用於製備微電機電刷。
具體實施例方式取表1中AgPd和BZn材料,按照下述工藝方法的製備本發明所述銀鈀/鋅白銅層 狀複合材料表 1實施例AgPd合金中各成分的重量 百分含量BZn合金130. 5Pd,餘量為AgBZnl8-26銅合金225. 5Pd,餘量為AgBZnl8-26銅合金335. 5Pd、餘量為AgBZnl8-26銅合金440. 5Pd,餘量為AgBZnl8-26銅合金530. 5Pd,餘量為AgC7701銅合金645. 5Pd,餘量為AgBZnl8-26銅合金750. 5Pd,餘量為AgC7701銅合金854. 5Pd,餘量為AgBZnl8-26銅合金在BZn表面鍍金屬鎳層,採用通常的氨基磺酸鹽連續帶材電鍍方法,以氨基磺酸 鎳為鍍液,以純鎳為陽極,鍍液溫度在60V 70°C,電流密度在40 80A/dm2 ;然後與AgPd 合金在600°C 750°C溫度範圍內,變形量在30 60%之間,氮氣或氫氣或氮氣和氫氣混合 氣體的氣氛的保護下進行熱軋複合得到層狀複合材料,金屬鎳層厚度為5 0. 5 μ m。軋制 成厚約0. 06mm的成品帶材。用能譜儀測試AgPd層表面的Zn含量,並利用掃描電鏡觀察測 試基層表面的鎳覆蓋層厚度,比較如下實施例1 8的AgPd層表面Zn含量的能譜測試結果及基層表面鎳覆蓋層厚度見 表2,比較例1、2分別是採用無鎳覆蓋層的BZn合金生產的AgPd30/BZnl8-26和AgPd50/ BZn 18-26複合材料。表2表2實施例1-8及比較例試驗結果
實施例Zn,重量%複合前BZn合金表面鎳層 厚度,μ m成品帶材BZn合金表面鎳 層厚度,μ m19. 352. 250. 0928. 622. 250. 0939. 042. 50. 1049. 863. 00. 1257. 352. 750. 1168. 893. 750. 1578. 373. 250. 1387. 262. 250. 09比較例118. 86/0比較例215. 56/0
5
結論上述試驗結果表明,採用本發明的技術在BZn表面製備鎳覆蓋層,並用於生 產AgPd/BZn複合材料,顯著地降低了 AgPd表面的Zn含量,使其Zn含量控制在10%以下。
權利要求
一種銀鈀/鋅白銅層狀複合材料,其特徵在於由表面鍍有金屬鎳的BZn合金與AgPd組成,其中AgPd為工作層,BZn為基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材料,其特徵在於銀鈀合金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為 25. 0-55. OPd,餘量為 Ag。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材料,其特徵在於鋅白銅為BZnl8-26合金或C7701銅合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材料,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屬鎳層厚度為5 0.5 μ m。
5.製備權利要求1所述的銀鈀/鋅白銅層狀複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有以下步驟清洗BZn合金,採用氨基磺酸鹽連續帶材電鍍在BZn銅合金表面鍍金屬鎳層; AgPd合金在600°C -750°C溫度下,變形量為30-60%,在氮氣或氫氣或氮氣和氫氣混合 氣體的保護氣下進行熱軋複合,得到層狀複合材料。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銀鈀合金層全部覆蓋鋅白銅表面或嵌入 鋅白銅表面的槽中。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開槽前將金屬鎳層鍍在鋅白銅表面。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開槽後將金屬鎳層鍍在鋅白銅表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銀鈀/鋅白銅層狀複合材料及製備方法,所述銀鈀/鋅白銅層狀複合材料,其特徵在於由表面鍍有金屬鎳的BZn合金與AgPd組成,其中AgPd為工作層,BZn為基層。材料的製備方法為採用氨基磺酸鹽連續帶材電鍍在BZn銅合金表面鍍金屬鎳層;AgPd合金在氮氣或氫氣或氮氣和氫氣混合氣體的保護氣下進行熱軋複合。本發明方法在BZn表面鍍金屬鎳層以控制Zn的揮發,減少AgPd層表面Zn的沉積於富集,改善其金屬色澤,提高電刷材料的初期使用性能,可以滿足高端用戶的要求。
文檔編號H01R43/12GK101924313SQ20091030309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9日
發明者劉安利, 周曉榮, 徐永紅, 楊賢軍, 章應, 趙明華 申請人: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