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燒傷翻身床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23:40:46 1
專利名稱:一種燒傷翻身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翻身床,特別是一種燒傷翻身床。
背景技術:
由於大面積燒傷常傷及傷員前後軀幹,傷員的翻身困難,易造成燒傷創面長時間的受到壓迫,致創面的深度加深,因此翻身床在大面積燒傷治療中必不可少,它可以避免傷面長期受壓和暴露受限。在CN202409316U中公開了一種名稱為「一種燒傷治療翻身床」的發明專利,它包括兩個轉盤,其相對面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固定柱,固定柱的兩端分別設置固定盤,在轉盤的上下分別平行設置床板A和床板B,所述床板A的兩端分別卡在相向設置的兩個轉盤的對應端的固定柱的兩個固定盤之間,床板B的兩端分別卡在相向設置的兩個轉盤的另一對應端的固定柱的兩個固定盤之間,所述床板A和床板B為長方形中空結構中心形成空腔。這樣結構的翻身床雖然能夠對病人進行翻身操作,但是,由於其床架和床板是個整體件,床架不便於拆卸,床板無法進行翻折,所以,使得該翻身床在不使用時,仍然佔用了過多的空間位置,同時,也不便於搬運。在CN201160953Y中公開了一種名稱為「輕便翻身燒傷治療床」的發明專利,其主要特點是在與床板架固連的轉動盤和與支撐架固連的固定盤之間設有轉動裝置。這樣結構的翻身床雖然也能夠對病人進行翻身操作,但是,仍然存在和CN202409316U中一樣的缺點,即床架和床板是個整體件,不便於拆卸和翻折,在不使用時,仍然佔用了過多的空間位置,同時,也不便於搬運。在CN2875396Y中公開了 一種名稱為「連動支撐翻身燒傷治療床」的發明專利,它是在床板與床板之間設置有一絲槓四連杆裝置,該裝置的絲槓一端設有搖把,另一端與前連動支架的中部鉸接,絲槓中部裝在床支架的上框上。雖然這樣結構的翻身燒傷治療床能夠進行搬運和進行收折,但是,由於其結構過於複雜,收折後仍然使得體積較大,不但搬運不方便,而且,還佔用了較大的空間位置,無法進行豎直放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能夠快速和方便的進行拆卸和組裝的便於搬運的燒傷翻身床。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燒傷翻身床,包括床架和設置在床架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平行設置的主床板和副床板,在所述主床板和副床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轉動半環,所述床架包括四根支架,所述位於同一水平線和同一垂直線的支架與支架之間通過可摺疊式支杆連接,在所述主床板和副床板的兩側均設置有用於連接主床板和副床板的鎖緊連杆組件,所述主床板通過轉動半環與設置在支架上端的滾動支撐組件連接。其中,所述可摺疊式支杆包括杆A和杆B,所述杆A的一端和杆B —端通過螺栓和螺母活動地連接,所述杆A的另一端和杆B的另一端分別與水平對應或垂直對應的支架連接。為了使得支架更加穩定,所述兩對角的支架與支架之間通過可摺疊式連接杆連接。其中,所述可摺疊式連接杆包括連接杆A、連接杆B和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的兩端分別通過螺栓和螺母與連接杆A的一端和連接杆B的一端活動地連接,所述連接杆A的另一端與連接杆B的另一端分別與對角的支架連接。為了保持可摺疊式連接杆的穩定,所述連接兩對角的可摺疊式連接杆之間通過橫支杆連接。進一步描述,所述滾動支撐組件包括支座,在支座上設置有與支座固定連接的夾持件,所述支座的下端通過支座銷與支架的上端連接,所述轉動半環設置在夾持件上。進一步,所述鎖緊連杆組件包括分別對應設置在主床板和副床板邊沿的連杆,所述主床板上的連杆和副床板上的連杆通過鎖緊扣件連接。為了便於燒傷病人進行大小便,所述在主床板和副床板的中部設置有便孔。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結構設計巧妙、使用方便的優點,採用它能夠快速的進行組裝和摺疊, 在不使用時,節約了大量的空間,同時,還方便了搬運,能夠快速的對戰場和災難燒傷傷員進行救治。
本發明的
如下: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 圖2為圖1的俯視 圖3為圖1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局限於這些實施方式,任何在本實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進或替代,仍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範圍。實施例1:如圖1、2、3所示,一種燒傷翻身床,包括床架和設置在床架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平行設置的主床板I和副床板2,在所述主床板I和副床板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轉動半環3,所述床架包括四根支架4,所述位於同一水平線和同一垂直線的支架4與支架4之間通過可摺疊式支杆連接,在所述主床板I和副床板2的兩側均設置有用於連接主床板I和副床板2的鎖緊連杆組件,所述主床板I通過轉動半環3與設置在支架4上端的滾動支撐組件連接。其中,本發明中,可摺疊式支杆包括杆A5和杆B6,所述杆A5的一端和杆B6 —端通過螺栓和螺母活動地連接,所述杆A5的另一端和杆B6的另一端分別與水平對應或垂直對應的支架4連接。為了使得床架更加穩定,所述兩對角的支架4與支架4之間通過可摺疊式連接杆連接。
在本發明中,所述可摺疊式連接杆包括連接杆A7、連接杆B8和連接件9,所述連接件9的兩端分別通過螺栓和螺母與連接杆A7的一端和連接杆B8的一端活動地連接,所述連接杆A7的另一端與連接杆B8的另一端分別與對角的支架4連接。進一步,所述連接兩對角的可摺疊式連接杆之間通過橫支杆10連接,這樣做能夠使得可摺疊式連接杆之間更加牢固,橫支杆10的兩端通過插銷的形式與可摺疊式連接杆連接。為了方便調節角度,便於與轉動半環3配合,所述滾動支撐組件包括支座11,在支座11上設置有與支座11固定連接的夾持件12,所述支座11的下端通過支座銷13與支架4的上端連接,所述轉動半環3設置在夾持件12上。為了防止在轉動時,傷員掉出床板,所述鎖緊連杆組件包括分別對應設置在主床板I和副床板2邊沿的連杆14,所述主床板I上的連杆14和副床板2上的連杆14通過鎖緊扣件I連接。為了便於傷員進行大小便,所述在主床板I和副床板2的中部設置有便孔16。本發明是這樣使用的:當需要摺疊時,鬆開夾持件12,使得轉動半環3鬆開,即可取下主床板I和副床板2,然後鬆開可摺疊式支杆和可摺疊式連接杆上的螺栓和螺母,即可對床架進行摺疊。這樣,整個燒傷翻身床就摺疊完成。反之,組裝燒傷翻身床按照相反的順序組裝即可。當病人需要翻身時,將副床板2蓋在病人身上,然後通過鎖緊扣件15將主床板I和副床板2上的連杆14鎖緊;醫護人員鬆開夾持件12,然後將主床板I和副床板2圍繞夾持件12旋轉180°,病人翻身完成,固定夾持件12即可。在本發明中,主床板I和副床板2可交替使用,當病人睡在主床板I上時,翻身完成後,可將該主床 板I取走,作為另一個翻身燒傷床的副床板2,如此交替使用,可節約翻身燒傷床的主床板I或副床板2的個數,節約了成本。
權利要求
1.一種燒傷翻身床,包括床架和設置在床架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平行設置的主床板(I)和副床板(2),在所述主床板(I)和副床板(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轉動半環(3),其特徵是:所述床架包括四根支架(4),所述位於同一水平線和同一垂直線的支架(4)與支架(4 )之間通過可摺疊式支杆連接,在所述主床板(I)和副床板(2 )的兩側均設置有用於連接主床板(I)和副床板(2)的鎖緊連杆組件,所述主床板(I)通過轉動半環(3)與設置在支架(4)上端的滾動支撐組件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燒傷翻身床,其特徵是:所述可摺疊式支杆包括杆A(5)和杆B(6),所述杆A (5)的一端和杆B (6)—端通過螺栓和螺母活動地連接,所述杆A (5)的另一端和杆B (6)的另一端分別與水平對應或垂直對應的支架(4)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燒傷翻身床,其特徵是:所述兩對角的支架(4)與支架(4)之間通過可摺疊式連接杆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燒傷翻身床,其特徵是:所述可摺疊式連接杆包括連接杆A(7)、連接杆B (8)和連接件(9),所述連接件(9)的兩端分別通過螺栓和螺母與連接杆A (7)的一端和連接杆B (8)的一端活動地連接, 所述連接杆A (7)的另一端與連接杆B (8)的另一端分別與對角的支架(4)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燒傷翻身床,其特徵是:所述連接兩對角的可摺疊式連接杆之間通過橫支杆(10)連接。
6.如權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燒傷翻身床,其特徵是:所述滾動支撐組件包括支座(11),在支座(11)上設置有與支座(11)固定連接的夾持件(12),所述支座(11)的下端通過支座銷(13)與支架(4)的上端連接,所述轉動半環(3)設置在夾持件(12)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燒傷翻身床,其特徵是:所述鎖緊連杆組件包括分別對應設置在主床板(I)和副床板(2)邊沿的連杆(14),所述主床板(I)上的連杆(14)和副床板(2)上的連杆(14)通過鎖緊扣件(I)連接。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燒傷翻身床,其特徵是:所述在主床板(I)和副床板(2)的中部設置有便孔(16)。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燒傷翻身床,包括床架和設置在床架上的床板,床板包括平行設置的主床板(1)和副床板(2),主床板(1)和副床板(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轉動半環(3),床架包括四根支架(4),所述位於同一水平線和同一垂直線的支架(4)與支架(4)之間通過可摺疊式支杆連接,在所述主床板(1)和副床板(2)的兩側均設置有用於連接主床板(1)和副床板(2)的鎖緊連杆組件,所述主床板(1)通過轉動半環(3)與設置在支架(4)上端的滾動支撐組件連接。本發明採用它能夠快速的進行組裝和摺疊,在不使用時,節約了大量的空間,同時,還方便了搬運,能夠快速的對戰場和災難燒傷傷員進行救治。
文檔編號A61G7/008GK103230326SQ20131017442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13日
發明者羅奇志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