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有皮套的換擋手柄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02:51:2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配件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帶有皮套的換擋手柄。
背景技術:
傳統的換擋手柄總成,包括手柄骨架、與手柄骨架連接的換擋杆、與變速箱連接的皮套框以及換擋杆和皮套框之間設有的皮套,皮套和皮套框之間還設有面板,傳統的換擋手柄總成在換擋的時候,傳統的換擋手柄總成上的皮套框是與變速箱連接的,並且採用過盈配合的連接方式,這種連接方式,在使用的過程中容易發生鬆動,連接強度較差,還有面板與皮套框之間的連接穩定性較差也同樣會因為在掛擋時,發生鬆動、偏移,從而影響使用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對皮套框和面板的緊固效果好,連接強度高的換擋手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帶有皮套的換擋手柄,包括手柄骨架、與手柄骨架連接的換擋杆、與變速箱連接的皮套框以及換擋杆和皮套框之間設有的皮套,皮套和皮套框之間還設有面板,其特徵是:所述皮套框和變速箱之間以及面板和皮套框之間均設有緊固裝置,緊固裝置包括設置於皮套框上的第一卡扣件以及設置於面板上的第二卡扣件,變速箱上設有與第一卡扣件相適配的卡槽,皮套框上設有與第二卡扣件相適配的卡座。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皮套框和變速箱之間以及面板和皮套框之間均設有緊固裝置,通過設置包括設置於皮套框上的第一卡扣件以及設置於面板上的第二卡扣件的緊固裝置,並且在變速箱上設有與第一卡扣件相適配的卡槽,皮套框上設有與第二卡扣件相適配的卡座,保證了皮套框和變速箱之間的緊固效果,在換擋的時候,不會造成對皮套框和變速箱之間的連接鬆動,同時增加了面板和皮套框之間的連接穩定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卡扣件包括與皮套框連接的第一連接杆以及設置於連接杆上的第一限位塊,第一連接杆上還設有兩支撐塊,支撐塊的一端與限位塊相互連接,支撐塊的另一端與連接杆相互連接,兩支撐塊、第一限位塊以及第一連接杆之間形成有限位槽,限位槽呈三稜柱狀。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卡扣件包括與皮套框連接的第一連接杆以及設置於第一連接杆上的第一限位塊,並且第一連接杆上還設有兩支撐塊,支撐塊的一端與第一限位塊相互連接,支撐塊的另一端與第一連接杆相互連接,兩支撐塊、第一限位塊以及第一連接杆之間形成有限位槽,限位槽呈三稜柱狀,使得第一限位塊的兩側形成有不同結構的卡扣形狀,並且卡槽上設有與限位槽適配的固定塊,從而增加了緊固連接的效果,並且限位槽呈三稜柱狀,因此第一限位塊的縱截面呈三角形狀,根據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特點使得增加了對第一限位塊的結構加強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二卡扣件包括與面板連接的第二連接杆以及設置於第二連接杆上的第二限位塊,第二限位塊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呈長方體狀,第二限位部呈三稜柱狀,第一限位部與卡座相扣接。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卡扣件包括與面板連接的第二連接杆以及設置於第二連接杆上的第二限位塊,第二限位塊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呈長方體狀,第一限位部與卡座相扣接,通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連接杆之間形成的卡扣結構,能夠與卡座更好的配合,並且第二限位部呈三稜柱狀,三稜柱狀的第二限位部,增加了對第一限位部的支撐效果,從而保證了對第一限位部的結構強度上的增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帶有皮套的換擋手柄實施例的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帶有皮套的換擋手柄實施例的緊固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1-手柄骨架,2-換擋杆,3-緊固裝置,30-第一卡扣件,301-第一連接杆,302-第一限位塊,303-支撐塊,304-限位槽,31-第二卡扣件,310-第二連接杆,311-第二限位塊,312-第一限位部,313-第二限位部,32-卡座,4-皮套框,5-皮套,6-面板。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2對本實用新型一種帶有皮套的換擋手柄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帶有皮套的換擋手柄,包括手柄骨架1、與手柄骨架1連接的換擋杆2、與變速箱連接的皮套框4以及換擋杆2和皮套框4之間設有的皮套5,皮套5和皮套框4之間還設有面板6,皮套框4和變速箱之間以及面板6和皮套框4之間均設有緊固裝置3,通過設置包括設置於皮套框4上的第一卡扣件30以及設置於面板6上的第二卡扣件31的緊固裝置3,並且在變速箱上設有與第一卡扣件30相適配的卡槽,皮套框4上設有與第二卡扣件31相適配的卡座32,保證了皮套框4和變速箱之間的緊固效果,在換擋的時候,不會造成對皮套框4和變速箱之間的連接鬆動,同時增加了面板6和皮套框4之間的連接穩定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第一卡扣件30包括與皮套框4連接的第一連接杆301以及設置於第一連接杆301上的第一限位塊302,並且第一連接杆301上還設有兩支撐塊303,支撐塊303的一端與第一限位塊302相互連接,支撐塊303的另一端與第一連接杆301相互連接,兩支撐塊303、第一限位塊302以及第一連接杆301之間形成有限位槽304,限位槽304呈三稜柱狀,使得第一限位塊302的兩側形成有不同結構的卡扣形狀,並且卡槽上設有與限位槽304適配的固定塊,從而增加了緊固連接的效果,並且限位槽304呈三稜柱狀,因此第一限位塊302的縱截面呈三角形狀,根據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特點使得增加了對第一限位塊302的結構加強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第二卡扣件31包括與面板6連接的第二連接杆310以及設置於第二連接杆310上的第二限位塊311,第二限位塊311包括第一限位部312和第二限位部313,第一限位部312呈長方體狀,第一限位部312與卡座32相扣接,通過第一限位部312和第二連接杆310之間形成的卡扣結構,能夠與卡座32更好的配合,並且第二限位部313呈三稜柱狀,三稜柱狀的第二限位部313,增加了對第一限位部312的支撐效果,從而保證了對第一限位部312的結構強度上的增加。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內進行通常的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