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自動消沫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3:09:51 3
發酵自動消沫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酵自動消沫系統。主要解決了現有人工操作不足的問題。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發酵罐體(7)與消泡劑來源管線相連,所述消泡劑來源管線上接有旁路手動閥(1),所述旁路手動閥(1)兩端各有一個排氣閥,所述旁路手動閥(1)兩端管線連接有自動消沫管線,自動消沫管線上接有手動消沫閥(2)和自動消沫閥(3),手動消沫閥(2)的兩端各有一個排氣閥,手動消沫閥(2)和自動消沫閥(3)中間接有蒸汽管線,蒸汽管線上依次接有蒸汽二道閥(5)和蒸汽來源閥(4),蒸汽來源閥(4)和蒸汽二道閥(5)中間接有一個排氣閥。該發酵自動消沫系統,實現了發酵自動消泡,減少發酵原材料的損失。
【專利說明】 發酵自動消沬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物【技術領域】中發酵液生產過程中消泡系統,特別是一種發酵自動消沫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發酵液生產過程中,傳統的消泡工藝有兩種:一是在反應中期有泡沫產生時,加入消泡劑;二是反應初期時,與培養機一起加入消泡劑。這兩種傳統工藝的弊點是:一有泡沫產生時,加入消泡劑無法定量,會造成發酵原材料的成本過高。二是人工操作的消泡劑的加入量不準確、過多過少,從而影響發酵的產量。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傳統技術中存在的現有人工操作不足的問題,而提供一種發酵自動消沫系統,該發酵自動消沫系統,實現了發酵自動消泡,減少發酵原材料的損失。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問題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達到:該發酵自動消沫系統包括發酵罐體,所述的發酵罐體與消泡劑來源管線相連,所述消泡劑來源管線上接有旁路手動閥,所述旁路手動閥兩端各有一個排氣閥,所述旁路手動閥兩端管線連接有自動消沫管線,自動消沫管線上接有手動消沫閥和自動消沫閥,手動消沫閥的兩端各有一個排氣閥,手動消沫閥和自動消沫閥中間接有蒸汽管線,蒸汽管線上依次接有蒸汽二道閥和蒸汽來源閥,蒸汽來源閥和蒸汽二道閥中間接有一個排氣閥。
[0005]本實用新型與上述【背景技術】相比較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該發酵自動消沫系統由於採用上述流程,當發酵液面觸及消泡電極感應器時,發酵消泡自動閥就會自行消泡。減少人工消泡所浪費的原材料、發酵液產量及時間。將人工操作的不足取締,實現了發酵自動消泡,經濟效益顯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系統流程圖。
[0007]圖中:1-旁路手動閥;2_手動消沫閥;3_自動消沫閥;4_蒸氣來源閥;5_蒸氣二道閥;6_消泡感應電極;7_發酵罐體。
[0008]【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將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0]如附圖1所示,該發酵自動消沫系統,包括發酵罐體7,所述的發酵罐體7與消泡劑來源管線相連,所述消泡劑來源管線上接有旁路手動閥I,所述旁路手動閥I兩端各有一個排氣閥,所述旁路手動閥I兩端管線連接有自動消沫管線,自動消沫管線上接有手動消沫閥2和自動消沫閥3,手動消沫閥2的兩端各有一個排氣閥,手動消沫閥2和自動消沫閥3中間接有蒸汽管線,蒸汽管線上依次接有蒸汽二道閥5和蒸汽來源閥4,蒸汽來源閥4和蒸汽二道閥5中間接有一個排氣閥。發酵罐體7內接有消泡感應電極6,消泡感應電極6連接PLC控制電路。
[0011]該發酵自動消沫系統運行時,旁路手動閥I關閉,手動消沫閥2打開,蒸汽來源閥4和蒸汽二道閥5關閉,所述旁路手動閥I兩端、手動消沫閥2的兩端排氣閥關閉,蒸汽來源閥4和蒸汽二道閥5中間的排氣閥打開;當發酵罐內泡沫上漲至消泡感應電極6的觸點時,消泡感應電極6將信號傳遞至PLC控制電路,控制自動消沫閥3直至消泡感應電極6不再給出信號。自動系統出現故障需要人工操作時通過控制旁路手動閥I往發酵罐內加消泡齊U。消毒時蒸汽來源閥4和蒸汽二道閥5打開,蒸汽來源閥4和蒸汽二道閥5中間的排氣閥關閉,旁路手動閥1、手動消沫閥2、自動消沫閥3均打開,旁路手動閥I兩端、手動消沫閥2的兩端排氣閥打開。
【權利要求】
1.一種發酵自動消沫系統,包括發酵罐體(7),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發酵罐體(7)與消泡劑來源管線相連,所述消泡劑來源管線上接有旁路手動閥(I ),所述旁路手動閥(I)兩端各有一個排氣閥,所述旁路手動閥(I)兩端管線連接有自動消沫管線,自動消沫管線上接有手動消沫閥(2)和自動消沫閥(3),手動消沫閥(2)的兩端各有一個排氣閥,手動消沫閥(2)和自動消沫閥(3)中間接有蒸汽管線,蒸汽管線上依次接有蒸汽二道閥(5)和蒸汽來源閥(4),蒸汽來源閥(4)和蒸汽二道閥(5)中間接有一個排氣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酵自動消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發酵罐體(7)內接有消泡感應電極(6)。
【文檔編號】C12M1/00GK203613185SQ201320864165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6日
【發明者】劉麗娜 申請人:大慶志飛生物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