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面貼合機的定型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3:13:16
專利名稱:胎面貼合機的定型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於輪胎翻新的定型裝置,屬於橡膠機械領域。
W奧處》 眾紋不
為節約製造輪胎的橡膠材料、以及降低由此對環境造成的汙染,針對胎面花紋 已被磨損的舊輪胎目前一般採取翻新處理的方法,以再次投入循環利用。
現有輪胎翻新設備中一般霈使用胎面貼合機,將輪胎裝夾到定型裝置的成型鼓 上,通過鎖住子口並向輪胎充氣以將輪胎撐起並定位,定型裝置和輪胎在驅動電機 的帶動下一起旋轉,對胎面進行打磨、以及將新胎面膠貼合在舊輪胎上。
現有的胎面貼合機,其定型裝置的成型鼓缺少有效的漲開約束和復位結構,因 此成型鼓的扇形塊易於出現錯位、鎖死現象, 一旦出現此類問題就需整體地拆卸成 型鼓進行維修或更換。
另外在向輪胎充氣時,子口部位難以固定而易於漏氣,輪胎的胎冠與子口部位 出現偏心而影響到胎面打磨和貼合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胎面貼合機的定型裝置,在於解決上述問題和缺陷而在成 型鼓向外漲開的過程中,對扇形塊施加向心的約束和復位作用力,以避免出現扇形 塊錯位和鎖死問題,解決了成型鼓整體拆卸和更換問題,提高輪胎翻新的生產效率。
另一設計目的在於,提高定型裝置內部結構之間的氣力傳送,保證輪胎能夠被 有效地夾裝並定位。
設計目的還在於,能夠鎖住輪胎子口並保持胎冠與子口部位始終具有同一個圓 心,以提高胎面打磨和貼合質量,為後續的硫化工序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
為實現上述設計目的,所述胎面貼合機的定型裝置,包括有相互固定連接的一 工裝盤和一環形缸體。
在工裝盤的中心固定一橫向的導向杆,在導向杆的外側套接一錐形筒,在導向 杆前端固定安裝一支撐缸,支撐缸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於缸體。在錐形筒和支撐缸之間安裝有2個對稱分布的支持塊,支持塊連接向外伸出的鎖緊柱。 沿缸體的圓周方向、在支持塊外側嵌套有一成型鼓。 與現有技術的區別之處在於,
成型鼓包括有沿圓周方向分布的數個扇形塊,相鄰的扇形塊通過鋸齒相互插接 成一體。在扇形塊的外圓周套設一環形膠套,膠套通過螺釘與其中--個扇形塊緊固 連接。
在缸體內部設有連通外部氣路的氣管,由氣管構成的內部氣路延伸至錐形筒的
端部o
如上述方案特徵,當壓縮氣體通過錐形筒頂起支持塊、並將成型鼓向外漲開時, 成型鼓鎖住輪胎子口並向輪胎充氣。
在此過程中,環形膠套始終向數個扇形塊同時施加一向心的復位彈力,而且相 鄰的扇形塊也通過相互之間的鋸齒在徑向和垂向上,形成相互的鎖定、限位作用力。 因此,扇形塊不會出現錯位和相互鎖死的問題。
為提高成型鼓鎖住輪胎子口並向輪胎充氣的效率,可採取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
在成型鼓內部設有連通外部環境的氣管,氣管延伸至扇形塊之間。
從外部環境引入至輪胎內部的壓縮氣體,可通過扇形塊的間隙進入。當扇形塊 回縮復位時,充入輪胎的氣體仍然可以通過此氣路結構排出成型鼓。
進一步的細化方案是,所述的扇形塊設置有大於2的偶數個,每個扇形塊的內 端面設置為錐形。數個扇形塊的外端面,共同構成與輪胎內邊緣相對應的圓形輪廓。
為提高定型裝置內部結構之間的氣力傳送能力,在導向杆和錐形筒之間設有彈 簧,彈簧壓緊在錐形筒的內端面。沿支持塊的外周套箍一復位彈簧。
另外,在工裝盤和缸體之間設有密封圈,在導向杆和錐形筒之間設有一環形密 封圈,在缸體和錐形筒之間設有一環形密封圏。
綜上內容,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和有益效果
1、 對現有胎面貼合機的定型裝置及其方法進行了改進,可根本解決扇形塊出現錯位 和鎖死的故障問題,降低成型鼓整體拆卸和更換機率,提高輪胎翻新的生產效率。
2、 提高定型裝置內部結構之間的氣力傳送效率,輪胎能夠被可靠地夾裝並定位。
3、 通過鎖住子口部位以向輪胎充氣,能夠保持胎冠與子口始終具有同一個圓心,從
4而提高胎面打磨和貼合質量。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定型裝置的剖面結構示意圖2是所述成型鼓的結構示意團;
團3是成型鼓向外漲開時的局部結構示意如圖1和圖2所示,工裝盤l,缸體2,導向杆3,錐形筒4,彈簧4i,支撐缸 5,螺栓51,支持塊6,鎖緊柱61,彈簧62,成型鼓7,扇形塊71,鋸齒72,膠套 73,螺釕74,氣管7S,氣管8,密封圈20,密封圈11,密封圈12。
為有針對性地表示在定型裝置上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定型方法,在圖1中的 上半部分是定型裝置初始狀態的結構,下半部分是將輪胎夾裝並充氣狀態F的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l,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胎面貼合機的定型裝置,包括有相互畫定連 接的工裝盤1和缸體2。其中,
在工裝盤1的中心固定-導向杆3,在導向杆3的外側套接一錐形筒4,連通外 部氣路的氣管8在缸體2中延伸至錐形筒4的端部。在導向杆3和錐形筒4之間設 有彈黃41,彈簧41壓緊在錐形筒4的內端面。
在導向杆3前端固定安裝一支撐缸5。
支撐缸5通過螺栓51固定連接於缸體2。
在錐形筒4和支撐缸5之間安裝有2個對稱分布的支持塊6,支持塊6連接向外 伸出的鎖緊柱61。沿支持塊6的外周套箍一復位彈簧62。
在工裝盤1和缸體2之間設有密封圈10,在導向杆3和錐形筒4之間設有密封 圈11,在缸體2和錐形筒4之間設有密封圈12。
沿魟體2的圓周方向、在支持塊6外側嵌套有一成型鼓7。成型鼓7包括有沿圓 周方向分布的12個扇形塊71,相鄰的扇形塊71通過鋸齒72相互插接成一體。扇形 塊71的內端面設置為錐形,12個扇形塊71的外端面共同構成與輪胎內邊緣相對應 的圓形輪廓。
在扇形塊71的外圓周套設一環形膠套73,膠套73通過螺釘74與其中一個扇形 塊緊畫連接。從外部環境向輪胎充氣的氣管75,延伸至扇形塊71之間。 所述胎面貼合機的定型方法,具有以下實現歩驟
將輪胎的子口部位套入成型鼓7的外圓周,向缸體2內部通入壓縮氣體,通過 錐形筒4頂起支持塊6以將成型鼓7向外漲開。
壓縮氣體推動錐形筒4頂升支持塊6的過程中,壓緊在錐形筒4內端面的彈簧 "始終向其施加-復位彈力。
在支持塊6向外推動扇形塊71的過程中,套擁在支持塊6外周的彈簧62始終 向其施加-一向心的復位彈力。
12個扇形塊71同時向外漲開,以鎖住輪胎子口並向輪胎充氣;在成型鼓7夾裝 輪胎的過程中,設置在扇形塊71外圓周的環形膠套(73)始終向其施加一向心的復 位彈力。相鄰扇形塊71之間的鋸齒72,在成型鼓7的徑向和垂向上相互鎖定、限位。
此時,輪胎的胎冠與子口部位具有同一個圓心。
定型裝覽和輪胎在外力作用下一起轉動,對胎面進行打磨和貼合操作;
結束上述胎面打磨和貼合操作時,切斷外部氣源,錐形筒4、支持塊6和成型鼓 7均回縮復位。
將輪胎從定型裝置卸下。
權利要求1、一種胎面貼合機的定型裝置,包括有相互固定連接的工裝盤(1)和缸體(2),在工裝盤(1)的中心固定一導向杆(3),在導向杆(3)的外側套接一錐形筒(4),在導向杆(3)前端固定安裝一支撐缸(5),支撐缸(5)通過螺栓(51)固定連接於缸體(2),在錐形筒(4)和支撐缸(5)之間安裝有2個對稱分布的支持塊(6),支持塊(6)連接向外伸出的鎖緊柱(61);沿缸體(2)的圓周方向、在支持塊(6)外側嵌套有一成型鼓(7),其特徵在於成型鼓(7)包括有沿圓周方向分布的數個扇形塊(71),相鄰的扇形塊(71)通過鋸齒(72)相互插接成一體;在扇形塊(71)的外圓周套設一環形膠套(73),膠套(73)通過螺釘(74)與其中一個扇形塊(71)緊固連接;在缸體(2)內部設有連通外部氣路的氣管(8),由氣管(8)構成的內部氣路延伸至錐形筒(4)的端部。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胎面貼合機的定型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成型鼓(7) 內部設有連通外部環境的氣管(75),氣管(75)延伸至扇形塊(71)之間。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胎面貼合機的定型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扇 形塊(71)設置有大於2的偶數個,每個扇形塊(71)的內端面設置為錐形;所有扇形塊(71)的外端面,共同構成與輪胎內邊緣相對應的圓形輪廓。
4、 根據權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胎面貼合機的定型裝置,其特徵在於在導 向杆(3)和錐形筒(4)之間設有彈簧(41),彈簧(41)壓緊在錐形筒(4)的內 端面;沿支持塊(6)的外周套箍一復位彈黌(62)。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胎面貼合機的定型裝置,其特徵在於在工裝盤U) 和缸體(2)之間設有密封圈(10),在導向杆(3)和錐形筒(4)之間設有密封圈(11),在缸體(2)和錐形筒(4)之間設有密封圈(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所述胎面貼合機的定型裝置,在成型鼓向外漲開的過程中對扇形塊施加向心的約束和復位力以避免出現扇形塊錯位和鎖死問題,解決了成型鼓整體拆卸和更換問題。並能提高內部結構之間的氣力傳送、保證輪胎能夠被有效地夾裝並定位。定型裝置具有工裝盤和環形缸體。在工裝盤中心固定一橫嚮導向杆,在導向杆外側套接一錐形筒,在導向杆前端固定一支撐缸,在錐形筒和支撐缸之間安裝有2個對稱分布的支持塊,在支持塊外側嵌套有一成型鼓。成型鼓包括有沿圓周方向分布的數個扇形塊,相鄰的扇形塊通過鋸齒相互插接成一體。在扇形塊的外圓周套設一環形膠套。在缸體內部設有連通外部氣路的氣管,由氣管構成的內部氣路延伸至錐形筒的端部。
文檔編號B29D30/58GK201240060SQ20082002461
公開日2009年5月20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08年6月27日
發明者汀 宋, 崔元國, 寧 藍, 郭永吉 申請人:青島高校軟控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