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輪車摺疊可扳式大腳踏板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5:02:16 2
專利名稱:三輪車摺疊可扳式大腳踏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三輪摩託車車架配件,具體是一種具有擋泥、提高駕駛者舒適度和降低運輸成本的三輪車摺疊可扳式大腳踏板。
背景技術:
現有市場上的三輪摩託車發動機的腳踏板普遍使用仿腳型的小腳踏板,左右各一,由於小腳踏板的前後位置是根據變檔踏板和腳剎車踏板的位置而定,這就使得左右腳踏板過程不對稱,使得駕車很不舒服,且容易使駕駛者疲勞。現有市場上也出現了平板結構的大腳踏板,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駕駛者的舒適度,但並不是所有地域都適用,因為其結構無法進行前部擋泥,在我國雨水較多的南方或者在農村,經常會出現駕駛者滿身泥土的現象。並且現有大腳踏板是左右分別安裝一塊,或者就一塊大腳踏板安裝在車架前端中部,運輸過程中佔地面積大,使得運輸成本偏高。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擋泥、提高駕駛者舒適度和降低運輸成本的三輪車摺疊可扳式大腳踏板。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三輪車摺疊可扳式大腳踏板,其中包括前踏腳板和後踏腳板兩部分,所述前踏腳板尾部與後踏腳板的頭部通過銷軸或螺釘連接。所述前踏腳板的尾部與頭部之間由下至上形成有弧形前擋泥段。由於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將大腳踏板在運輸過程中的摺疊,縮小了佔地空間,等同空間的車廂能夠容納更多的大腳踏板,降低了運輸成本;同時,由於大腳踏板整體前部具有弧形前擋泥段,能夠擋住下方濺起的泥土,同時還能夠擋住車身前面的前輪濺起的泥土,實現了擋泥的作用,提高駕駛者擱腳舒適度,還使該結構的三輪摩託車適用地域更廣泛。
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可以通過附圖給出的非限定性實施例進一步說明。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前踏腳板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後踏腳板結構示意圖。圖中1、前踏腳板;2、後踏腳板;3、前擋泥段;4、前連接座;5、連接孔;6、合頁;7、
後連接座;8、防滑釘。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參見附圖1、2和3,附圖中的三輪車摺疊可扳式大腳踏板,其中包括前踏腳板I和後踏腳板2兩部分,所述前踏腳板I尾部與後踏腳板2的頭部通過銷軸或螺釘連接。在出廠的時候,為了在等同車廂空間中裝下更多的腳踏板,可將銷軸或螺釘取下,將後踏腳板2摺疊在前踏腳板I上,降低運輸成本。為提高擋泥效果,解決對駕駛者前部的擋泥,上述實施例所述前踏腳板I的尾部與頭部之間由下至上形成有弧形前擋泥段3。將擋泥段設置為弧形是為降低在駕駛過程中的阻力。使用過程中,上述實施例所述前踏腳板I的底部固定有與車架固接的前連接座4。所述前連接座4的連接板上設置有供連接螺栓穿過的連接孔5。即前連接座4通過穿過連接孔5的螺栓固定在車架上。使用過程中,上述實施例所述後踏腳板2的尾部通過合頁6連接有與車架固接的後連接座7。所述後連接座7通過螺栓固定在車架上。將銷軸或螺釘取下,然後將後踏腳板2沿合頁6向上扳起後,駕駛者對發動機發動,當摩託車發動後,放下後踏腳板2,然後再用銷軸或螺釘將前踏腳板I尾部與後踏腳板2連接為一體。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前踏腳板I和後踏腳板2的上端面上均設置有防滑釘8。綜上所述,本結構具有擋泥作用、提高了駕駛者舒適度和降低了運輸成本。
權利要求1.一種三輪車摺疊可扳式大腳踏板,其特徵在於包括前踏腳板(I)和後踏腳板(2)兩部分,所述前踏腳板(I)尾部與後踏腳板(2)的頭部通過銷軸或螺釘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輪車摺疊可扳式大腳踏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前踏腳板(I)的尾部與頭部之間由下至上形成有弧形前擋泥段(3 )。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輪車摺疊可扳式大腳踏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前踏腳板(I)的底部固定有與車架固接的前連接座(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三輪車摺疊可扳式大腳踏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前連接座(4)的連接板上設置有供連接螺栓穿過的連接孔(5 )。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輪車摺疊可扳式大腳踏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後踏腳板(2)的尾部通過合頁(6)連接有與車架固接的後連接座(7)。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輪車摺疊可扳式大腳踏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後連接座(7)通過螺栓固定在車架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輪車摺疊可扳式大腳踏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前踏腳板(I)和後踏腳板(2)的上端面上均設置有防滑釘(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三輪摩託車車架配件,尤其是一種三輪車摺疊可扳式大腳踏板,其中包括前踏腳板和後踏腳板,所述前踏腳板尾部與後踏腳板的頭部通過銷軸或螺釘連接。所述前踏腳板的尾部與頭部之間由下至上形成有弧形前擋泥段。。本實用新型由於所述結構而具有的優點是具有擋泥作用、提高了駕駛者舒適度和降低了運輸成本。
文檔編號B62J25/00GK202896762SQ20122023687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4日
發明者向剛 申請人: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