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孔連接固定構件的金屬手工藝品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0:51:36 2
專利名稱:一種用孔連接固定構件的金屬手工藝品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手工藝品,特別是一種用孔連接固定構件的金屬手工藝品。
背景技術:
現有的手工藝品是用草、藤、芒編織成,其框架構件的固定用釘固、粘膠粘固,也有 用螺釘、楔頭式固接,支撐條和底面有用草、藤、芒編織成護網塊,其外面用漆包皮,形成美 觀、光滑的手工藝品。但其存在著用釘易磁傷皮膚,油漆又容易造成汙染,草、藤、芒製品易 回潮、黴變。隨著人們生活的美好需求而提出了如下一種用孔連接構件,鋁線編織成底網 塊,邊壁用鋁條、金屬條,其外表面經拋光或噴塗達到光潔、實用、美感強的工藝品。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構件之間有安裝孔、支撐條兩端頭插入安裝固 定孔,把上下或左右構件固定,再在底面和邊壁用金屬線條編織成網塊、網片,使手工藝品 到美感強、實用、輕便、工藝簡單、安裝容易,製造成本低的一種用孔連接固定構件的金屬手
工藝品o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包括框架構件、支撐條、網片,其特徵是第
一框架構件與第二框架構件之間有支撐條,支撐條兩端頭插入第一框架構件與第二框架構
件的固接孔和固接孔,第一框架構件有固接孔,第二框架構件有固接孔,框架底有網片。 第一框架構件有固接孔,第二框架構件有固接孔。 固接孔、固接孔的孔徑與支撐條的兩端頭大小配做。 第一框架構件、第二框架構件、支撐條為金屬構件。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框架構件之間有固接孔,支撐條兩端插頭插入其固接孔固定 框架構件形成金屬工藝品框架,底面有網塊網條,周邊是支撐條,支撐條之間可用藤、草、芒 或金屬絲線編織成各種各樣圖案,這樣的工藝品美觀、實用、簡單、製作容易,構件和支撐條 是鋁型材,所以工藝品輕便、造價低,使用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構成是這樣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安裝裝配按圖2中A-A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安裝裝配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框架下邊框零件帶固接孔按圖2中A向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框架上邊框零件帶固接孔按圖2中B向視圖。 附圖l-圖4中,第一框架構件(1)、支撐條(2)、第二框架構件(3)、網片(4)、固接
孔(5)、固接孔(6)。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是這樣的,用鋁型材做成框架構件,本實用新型是一個 上下圓邊框的圓藍工藝品,底面是用鋁線或其它金屬線做成網塊被固定。框架構件即上下 圓圈之間安裝金屬支撐條。第一框架構件(1)與第二框架構件(3)之間夾著支撐條(2),第 一框架構件(1)與框架構件(3)之間相應位置開固接孔(5、6),固接孔(5、6)孔徑與支撐條 (2)的兩端端頭部的大小規格相配做,大小以能把支撐條(2)的兩端頭裝入孔裡達到固定 目的即可。第一框架構件(1)的固接孔(5)和第二框架構件(3)的固接孔(6)的孔均布, 也可不規則,其孔徑可垂直截面也可成斜面,框架上下成正形則為垂直孔,第一框框架構件 (1)、第二框架構件(3)固接孔(5、6)的孔徑也可根據上下或左右配對的框架形狀變化而變 化,是上下大小不一致的工藝品時其孔徑成斜向的,總之要配對開孔,按手工藝品器形變化 而開相應大小,偏著角度的固接孔。因本實用新型的金屬手工藝品用孔連接取代現有的用 釘固、膠沾固、楔頭形成,而鋁型材厚度薄,易變形,第一框框架構件(D、第二框架構件(3) 也可用其它金屬,現在我們採用的手工藝是用鑽頭鑽孔,這樣安裝支撐條易固定,安裝工藝 也簡單,生產效率高,生產出來的工藝品特美觀,外形美,實用、衛生、安全。
權利要求一種用孔連接固定構件的金屬手工藝品,包括框架構件、支撐條、網片,其特徵在於第一框架構件(1)與第二框架構件(3)之間有支撐條(2),支撐條(2)兩端頭插入第一框架構件(1)與第二框架構件(3)的固接孔(5)和固接孔(6),第一框架構件(1)有固接孔(5),第二框架構件(3)有固接孔(6),框架底有網片(4)。
2.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孔連接固定構件的金屬手工藝品,其特徵在於第一框 架構件(1)有固接孔(5),第二框架構件(3)有固接孔(6)。
3.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孔連接固定構件的金屬手工藝品,其特徵在於固接孔 (5)、固接孔(6)的孔徑與支撐條(2)的兩端頭大小配做。
4.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孔連接固定構件的金屬手工藝品,其特徵在於第一框 架構件(D、第二框架構件(3)、支撐條(2)為金屬構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孔連接固定構件的金屬手工藝品,包括框架構件、支撐條、網片。特徵是用孔連接固定金屬手工藝品,框架構件之間固接孔,支撐條的兩端頭裝入固接孔,從而把框架固定,在底面或邊壁面繞纏有網塊、網條,框架構件和支撐條用鋁型材或金屬材料,網塊網條用竹、木、草、藤編織成一個輕便、美觀、實用的手工藝品。
文檔編號B44C5/06GK201484046SQ200920158340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22日
發明者李小平 申請人:李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