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閥門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04:56:21 3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閥門。
背景技術:
在輸油管道、輸水管道或天然氣管道,甚至於食品加工業中的食品輸送管道等各種各樣的管道中,由於線路的改變或者增加,通常需要用到各種閥門。比如,在將一個管道線路分成多個的時候,就需要用到分流閥。
現有的分流閥,一般都是在閥體的一端設有一個進液口,在閥體另一端設有多個出液口。而在控制出液口的打開或關閉,一般都是在出液口上設置手動的開關閥門,根據實際需求通過人工打開或者關閉出液口的閥門。但是由人工進行開關閥門使得操作更加繁瑣,也容易出錯。另一方面,增多的閥門使得安裝的過程繁雜,當分流口多的時候,檢測和維護就會變得十分麻煩,更容易使管道出現洩漏。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控制開關的自動閥門。
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方案實現:
一種自動閥門,包括閥體,還包括設於閥體一側的進液口,設於閥體另一側的多個出液口,設於閥體中間的隔離壁,設於隔離壁上與出液口位置相對應的多個通液口,分別設於靠近出液口一側管腔上下兩端用於控制出液口開閉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通過第一桿件與第一驅動件相連接,第二活塞通過第二桿件與第二驅動件相連接,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分別經由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實現移動。
進一步的,所述的多個出液口處均設有用於感應液體流速的感應器。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尺寸與閥體的管腔尺寸相匹配。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為電機。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桿件和第二桿件為絲杆。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閥門,通過驅動件的驅動即可實現閥門的打開和閉合,對比傳統的閥門,省去了在出液口設置的開關閥,減少了連接節點,使安裝和檢修變得方便。
2.本實用新型經由軟體系統控制閥門的開關,避免了繁瑣的人工操作,進而使操作出錯的概率大大降低。
3.通過感應器與軟體系統的配合,也能使洩漏等問題及早發現,避免損失。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閥門處於出液口全打開狀態。
圖2為本實施例出液口處於關閉狀態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施例打開一個出液口的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便於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照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自動閥門中,閥體1的一側設有進液口2,另一側設有出液口3,本實施例中的出液口為3個。在閥體內部設有隔離壁4,在隔離壁4與出液口位置相對應處均開有通液口5。在隔離壁靠近出液口一側的管腔7兩端分別設有第一活塞8和第二活塞9。第一活塞8通過第一桿件10與第一驅動件11連接,並經由該第一驅動件11實現在管腔內的移動。第二活塞9通過第二桿件12與第二驅動件13相連接,並經由該第二驅動件13實現在管腔內的移動。同時,在出液口3處還設有用於感應管道內液體的感應器14,搜集管道內液體的流速等信息反饋給軟體系統。
在工作時,經由第一驅動件11與第二驅動件13的驅動,第一活塞8與第二活塞9可以實現在管腔內的移動。通過第一活塞8和第二活塞9的相互配合,可以靈活地控制出液口3的打開和關閉。如圖1,活塞處於管腔的兩端,閥門處於全打開的狀態。如圖2,活塞將出液口擋住,閥門處於關閉狀態。如圖3活塞阻擋住2個出液口,閥門處於一個出液口打開的狀態。同樣的道理還可實現兩個出液口同時打開,在此不做累贅敘述。
同時,通過設於出液口3處的感應器14所提供的信息,該自動閥門的運行也更為靈活。當某一處出液口發生洩漏時,感應器感應到管道內的液體流速等信息發生變化,反饋給軟體系統,數值超過設定的警戒值時,軟體系統就向第一驅動件11和第二驅動件13發出指令,驅動第一活塞8和第二活塞9將閥門關閉並發出警報,工人進而對管道進行檢修和處理。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僅為了清晰表達本實用新型,對於結構例如出液口的數量並未予以限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設置多個出液口。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閥門,通過驅動件的驅動即可實現閥門的打開和閉合,對比傳統的閥門,省去了在出液口設置的開關閥,減少了連接節點,使安裝和檢修變得方便。另一方面,經由軟體系統控制閥門的開關,也避免繁瑣的人工操作,進而使操作出錯的概率大大降低,同時感應器的存在,也能使洩漏等問題及早發現,避免損失。
雖然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是結合以上具體實施例進行的,但是,熟悉本技術領域的人員能夠根據上述的內容進行許多替換、修改和變化,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所有這樣的替代、改進和變化都包括在附後的權利要求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