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子凸輪從動件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19:33:16 3
專利名稱:滾子凸輪從動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滾子凸輪從動件,用於往復操作內燃機的頂置氣門機構中的搖臂,所述頂置氣門機構具有位於下面或位於側向上面的凸輪軸。
背景技術:
這種滾子凸輪從動件由DE 36 38 202的圖I中示出。這種滾子凸輪從動件具有較大的質量,這在會不利地成為振動的氣門機構質量。凸輪滾子容納在殼體的凹部中並由此確定了其在幾乎整個殼體高度上的徑向延伸尺寸。由於殼體接近在滾子凸輪從動件的整個軸向延伸尺寸上延伸,其外周面必須完全進行精細打磨,這是高耗費的。此外已經證實, 所述滾子凸輪從動件的構造/製造,特別是在小批量時,是成本很高的,通常必須對於每個頂置氣門(OHV)發動機類型重新設計滾子凸輪從動件。最好還確定,在凸輪滾子和其支承件的區域內可能會出現潤滑不足的現象,因為在運行中只是通過油霧對相應的接觸區域進行潤滑。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沒有上述缺點的滾子凸輪從動件。特別是應構成這樣的滾子凸輪從動件,該滾子凸輪從動件對於新的應用和/或在件數較少時是經濟的。根據本發明所述目的這樣來實現,即所述滾子凸輪從動件由用於往復操作高壓燃料泵的活塞的滾子挺杆和液壓的支承元件構成。因此可以模塊式地利用現存的並且設計完成的以及至少基本上不做改變的標準元件。這樣構成的滾子凸輪從動件具有比開頭所述類型的滾子凸輪從動件小的質量,並且可以經濟地製造,特別是對於小批量的應用場合。很明顯,對於不同的應用場合,可以保持其中至少一個部件(支承元件、泵滾子挺杆)不變。也可以設想,支承元件直接安裝到滾子挺杆中。但優選的是,通過轉接環構成連接,所述轉接環在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中作為用切削或成形技術製造的實心件或作為薄壁的板件存在。在本發明的改進方案中建議,在支承元件的殼體的外周面和轉接環的孔之間形成環形的用於液壓介質的洩漏間隙,通過洩漏間隙最終確保對沿重力方向位於下面的凸輪滾子和其支承件的良好潤滑。通過滾子挺杆的橋接段中的至少一個穿孔部,如鑽孔設置液壓介質從洩漏間隙到凸輪滾子的轉移。根據一個建議,轉接環通過其孔包圍支承元件的殼體的外周面,直至殼體的外周面的遠離凸輪滾子的(上部)邊緣,此時存在特別好的對支承元件的引導。由於只在滾子挺杆的罩殼(Hemd)的高度上使用對滾子凸輪從動件的軸向引導, 這裡減少了在罩殼外周面上的打磨工作,這會導致更為快速的(加工)通過時間。此外很明顯的是,根據本發明構成的滾子凸輪從動件具有較少的質量。
為了特別是在運輸滾子凸輪從動件時防止各部件相互分離,另一個從屬權利要求的主題是,支承元件通過防丟失固定裝置,如脹環-槽連接件固定在所述固定在罩殼中的轉接環中的孔中。除此以外,也可以考慮採用套插在轉接套筒的上邊緣上的帽式的環或徑向凸起,如銷等。對於構造成實心的轉接環的情況,可以通過所述轉接環將液壓介質引導到支承元件中的液壓間隙補償裝置。除此以外,液壓介質也可以沿軸向從上面通過壓力活塞(包括挺杆/搖臂)的頭部供應。可以採用「傳統式」的不可切換的構件或可切換的構件作為支承元件。
下面參考附圖來詳細說明本發明。圖I示出帶有構造成板材管的轉接環的滾子凸輪從動件的縱向剖視圖,以及圖2示出與上圖相同的縱向剖視圖,其中轉接環作為實心件存在。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中示出滾子凸輪從動件I。該滾子凸輪從動件用於往復操作具有位於下面的凸輪軸的頂置氣門機構中的搖臂。所述滾子凸輪從動件由往復操作高壓燃料泵的活塞的滾子挺杆2和液壓的支承元件3組成。這裡支承元件3坐靠在滾子挺杆2的由橋接段10的上側13和罩殼5的內周面7構成的凹部4中。轉接環21用作連接元件。所述滾子挺杆2具有圓柱形的罩殼5,所述罩殼具有突出的防旋轉固定結構6,所述防旋轉固定結構這裡作為銷子存在。罩殼的內周面7與罩殼5的邊緣8、9間隔開地,大致在一半高度上由橋接段10橫跨(durchragen),在所述橋接段的下方施設凸輪滾子11,所述凸輪滾子支承在安裝在罩殼5中的銷栓12上。支承元件3經由殼體16的底部15在橋接段10上延伸。壓力活塞17從殼體16中伸出。壓力活塞17的構造成球狀的頭部18用於支承推桿。根據圖1,所述頭部具有孔33, 在運行中通過所述孔將液壓介質從推桿向支承元件3的間隙補償裝置34引導。根據兩個附圖,支承元件3的殼體16通過其外周面19保持在坐靠在滾子挺杆2 的凹部4中的轉接環21的孔20中。轉接環21在其外周面22上在滾子挺杆2的罩殼5的內周面7上延伸。根據圖1,轉接環21構造成薄壁的板材管。該板材管在朝橋接段10的一側過渡到 U形向後向外彎曲的凸緣31中,所述凸緣的外周面32貼靠在罩殼5的內周面7上。除此以外,轉接環21根據圖2構造成實心件,用於供應液壓介質的液壓介質通道 28傾斜向上穿過所述實心件通向壓力活塞17中的間隙補償裝置34。此外,在兩個附圖中都示出,用於液壓介質的環形的洩漏間隙23在支承元件3的殼體16的外周面19和轉接環21的孔20之間延伸。洩漏量在運行中直接流入直接位於橋接段20上方、沿徑向在支承元件3和轉接環21之間形成的環形腔24中。從這裡,液壓介質通過橋接段10中的穿孔25 (鑽孔)到達凸輪滾子11和其支承件,以實現潤滑的目的。圖2中用「27」表示用於防止支承元件3從轉接環21中脫落的防丟失固定結構。 它構造成脹圈-槽連接。
附圖標記列表
I滾子凸輪從動件
2滾子挺杆
3支承元件
4凹部
5罩殼
6防旋轉固定結構
7內周面
8邊緣
9邊緣
10橋接段
11凸輪滾子
12銷栓
13橋接段的上側
14容納部
15底部
16支承元件的殼體
17壓力活塞
18頭部
19支承元件的外周面
20轉接環的孔
21轉接環
22轉接環的外周面
23洩漏間隙
24環形腔
25穿孔
26邊緣
27防丟失固定件
28液壓介質通道
29周邊槽
30未給出
31凸緣
32凸緣的外周面
33孔
34間隙補償裝置
權利要求
1.用於往復操作內燃機的頂置氣門機構中的搖臂的滾子凸輪從動件(I),所述頂置氣門機構具有位於下面或位於側向上面的凸輪軸,所述滾子凸輪從動件(I)由用於往復操作高壓燃料泵的活塞的滾子挺杆(2)和液壓支承元件(3)組裝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滾子凸輪從動件,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承元件(3)部分地容納在滾子挺杆(2)的凹部(4)中。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滾子凸輪從動件,其特徵在於,滾子挺杆(2)具有空心圓柱形的罩殼(5),所述罩殼具有突出的防旋轉固定結構(6),所述罩殼的內周面(7)在遠離罩殼(5)的各邊緣(8、9)的高度段上由橋接段(10)跨接,在所述橋接段(10)的下方將凸輪滾子(11)施設在支承在罩殼(5)中的銷栓(12)上,支承元件(3)坐靠在滾子挺杆(2) 的容納部(14)中,所述容納部由橋接段(10)的上側(13)和罩殼(5)的內周面(7)構成, 所述支承元件經由其殼體(16)的底部(15)在橋接段(10)上延伸,壓力活塞(17)沿遠離凸輪滾子的方向從所述殼體(16)中伸出,所述壓力活塞的球形的頭部(19)用於支承推桿或用於直接支承搖臂。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滾子凸輪從動件,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承元件(3)的殼體 (16)經由其外周面(19)保持在一個轉接環(21)的孔(20)中,所述轉接環在滾子挺杆(2) 的凹部⑷中延伸,所述轉接環(21)經由其外周面(22)在滾子挺杆(2)的罩殼(5)的內周面(7)上延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滾子凸輪從動件,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支承元件(3)的殼體 (16)的外周面(19)和轉接環(21)的孔(20)之間構成用於液壓介質的環形的洩漏間隙 (23),液壓介質能夠被導入一個直接位於橋接段(10)上方、沿徑向在支承元件(3)和轉接環(21)之間形成的環形腔(24)中,並從那裡經由橋接段(10)中的穿孔(25)、如鑽孔到達凸輪滾子(11)和其支承件,以進行潤滑。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滾子凸輪從動件,其特徵在於,轉接環(21)通過其孔(20)包圍所述支承元件(3)的殼體(16)的外周面(19),直至該殼體遠離凸輪滾子的邊緣(26)。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滾子凸輪從動件,其特徵在於,支承元件(3)經由防旋轉固定結構(27),如脹圈-槽連接固定在轉接環(27)的孔(20)中。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滾子凸輪從動件,其特徵在於,轉接環(21)作為實心件存在。
9.根據權利要求4或8所述的滾子凸輪從動件,其特徵在於,從轉接環(21)的外周面 (22)出發,液壓介質通道(28)穿過所述轉接環,所述液壓介質通道沿徑向向內通入外周面 (19)上的圓周槽(29)或者通至支承元件(3)的殼體(16)的孔。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滾子凸輪從動件,其特徵在於,轉接環(21)作為薄壁的板材管存在,所述板材管在橋接段(10)的一側過渡到一 U形地向後向外彎曲的凸緣(31)中,所述凸緣的外周面(32)貼靠在罩殼(5)的內周面(7)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往復操作內燃機的頂置氣門機構中的搖臂的滾子凸輪從動件(1),所述頂置氣門機構具有位於下面或位於側向上面的凸輪軸,所述滾子凸輪從動件(1)由用於往復操作高壓燃料泵的活塞的滾子挺杆(2)和液壓支承元件(3)經由轉接環(21)組裝而成。
文檔編號F01L1/14GK102588026SQ20111040792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12日
發明者M·舍韋, N·蓋爾, P·賽勒 申請人:謝夫勒科技股份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