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燃燒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00:33:21
專利名稱:氣體燃燒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體燃燒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燃燒裝置助氧是靠室內的自然氣壓供給空氣,一是通過進氣道靠燃氣射流產生的負壓進入空氣與燃氣混合;二是爐頭出氣孔周圍的離散空氣助燃,這種助氧方式的不足是,空氣與燃氣的混合量無法隨燃氣的進氣量自動調整,達不到完全配氧燃燒的狀態,使燃氣不能充分燃燒從而冒黑煙,爐溫低,浪費能源;另外,出氣孔周圍的空氣屬自然狀態供給,不能產生導流氣流,安全供給出氣孔火焰處,也造成助燃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使燃氣充分的氣體燃燒裝置。所述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氣體燃燒裝置,包括被加熱體,還包括配風室與燃氣室,所述燃氣室設有出氣管,所述配風室設有出風管,所述出氣管設於出風管內,所述出氣管與出風管之間留有縫隙,所述出氣管與出風管的端部指向被加熱體,所述出氣管的端部不伸出所述出風管的端部,所述配風室與燃氣室外沿分別設有進風口與進氣口。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配風室與燃氣室套接在被加熱體外沿。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出氣管與出風管為一個或一個以上。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出氣管的端部容置在出風管內。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一種氣體燃燒裝置,包括被加熱體,還包括配風室與燃氣室,所述燃氣室設有出氣管,所述配風室設有出風管,所述出氣管設於出風管內,所述出氣管與出風管之間留有縫隙,所述出氣管與出風管的端部指向被加熱體,所述出氣管的端部不伸出所述出風管的端部,所述配風室與燃氣室外沿分別設有進風口與進氣口。這樣燃氣和空氣在出氣管與出風管的端部混合後點燃,對被加熱體進行加熱,其結構簡單,成本造價低廉。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氣體燃燒裝置主視剖切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氣體燃燒裝置側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氣體燃燒裝置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氣體燃燒裝置,如圖I、圖2、圖3所示,包括被加熱體3,還包括配風室2與燃氣室5,所述燃氣室4設有出氣管,所述配風室2設有出風管,所述出氣管設於出風管內,所述出氣管與出風管之間留有縫隙,所述出氣管與出風管的端部指向被加熱體3,所述出氣管的端部不伸出所述出風管的端部,所述配風室2與燃氣室5外沿分別設有進風口 I與進氣口 6。這樣當燃氣和空氣在出氣管與出風管的端部混合後點燃,對被加熱體進行加熱,其結構簡單,成本造價低廉。所述配風室2與燃氣室5套接在被加熱體3外沿,所述出氣管與出風管為一個或一個以上。所述出氣管的端部容置在出風管內。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氣體燃燒裝置,包括被加熱體,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配風室與燃氣室,所述燃氣室設有出氣管,所述配風室設有出風管,所述出氣管設於出風管內,所述出氣管與出風管之間留有縫隙,所述出氣管與出風管的端部指向被加熱體,所述出氣管的端部不伸出所述出風管的端部,所述配風室與燃氣室外沿分別設有進風口與進氣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氣體燃燒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風室與燃氣室套接在被加熱體外沿。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氣體燃燒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出氣管與出風管為一個或一個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氣體燃燒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出氣管的端部容置在出風管內。
專利摘要一種氣體燃燒裝置,包括被加熱體,還包括配風室與燃氣室,所述燃氣室設有出氣管,所述配風室設有出風管,所述出氣管設於出風管內,所述出氣管與出風管之間留有縫隙,所述出氣管與出風管的端部指向被加熱體,所述出氣管的端部不伸出所述出風管的端部,所述配風室與燃氣室外沿分別設有進風口與進氣口。這樣燃氣和空氣在出氣管與出風管的端部混合後點燃,對被加熱體進行加熱,其結構簡單,成本造價低廉。
文檔編號F23D14/58GK202470064SQ20122000967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0日
發明者王東海 申請人:王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