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溫合金餅坯的鍛造方法與流程
2023-07-29 06:06:56
本發明屬於高溫合金熱加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高溫合金餅坯鍛造方法。
背景技術:
:
高溫合金屬於難變形特種合金,變形抗力大,可鍛溫度範圍窄,高溫合金大部分應用於航空發動機盤件。盤件的一般製造工藝為首先制餅坯,然後進行模鍛,餅坯對於產出的模鍛件組織影響至關重要。目前,傳統的鐓餅方法,屬於自由鍛造,外形存在鼓肚,存在局部變形小,坯料屬於裸露,鍛造過程溫度降低較快的現象;導致餅坯出現小變形區與大變形區的晶粒度極差較大,甚至混晶,同時局部仍保留棒材的原始組織的情況。受原始餅坯組織的影響,通過後續模鍛製造,產出的盤件一般組織均勻性也較差,存在大晶粒情況,嚴重影響了航空發動機盤件的使用壽命。該問題已經成為航空發動機盤件存在的主要問題,由於餅坯組織對於最終盤件組織影響至關重要,在某型機盤件製造專項技術攻關中,專門針對餅坯製造展開了系列研究,發現了本優化制餅坯方法。
本發明通過加熱包套,鐓餅採用胎模,過程翻轉等細節控制提高了高溫合金的制坯效果,提高了盤件的組織均勻性及其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本發明通過加熱包套,鐓餅採用 胎模,過程翻轉等細節控制提高了高溫合金的制坯效果,提高了盤件的組織均勻性及其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溫合金餅坯的鍛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坯料加熱至工藝要求溫度,高溫加熱區前設置有預熱臺階,高溫保溫時間到後出爐用高溫棉包套,並回爐;
步驟2:坯料回爐後加熱至工藝要求溫度保溫30-50分鐘,出爐轉移至鍛造設備;
步驟3:首先鐓餅至變形量的30%至70%;
步驟4:15秒內完成坯料翻面並放置於胎模中心,繼續鐓至工藝要求高度。
詳細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高溫合金餅坯製造工藝方法,即首先將坯料加熱(1000~1140℃)按照該合金的保溫係數保溫,到溫出爐包套並回爐,然後進爐加熱到原工藝要求溫度,保溫30min後出爐,轉移至鍛造設備開始鐓粗,首先鐓粗至工藝要求餅坯高度的一半,然後將坯料翻面並放置於胎模中心,繼續鍛壓,直至工藝要求高度。
要強調的是:胎模是根據餅坯的最終的外徑及高度尺寸而設計,加以輔助出模斜度,使得最終的餅坯便於出胎模;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加熱包套,鐓餅採用胎模,過程翻轉等細節控制提高了高溫合金的制坯效果,提高了盤件的組織均勻性及其使用壽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選取GH4169合金棒料,對本發明的工藝步驟進行詳細的說明。
現有棒料規格一支,原材料復驗晶粒度6級,用於製造盤件的餅坯高度為根據本方法制定以下步驟。
第一步首先將GH4169合金棒料加熱到工藝要求溫度1010℃,保溫132min,出爐用高溫棉包套;
第二步將包套的棒料回爐繼續加熱至工藝要求溫度1010℃,保溫30min,出爐轉移至鍛造設備;
第三步計算鐓餅下落高度的一半為150,首先鐓餅至350(500-150)。
第四步迅速將坯料翻面,放置於胎模中心,繼續鐓餅至工藝要求高度。
經過以上鍛造過程控制,得到的餅坯在水平及直徑兩方向所取不同位置的晶粒度為7~8級之間,相對於棒材原始晶粒度有所提高,且滿足於模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