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絡式打油針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09:30:21 2
專利名稱:活絡式打油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微型往復活塞式壓縮機的飛濺潤滑元件。
目前微型往復活塞式壓縮機摩擦副的潤滑方式均靠飛濺式,其形式有兩種帶油環和固定式打油針,其缺點是,(1)帶油環雖油耗較穩定,但製作成本高,工藝複雜,耗工耗料,(2)固定式打油針製作成本低,但在擊油麵時,濺起的油量大,脫離油麵時,帶出的油量更大,即產生的油霧量增大。由於機體內存在著變化著的內壓,內壓將使機體內的多餘油霧分別通過呼吸孔,活塞環間隙洩入大氣和儲氣罐中,這樣便形成了油耗。目前各微型壓縮機製造廠家尚未尋求到解決降低油耗的最佳辦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使微型往復活塞式壓縮機降低油耗,滿足當前節能的活絡式打油針。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採用活絡式結構的打油針與連杆大頭的連接方式上,即由鋼絲彎制或鋼皮衝制而成的打油針上端呈封閉環形,下端呈一定弧度,上端環插入連杆大頭頂端開口槽內,懸掛於連接螺栓上,呈自然下垂狀,為一種活絡式結構。活絡式打油針在擊油方向上,即連杆擺動方向可作大於180°的自由擺動,在擊油過程中,打油針由於受到油液的粘滯作用,其運動受到阻滯,產生偏擺,從而有效減少油霧量的形成;最終達到降低油耗的目的。
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活絡式打油針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打油針零件圖,圖中1為連杆大頭;2為連接螺栓;3為打油針。
結合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活絡式打油針由連杆大頭1、連接螺栓2和打油針3組裝而成。打油針3如圖2所示,其上端呈封閉環形狀,下端呈一定弧度,長度為30~60mm,鋼絲彎製成的打油針直徑為1~3mm。本實施例為單根,其長度、直徑以及裝配位置視不同要求可作相應變動,打油針上端環插入連杆大頭頂端開口槽內,懸掛於連接螺栓上,呈自然下垂狀,為一種活絡式結構如
圖1所示。
採用本實用新型活絡式打油針,對微型壓縮機進行試驗,結果表明油耗量可下降40%以上,達到了《動力用空氣壓縮機質量分級》標準A級品水平。
權利要求1.活絡式打油針,它由連杆大頭、連接螺栓和打油針組裝而成,其特徵是打油針為單根,上端呈封閉環形狀,下端呈一定弧度,上端環插入連杆大頭頂端開口槽內,懸掛於連接螺栓上,呈自然下垂狀,為一種活絡式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活絡式打油針,其特徵是打油針上端呈封閉環形狀,下端呈一定弧度,長度為30~60mm,鋼絲彎製成的打油針直徑為1~3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能使微型往復活塞式壓縮機機體內的潤滑油產生適量油霧,粘附於摩擦副形成油膜,達到潤滑效果的打油針。打油針為單根,上端呈封閉環形,下端呈一定弧度,上端環插入連杆大頭頂端開口槽內,懸掛於連接螺栓上,呈自然下垂狀,為一種活絡式結構。這種設計能充分利用油的粘滯特性,使打油針在與油麵接觸及脫離瞬間產生偏擺,有效減少油霧量的形成,使壓縮機的油耗下降,據測試,油耗量可下降40%以上。
文檔編號F01M9/00GK2132836SQ9221509
公開日1993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1992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1992年1月25日
發明者王新華 申請人:上海第二壓縮機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