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條形碼防錯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16:23:11
一種條形碼防錯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條形碼防錯系統,用於識別形狀對稱的左零件或右零件並列印出對應的條形碼,該系統包括:左安裝胎膜,其具有與所述左零件形狀匹配的左容置腔;右安裝胎膜,其具有與所述右零件形狀匹配的右容置腔;用於感應安裝至所述左容置腔內的所述左零件並輸出第一感應信號的第一感應器,其設置在所述左容置腔底部;用於感應安裝至所述右容置腔內的所述右零件的第二感應器並輸出第二感應信號,其設置在所述右容置腔底部;印表機;以及與所述第一感應器和第二感應器連接並用於根據所述第一感應信號或第二感應信號控制所述印表機列印出相應條形碼的控制裝置。本實用新型可以自動識別左、右零件,防止出現左、右零件條形碼貼反的情況。
【專利說明】一種條形碼防錯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條形碼防錯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根據需要往往會生產相互對稱的左零件和右零件(例如開關),為了便於在後序的組裝過程中能快速識別左、右零件,通常會在各零件上粘貼對應的條形碼。在現有技術中,該過程主要通過人工操作實現,即,當零件安裝在安裝胎模上後,通過人工識別左、右零件,當判斷為左(或右)零件時,使用掃描儀掃描相應的左(或右)條形碼標示牌並將掃描結果輸出至控制裝置,控制裝置接收信號並識別後,向印表機輸出指令,以控制印表機列印出左(或右)零件條形碼,最後將列印出的條形碼貼在零件上。
[0003]然而,在上述過程中,經常會因人工識別出錯進而造成左、右零件條形碼貼反的情況發生。因此,在完成零件裝配後,需要通過人工做色標並點數的方法進行檢驗確認,既耗費工時又容易漏檢。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條形碼防錯系統,以自動識別左、右零件,防止出現左、右零件條形碼貼反的情況。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條形碼防錯系統,用於識別形狀對稱的左零件或右零件並列印出對應的條形碼,其特徵在於,該系統包括:
[0007]左安裝胎膜,其具有與所述左零件形狀匹配的左容置腔;
[0008]右安裝胎膜,其具有與所述右零件形狀匹配的右容置腔;
[0009]用於感應安裝至所述左容置腔內的所述左零件並輸出第一感應信號的第一感應器,其設置在所述左容置腔底部;
[0010]用於感應安裝至所述右容置腔內的所述右零件的第二感應器並輸出第二感應信號,其設置在所述右容置腔底部;
[0011]印表機;以及
[0012]與所述第一感應器和第二感應器連接並用於根據所述第一感應信號或第二感應信號控制所述印表機列印出相應條形碼的控制裝置。
[0013]進一步地,該系統還包括與所述感應器連接的提示裝置。
[0014]優選地,所述提示裝置為指示燈或蜂鳴器。
[0015]優選地,所述控制裝置為計算機。
[0016]進一步地,所述感應器為電容式傳感器。
[0017]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現有安裝胎膜的底部增加了與控制裝置連接的感應器,當零件安裝在對應的安裝胎膜中時,則零件與安裝胎膜的形狀完全匹配,從而,位於該安裝胎膜內的感應器將感應到特定距離內的零件並將其感應結果輸出至控制裝置,經控制裝置識別後向印表機輸出指令,以控制印表機列印出相應的左/右零件條形碼,最後將列印出的條形碼貼在相應零件上即可;相反,如果零件安裝在不對應的安裝胎膜中,則零件與安裝胎膜的形狀將不匹配,即,零件底部與安裝胎膜底部之間會存在較大間隙,從而,位於安裝胎膜底部的感應器便無法感應到零件且不會向控制裝置輸出任何感應信號,自然不會列印出錯誤的條形碼。可見,本實用新型通過感應器可自動識別當前零件是否與安裝胎膜匹配,即自動識別出當前零件為左零件或右零件,因此避免了左、右條形碼貼反的問題,同時省略了人工掃描左、右條形碼標示牌的步驟。此外,與人工識別左、右零件相比,本實用新型顯然更加準確、高效,而且在完成零件裝配後,無需通過人工做色標並點數的方法進行檢驗確認,省略了校驗工序,提高了安裝速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條形碼防錯系統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並參照附圖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0]在圖1所示的實例中,本實用新型的條形碼防錯系統用於識別零件7為左零件或右零件並列印出對應的條形碼,其包括左安裝胎膜11、右安裝胎膜12、第一感應器21、第二感應器22、提示裝置、印表機4以及與第一感應器21和第二感應器22連接的控制裝置5,其中,
[0021]左安裝胎膜11具有與左零件形狀匹配的左容置腔110 ;右安裝胎膜12具有與右零件形狀匹配的右容置腔120 ;第一感應器21設置在左容置腔110底部,當安裝至左容置腔110內的零件7為左零件時,其即可感應到零件7並輸出第一感應信號;當安裝至左容置腔110內的零件7為右零件時,第一感應器21與零件7之間的間隙會比較大,因而無法感應到零件7,也不會輸出任何感應信號;第二感應器22設置在右容置腔120底部,當安裝至右容置腔120內的零件7為右零件時,其即可感應到零件7並輸出第二感應信號;當安裝至右容置腔120內的零件7為左零件時,第二感應器22與零件7之間的間隙會比較大,因而無法感應到零件7,也不會輸出任何感應信號;當控制裝置5接收到第一感應信號或第二感應信號後進行識別,並輸出相應控制信號以控制印表機4列印出相應條形碼6。
[0022]提示裝置在圖1中是指分別與第一感應器21、第二感應器22連接的指示燈31、32,當第一感應器21感應到零件7時,指示燈31亮起;當第二感應器22感應到零件7時,指示燈32亮起。
[0023]下面以待安裝的零件7為左零件為例詳細介紹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24]首先,如果工人初步判斷當前零件7為左零件並將該零件7安裝在左安裝胎膜11中,則零件7與該安裝胎膜11的形狀將完全匹配,從而,位於左安裝胎膜11底部的感應器21將感應到特定較小距離內的零件7並向控制裝置5輸出第一感應信號,同時指示燈31亮起,經控制裝置5識別後向印表機4輸出相應控制指令,以控制印表機4列印出與左零件對應的條形碼6,最後將列印出的條形碼6貼在零件7上即可;
[0025]如果工人初步判斷錯誤將零件7看作右零件安裝在了右安裝胎膜12中,則零件7與安裝胎膜12的形狀將不匹配,位於右安裝胎膜12底部的第二感應器22與零件7之間會存在較大間隙,從而,感應器22便無法感應到零件7且不會向控制裝置5輸出任何感應信號,同時指示燈32不會亮起,以提醒工人零件安裝錯誤。
[0026]當零件7為右零件時,操作過程類似。
[0027]通過上述步驟可知,本實用新型只有在左、右零件安裝正確的情況下才能列印出相應條形碼,從而避免了左、右條形碼貼反的問題,同時省略了人工掃描左、右條形碼標示牌的步驟,而且與人工識別左、右零件相比,本實用新型顯然更加準確、高效。
[0028]在本實用新型中,所有部件均可以採用現有的硬體設備實現,例如,感應器21、22可以採用電容式傳感器,控制裝置5可以採用計算機,提示裝置可以採用指示燈和/或蜂鳴器。
[0029]以上所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即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申請的權利要求書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等效變化與修飾,皆落入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權利要求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條形碼防錯系統,用於識別形狀對稱的左零件或右零件並列印出對應的條形碼,其特徵在於,該系統包括: 左安裝胎膜,其具有與所述左零件形狀匹配的左容置腔; 右安裝胎膜,其具有與所述右零件形狀匹配的右容置腔; 用於感應安裝至所述左容置腔內的所述左零件並輸出第一感應信號的第一感應器,其設置在所述左容置腔底部; 用於感應安裝至所述右容置腔內的所述右零件的第二感應器並輸出第二感應信號,其設置在所述右容置腔底部; 印表機;以及 與所述第一感應器和第二感應器連接並用於根據所述第一感應信號或第二感應信號控制所述印表機列印出相應條形碼的控制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條形碼防錯系統,其特徵在於,該系統還包括與所述感應器連接的提示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條形碼防錯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提示裝置為指示燈或蜂鳴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條形碼防錯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裝置為計算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條形碼防錯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感應器為電容式傳感器。
【文檔編號】G06K17/00GK203490713SQ201320634001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4日
【發明者】沈軼, 楊晉鴻 申請人:延鋒偉世通金橋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