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容器內部垂向管路的固定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01:52:17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容器,尤其涉及一種容器內部垂向管路的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容器的內部通常設置垂向管路用於加裝或排出裝載的介質,內部管路的固定通常採用設置筋板的方式進行固定。對於移動式容器或者裝卸過程需加熱的容器,在容器振動或熱脹冷縮變形時,由於筋板自身剛性過大,筋板無法與容器同步協調變形,導致筋板與管路、容器的連接處很容易產生疲勞裂紋,導致容器整體失效。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適用性強的容器內部垂向管路固定結構,解決現有技術中容器內部垂向管路固定結構剛度過大,變形不協調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用於容器內部垂向管路的固定結構,所述固定結構為L形,L形固定結構一端與垂向管路連接,另一端與容器內壁連接。
所述L形固定結構一端為內凹的圓弧面。
所述L形固定結構與容器內壁接觸的一端為斜面,斜面的傾斜角為β,此時,傾斜角β以斜面與所述固定結構的夾角形成的銳角計,β範圍為 45≤β≤90°。
L形固定結構與容器內壁接觸的一端還可以為圓弧面。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固定結構連接內部垂向管路與容器內壁,既能滿足支撐和固定垂向管路的作用,同時又有一定的彈性餘量,在容器振動或熱脹冷縮變形時,與容器整體同步變形,大大降低產生疲勞裂紋風險;固定結構簡單、適用性強,目前在實際批量使用中效果良好。這種結構適用於罐式貨櫃等移動容器或有加熱、冷卻工作情況出現的容器的內部垂向管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固定結構連接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L形固定結構兩端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結構示意圖。
圖中:1—容器,2—垂向管路,3—固定結構,4—垂向管路在罐體內4 位置,5—垂向管路在罐體內5位置,6—斜面或圓弧面,7—圓弧面。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內容作進一步詳細解釋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給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以下具體實施例,凡在本申請技術方案基礎上做的等同變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實施例1:
遵從上述技術方案,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給出一種用於容器內部垂向管路的固定結構,固定結構為L形,如圖3所示,L形固定結構一端為內凹的圓弧面,與垂向管路連接,L形固定結構另一端與罐體內壁連接。
L形固定結構與容器內壁連接的一端為斜面,斜面的傾斜角為β。此時,傾斜角β以斜面與所述固定結構的夾角形成的銳角計,β範圍為45≤β≤90°,如圖1所述,當垂向管路在圖1中4位置時,β取最大值為90°,此時固定結構 L形與罐體內壁接觸的一端為水平直線,當垂向管路在圖1中5位置時,固定結構L形與容器內壁接觸的一端為斜面,或者為圓弧面,如圖2所示。
在實際工作中,視垂向管路在罐體內的位置情況,合理選擇固定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