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精確傳送受精卵到子宮內腔的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04 13:17:01 1
一種可精確傳送受精卵到子宮內腔的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精確傳送受精卵到子宮內腔的裝置,它包括泵、電機、軟管、導管、電源、外殼;所述泵一端通過電機與電源相連,另一端與所述軟管相連,導管連接在軟管上,所述的外殼下方設置有總開關、吸力開關和推力開關,所述的電源外側設置有充電口和指示燈,所述的導管由外管和內管組成。通過此裝置,可以精確且可重複性地從培養皿中抽取一個或多個胚胎,並將其轉移到子宮內腔,而且可以以特定的距離來實現,從而提高受孕率,結構簡單,方便實用,適用於各種體外受精治療。
【專利說明】一種可精確傳送受精卵到子宮內腔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人體生殖醫療用具【技術領域】,具體地是涉及一種可精確傳送受精卵到子宮內腔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各個方面的壓力隨之而來,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步入了不孕不育的行列。不孕不育,分為不孕症(女性)和不育症(男性),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表明,不孕不育症中有40%為男方原因,50%為女方原因,也有夫妻雙方同時存在原因的。許多家庭渴望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所以藉助醫療手段治療不孕不育已受到很多不孕不育患者的青睞。臨床上主要的醫療手段為試管嬰兒和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主要是將體外受精的胚胎藉助器械移植到女性子宮內腔,使其在子宮內正常發育,其過程相對簡單,安全。但是目前國內使用的胚胎移植器所用的裝置都是通過醫生手動施壓,對於注射器的柱塞壓力還有因子宮收縮的內阻力沒有一個很好的把握,且過度的噴射壓力可能會損壞胚胎本身,不能達到非常滿意的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精確傳送受精卵到子宮內腔的裝置,並且能夠顯著提高通過試管嬰兒受孕和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受孕的懷孕機率。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可精確傳送受精卵到子宮內腔的裝置,包括外殼、泵、電機、軟管、導管、電源。所述泵一端通過電機與電源相連,另一端與所述軟管相連,導管連接在軟管上。
[0005]進一步地,所述的壓力泵具有恆定的吸力和推力,在一定時間內每次能夠用固定的吸力吸取極少量的培養基(約25微升),裡面含有一個或兩個受精卵,再以固定的推力把這些培養基注入到子宮內腔,裡面的受精卵也隨培養基一起被注射到子宮內腔,達到受孕的效果,且在患者允許的條件下此過程可以重複操作,增加受孕機率。
[0006]進一步地,所述的內部控制裝置的外殼下方設置的三個按鈕來實現,第一按鈕為此裝置的總開關,當此裝置不工作時,將第一按鈕關閉,可以節約能源,第二按鈕為吸力開關,第三按鈕為推力開關,用來控制吸力程序和推力程序。
[0007]進一步地,所述的電源為可充電式蓄電池,電源外側設置有充電口、紅色指示燈、綠色指示燈,當電源電量低時,紅色指示燈變亮,提醒充電,當電池充滿電時,綠色指示燈變亮,提醒拔掉充電器。
[0008]進一步地,所述的導管由外管和內管組成,其中,所述的外管由外管本體和連接件組成,所述的內管由內管本體和注射器組成,內管本體與注射器之間通過連接件可拆卸連接。
[0009]進一步地,所述的導管的外管的內徑大於內管的外徑,且外管的長度比內管的長度長l-2cm。內管和外管均為細長管狀,內管帶有不鏽鋼支撐,更容易操作,外管為記憶性塑形材料,具有圓潤的導管尖端,可以順暢地通過宮頸,大大降低導管對子宮內膜的損傷。
[0010]進一步地,所述的導管的外管本體末端設有刻度,便於觀察導管進入子宮的深度,第一條刻度距離末端距離為3cm,第二條刻度距離末端距離為5cm。臨床上所用超聲引導治療,婦科醫生將導管插進子宮,使導管外管端部接近子宮內腔,本實用新型可以清晰地在B超下看見外管進入宮腔的位置,使外管底端距離子宮內腔的距離為0.2-0.8cm(即內管距離子宮內腔的距離為1.2-2.8cm)時,使用推力裝置,受精卵在恆定的壓力從導管排出,這樣手術過程更加精確,使女性懷孕的機會較大。
[0011]進一步地,所述的外殼表面設有防滑條紋,方便醫生手握,防止打滑掉落。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該傳送受精卵到子宮內腔的裝置結構簡單,定位準確,採用恆定的推力進行手術,對子宮內腔損傷小,減少受孕者痛苦,可重複操作,大大提高受孕機率,而且操作簡單,使用方便,適合推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實用新型導管的內管結構示意圖;
[0015]圖3是實用新型導管的外管結構示意圖;
[0016]其中:1、防滑條紋,2、外殼,3、泵,4、電機,5、軟管,6、導管,7、電源,8、紅色指示燈,9、綠色指示燈,10、第一按鈕,11、第二按鈕,12、第三按鈕,13、充電接口,14、外管,15、內管,16、內管本體,17、注射器,18、連接件,19、外管本體,20、連接件,21a、第一刻度線,21b、第二刻度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說明。
[0018]如圖1所示,一種可精確傳送受精卵到子宮內腔的裝置,包括外殼2、泵3、電機4、軟管5、導管6、電源7、紅色指示燈8、綠色指示燈9、第一按鈕10、第二按鈕11、第三按鈕12、充電接口 13。所述泵3—端通過電機4與電源7相連,另一端與所述軟管5相連,導管6連接在軟管5上,為可拆卸式連接;第一按鈕10、第二按鈕11、第三按鈕12安裝在外殼2下方,用來控制手術過程,其中第一按鈕10為此裝置的總開關,當第一按鈕10為關閉狀態時,此裝置是不工作的,第二按鈕11為吸力開關、第三按鈕12為推力開關,第二按鈕11與第三按鈕12為互鎖關係,用以來控制吸力程序或推力程序;所述的外殼表面設有防滑條紋1,方便醫生手握,防止打滑掉落;壓力泵3具有恆定的吸力和推力,在一定時間內每次能夠用固定的吸力吸取極少量的培養基(約25微升),裡面含有一個或兩個受精卵,再以固定的推力把這些培養基注入到子宮內腔,裡面的受精卵也隨培養基一起被注射到子宮內腔;電源7為可充電式蓄電池,電源7外側設置有充電口 13、紅色指示燈8和綠色指示燈9,當電源7電量低時,指示燈8變亮,提醒充電,當電池充滿電時指示燈9變亮;導管6由外管14和內管15組成,其中,外管14由外管本體19和連接件20組成,內管15由內管本體16、注射器17和連接件18組成,內管本體16與注射器17通過連接件18可拆卸連接,可重複吸取胚胎或受精卵;外管14的內徑大於和內管15的外徑,外管14的長度比內管15的長度長
1.5cm,內管15和外管14均為細長管狀,內管15帶有不鏽鋼支撐,更容易操作,外管14為記憶性塑形材料,具有圓潤的導管尖端,可以順暢地通過宮頸,大大降低導管對子宮內膜的損傷。外管本體19末端設有第一刻度線21a和第二刻線21b,第一刻度線21a距離底端距離為3cm,第二刻線21b度距離底端距離為5cm,便於觀察導管6進入子宮的深度,臨床上所用超聲引導治療,婦科醫生將導管6插進子宮,使導管6的外管14端部接近子宮內腔,本實用新型可以清晰地在B超下看見外管14進入宮腔的位置;在手術準備就緒後,打開第一按鈕10,按下第二按鈕11,在固定的時間內可吸取少量的培養基,裡面包含一個或兩個胚胎,當外管14底端距離子宮內腔的距離為0.5cm(即內管15距離子宮內腔的距離為2cm)時,按下第三按鈕12,使用恆定推力將受精卵連同培養基一塊注射到子宮內腔,這樣手術過程更加精確,受孕率更高。
[0019]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可精確傳送受精卵到子宮內腔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泵(3)、電機(4)、軟管(5)、導管(6)、電源(7)、外殼(2),所述泵(3) —端通過電機⑷與電源(7)相連,另一端與所述軟管(5)相連,導管(6)連接在軟管(5)上;所述的外殼(2)下方設置有第一按鈕(10)、第二按鈕(11)、第三按鈕(12),所述第一按鈕(10)為此裝置的總開關,第二按鈕(11)為吸力開關,第三按鈕(12)為推力開關;所述的電源(7)為可充電式蓄電池,電源(7)外側設置有充電口(13)、紅色指示燈(8)、綠色指示燈(9);所述的導管¢)由外管(14)和內管(15)組成,其中,所述的外管(14)由外管本體(19)和連接件(20)組成,所述的內管(15)由內管本體(16)和注射器(17)組成,內管本體(16)與注射器(17)之間通過連接件(18)可拆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精確傳送受精卵到子宮內腔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管(14)的內徑大於內管(15)的外徑,外管(14)的長度比內管(15)的長度長l-2c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可精確傳送受精卵到子宮內腔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管本體(19)末端設有第一條刻度(21a)和第二條刻度(21b),第一條刻度(21a)距離底端距離為3cm,第二條刻度(21b)距離底端距離為5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精確傳送受精卵到子宮內腔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殼(2)表面設有防滑條紋(I)。
【文檔編號】A61B17/435GK204049800SQ201420444032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8日
【發明者】劉淑麗 申請人:劉淑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