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和浮筒混合式淺水勘探平臺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04:21:26

本實用新型涉及淺水勘察領域,更具體的說,它涉及一種船和浮筒混合式淺水勘探平臺。
背景技術:
在江、河、湖、海等地方進行工程建設時,常常採用水域地質鑽探的勘探方法,水域地質鑽探一般都是利用船隻或者在水面平臺搭設水上鑽探平臺作為施工場地。
由於船隻平臺機動性高,因此在淺水區勘察中使用率較高。目前在淺水區勘察作業中,鑽探設備多是使用單船平臺或雙船平臺作為作業平臺。然而單船平臺承載能力差,容易隨波浪晃動;雙船平臺雖然承載能力強且平穩性好,但需要由兩條船組成,大大增加了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船和浮筒混合式淺水勘探平臺,其使用一條船作為平臺的一半,另外一半是綁紮的浮筒平臺,使得平臺面積相較於單船平臺有了較大提升,可以達到雙船平臺的面積,並且也大大提升了單船平臺的穩定性同時減輕的製造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船和浮筒混合式淺水勘探平臺,包括漂浮底座、用於裝載勘探裝置的木板平臺以及若干漂浮底座和木板平臺之間起支撐連接作用的支柱,所述漂浮底座包括船體、若干浮筒、若干連接浮筒的縱向連接圓木以及若干連接船體和縱向連接圓木的橫向連接圓木,所述橫向連接圓木與船體、縱向連接圓木與浮筒均通過卡箍連接,所述橫向連接圓木與所述縱向連接圓木緊固件連接。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使用卡箍將浮筒一個個固定在縱向連接圓木上,便於對浮筒單個進行更換,然後通過橫向連接圓木將浮筒與船體連接成一個整體,使得平臺面積相較於單船平臺有了較大提升,可以達到雙船平臺的面積,同時大大提升了單船平臺的穩定性同時減輕的製造成本,並且可以依靠單船船體的自身動力移動,使用方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卡箍包括由彈性材料製成的帶有缺口的箍環以及設置在箍環缺口處的橫板,所述船體上設有若干與所述卡箍配合的長條孔一,所述橫板通過螺栓與所述長條孔一固定。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橫板可沿長條孔一長度方向確定固定點,從而改變箍環的尺寸,進而適應不同尺寸的橫向連接圓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浮筒的上表面若干設有長條孔二,所述長條孔二與所述橫板通過螺栓固定。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橫板可沿長條孔二長度方向確定固定點,從而改變箍環的尺寸,進而適應不同尺寸的橫向連接圓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浮筒的上表面設有若干長條形凸塊,所述長條孔二開設在所述凸塊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增加長條孔二處浮筒的厚度,從而增加浮筒在與縱向連接圓木的連接強度,增加整體結構的強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縱向連接圓木與橫向連接圓木的相交處均切割有相對卡接的凹槽,所述緊固件為固定在所述凹槽開口處的連接鋼板。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兩個圓木的凹槽相互卡接而在水平方向使兩個進行相互限制,避免兩個圓木發生相對滑動,連接鋼板在凹槽開口處進行固定,避免兩個圓木相互脫開,增加兩個圓木的連接強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柱與木板平臺的連接處固定有用以加固連接的角鋼。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增加連接位置的強度和接觸面積,使支柱對木板平臺的支撐更加平穩。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平臺面積相較於單船平臺有了較大提升;大大提升了單船平臺的穩定性;便於對浮筒單個進行更換;減輕的製造成本;可以依靠單船船體的自身動力移動,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的整體結構圖;
圖2為漂浮底座和支柱的結構圖;
圖3為圖2的A部放大圖;
圖4為圖2的B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1、漂浮底座;11、船體;12、浮筒;13、橫向連接圓木;14、縱向連接圓木;2、木板平臺;3、支柱;31、角鋼;4、箍環一;41、橫板一;5、長條孔一;6、凹槽;7、連接鋼板;8、凸塊;81、長條孔二;9、箍環二;91、橫板二。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如附圖1所示,船和浮筒混合式淺水勘探平臺,包括漂浮底座1、木板平臺2以及漂浮底座1和木板平臺2之間起支撐連接作用的支柱3。木板平臺2上可用於裝載勘探裝置。
結合附圖1和附圖2,漂浮底座1包括船體11、若干浮筒12、橫向連接圓木13以及若干縱向連接圓木14。浮筒12由縱向連接圓木14連接成列,橫向連接圓木13一半連接船體11,另一半連接縱向連接圓木14,使船體11與浮筒12連接成一個整體。
結合附圖3進一步說明船體11與橫向連接圓木13的連接方式,船體11與橫向連接圓木13通過箍環一4連接。箍環一4是由彈性材料圍成的帶缺口的圓環,缺口的兩邊帶有橫板一41。船體11上設有用來連接箍環一4的長條孔一5。固定連接橫向連接圓木13時,將箍環包裹住橫向連接圓木13,將箍環一4的橫板一41通過螺栓和螺母固定在長條孔一5處。橫板一41可沿長條孔一5長度方向確定固定點,從而改變箍環一4的尺寸,進而適應不同尺寸的橫向連接圓木13。
結合附圖4進一步說明橫向連接圓木13和縱向連接圓木14的連接方式,以及縱向連接橫木與浮筒12的連接方式。縱向連接圓木14與橫向連接圓木13十字相交處均切割有圓木半徑深度且截面為矩形的凹槽6,橫向連接圓木13的凹槽6與縱向連接圓木14的凹槽6卡合連接。卡合後橫向連接圓木13和縱向連接圓木14的凹槽6開口處均有連接鋼板7,連接鋼板7通過螺釘固定在凹槽6開口兩側的縱向連接圓木14上,以固定連接橫向連接圓木13與縱向連接圓木14。浮筒12為長方體塑料桶或木桶,浮筒12的一個矩形面上設有兩個長條形的凸塊8。凸塊8中空,其上表面設有長條孔二81,長條孔二81內設有向外突出的螺栓,凸塊8的長度方向與縱向連接圓木14的長度方向相垂直。縱向連接圓木14通過箍環二9、螺栓和螺母固定連接。箍環二9的結構與箍環一4的結構相同,箍環二9的橫板二91可沿長條孔二81長度方向確定固定點,從而適應不同尺寸的縱向連接圓木14。
回看附圖1和附圖2,支柱3為一段方形木,角鋼31為一塊直角彎折的鐵板。支柱3固定連接在橫向連接圓木13與木板平臺2之間,支柱3與橫向連接圓木13以及支柱3和木板平臺2之間均通過角鋼31、螺栓和螺母固定連接。
該實施例的實施方式如下,將船體11與橫向連接圓木13通過箍環相連,然後通過箍環將浮筒12與縱向連接圓木14連接,連接固定橫向連接圓木13和縱向連接圓木14,形成漂浮底座1,在橫向連接圓木13上通過角鋼31連接支柱3,然後在將支柱3和木板平臺2通過角鋼31連接,從而將整個木板平臺2上架設在漂浮底座1上,形成可以架設和承載勘探設備的船和浮筒12混合式淺水勘探平臺。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