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無洩漏密封泵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21:18:21 1
專利名稱:螺旋無洩漏密封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漿泵的結構技術領域,特別是用於紙漿、棉漿、汙水、 化工原料、清水類液體介質輸送泵的技術領域。如用於輸送含腐蝕性液體可 採用不鏽鋼;用於濃度高含雜質的可使用耐磨鑄鋼或球墨鑄鐵。螺旋套使用 材質為錫青銅或不鏽鋼。
背景技術:
泵可用於紙漿、棉漿、汙水、化工原料、清水類液體等介質的輸送,現 行泵在泵體內採用填料的方式,力圖解決輸送時液體介質向動力控制裝置洩 漏的問題,但於現行機構複雜,成本居高不下,密封效果不能達到設計水平, 致使作業時,泵的維修率提高,影響輸送效率,甚至還對產品質量造成影響。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設計一種結構簡單、密封可靠的螺旋無洩漏密封泵。 本實用新型包括泵體、連接在泵體一側的懸架、通過軸承及軸承蓋布置 在懸架內的泵軸,在泵體內腔還設置葉輪、填料泵蓋,所述葉輪固定在泵軸 的一端,填料泵蓋布置在葉輪的後側。在所述填料泵蓋與泵軸之間設置螺旋 套,所述螺旋套呈筒形,其外表面設置反相螺旋槽,螺旋套固定套置在泵軸 外,螺旋套的外側與填料泵蓋之間設置間隙。由於在螺旋套外表面設置反相螺旋槽,其螺旋方向與葉輪的旋轉方向相 反,利用流體反輸達到密封的效果,在運轉時對輸送介質產生泵送效應,可 以平衡被密封的壓力,液體介質在運轉時由高壓端向低壓段延伸,壓力漸漸 降低,從而阻止洩漏,使用壽命長。本實用新型無洩漏、無機械摩擦,可增 大泵的輸送效率,降低摩擦能量損耗,節約能源。另外,本實用新型結構簡 單、緊湊,製造成本低、拆卸方便。將本實用新型應用於輸送帶有顆粒裝的 液體更能突出其特點。密封能力,本發明所述反相螺旋槽的螺旋角度為P , 7°《P《18° 。另,為了防止在停車情況下由於壓力的增大而產生少量的洩漏,在填料 泵蓋的後端連接密封蓋,所述密封蓋套置在泵軸上,在密封蓋和填料泵蓋及 螺旋套之間設置密封圈。在停車情況下對其進行二次密封。為了防止達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本實用新型還在螺旋套的內壁設置密封 槽,在密封槽和泵軸之間設置密封圈。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螺旋套的外形示意圖。 圖3為螺旋套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在設有進、出口的泵體1右側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懸架2, 通過軸承及軸承蓋3在懸架內橫向布置階梯式泵軸4。在泵軸4的中部套置填料泵蓋8,填料泵蓋8的外周夾持在泵體1和懸 架2之間。在填料泵蓋8的右端部通螺栓固定連接密封蓋9,密封蓋9設有 中孔,中孔也套置在泵軸4外。在泵軸4的前端套置葉輪5,在葉輪5和密封蓋9之間的泵軸4上還套 置有筒形螺旋套10,並使螺旋套10位於泵軸4和填料泵蓋8之間。如圖2所示,螺旋套10的外表面設置反相螺旋槽10-1,反相螺旋槽10-1 的螺旋角度為P,生產時,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其角度,合適的角度為7° 《3《18° 。葉輪5通過長螺栓11固定在泵軸4的前端,同時,也將螺旋套 10與泵軸4相對固定。如圖3所示,螺旋套10的內壁還開設兩道環形密封 槽10-2、 10-3,在兩密封槽10-2、 10-3和泵軸4之間設置密封圈12、 13,而 螺旋套10的外側與填料泵蓋8之間設置可轉動的間隙。另外,還在密封蓋9和填料泵蓋8及螺旋套10之間設置密封圈14。在泵體1內,於葉輪5的前、後分別還通過螺栓固定前襯6和後襯7。
權利要求1、螺旋無洩漏密封泵,包括泵體、連接在泵體一側的懸架、通過軸承及軸承蓋布置在懸架內的泵軸,在泵體內腔還設置葉輪、填料泵蓋,所述葉輪固定在泵軸的一端,填料泵蓋布置在葉輪的後側,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填料泵蓋與泵軸之間設置螺旋套,所述螺旋套呈筒形,其外表面設置反相螺旋槽,螺旋套固定套置在泵軸外,螺旋套的外側與填料泵蓋之間設置間隙。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螺旋無洩漏密封泵,其特徵在於所述反相螺旋 槽的螺旋角度為Beta, 7°《Beta《18° 。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螺旋無洩漏密封泵,其特徵在於在填料泵蓋的 後端連接密封蓋,所述密封蓋套置在泵軸上,在密封蓋和填料泵蓋及螺旋套 之間設置密封圈。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螺旋無洩漏密封泵,其特徵在於在螺 旋套的內壁設置密封槽,在密封槽和泵軸之間設置密封圈。
專利摘要螺旋無洩漏密封泵,涉及漿泵的結構技術領域,包括泵體、懸架、泵軸、葉輪、填料泵蓋,在填料泵蓋與泵軸之間設置螺旋套,所述螺旋套呈筒形,其外表面設置反相螺旋槽,螺旋套固定套置在泵軸外,螺旋套的外側與填料泵蓋之間設置間隙。本實用新型無洩漏、無機械摩擦,可增大泵的輸送效率,降低摩擦能量損耗,節約能源。另外,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製造成本低、拆卸方便。將本實用新型應用於輸送帶有顆粒裝的液體更能突出其特點。
文檔編號F04D29/12GK201110276SQ20072004217
公開日2008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9日
發明者波 方, 董洪廣 申請人:揚州市尚寶羅泵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