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字旁的當怎麼奇蹟般的消失了(為什麼口字旁的當字不存在)
2023-05-13 11:14:29 2
今天刷到一條抖音視頻,有說到口字旁的當字為什麼打不出來了或者說不存在了,我好奇就刷了好幾個關於這個的視頻,有不少是拿曼德拉效應來解釋,也有解釋的很合理且正確的,我還繼續在網上搜索了大量相關資料,才對此問題原因了解清楚,現在我寫此文章,一是糾正某些所謂的「大博主」(還曾經央視主持人呢,現在做視頻內容都是不好好研究和確認正確性就說給幾百萬的粉絲聽,不負責任),二是也是分享一點跟我們生活有點相關的有趣的知識。(總結在最後)
口字旁的當存在嗎答案是:以前存在過,現在基本不存在,早已被廢除。
先來看看以下 圖片
歌曲《鈴兒響叮噹》
動畫《 叮噹貓》
舊字典出現過【叮噹】
【口字旁的當】在 Unicode 中編碼為:2A83D,目前在 Unicode 也還是存在該字位置的,只是現在輸入法打不出來/字體顯示不出來,所以現在正常是打不出來的。
https://unicode-table.com/cn/search/?q=2A83D
漢典中漢字條目,噹的異體字
口字旁的當字的【字海】釋義
為什麼現在打不出口字旁的當字或顯示不出了呢1935年8月,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收簡體字324個。這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大規模推行簡化漢字。
《第一批簡體字表》部分截圖
但因為有爭議,第二年二月(1936年2月5日)教育部奉行政院命令,訓令「簡體字應暫緩推行」。《第一批簡體字表》被收回廢止。後面還經過幾次漢字簡化過程,有很多不規範的字最後也是被棄用,考慮到各方面的原因。
該字被停用
總結口字旁的當確實是真實存在過的,由於歷史發展過程中考慮到種種因素,所以將其停用了,字體庫也將其刪除了,這不是所謂的 [曼德拉效應] ,也不是什麼鬼地球重啟了之類的胡說八道。簡化漢字的過程中使用和廢棄的漢字是比較常見和必要的。周恩來同志在1958年政協會議上作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時說:「《漢字簡化方案》公布後,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歡迎,特別對初學文字的兒童和成人的確做了一件很大的好事。」隨著祖國各項事業不斷地發展,社會用字又需要得到進一步的規範。1986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又重新發表了《簡化漢字總表》,對1964年的總表做了個別調整。從此,漢字的形體也就基本穩定下來。簡化漢字既繼承了傳統文化的優點,又適應了現代社會的要求。現在漢字規範中的 ding dang 為:叮噹。請各位正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