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輸液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0:40:56 1
專利名稱:醫療輸液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輸液用裝置。
已知技術中醫療輸液採用高掛液瓶的方式,依靠高位液瓶位差產生的壓力將藥液輸入病人體內。這樣做存在的缺陷是病人行動不便,在掛液時需要短時間離開(如上洗手間)時,需有人陪同並將液瓶高高舉起;再就是當輸液病人過多時,缺少掛瓶設施,就難以給病人輸液。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為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輸液方便,有利於病人行動,無需高位掛瓶設施而可隨處於適當場合輸液的醫療輸液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具有液瓶它經導管連有觀察瓶,觀察瓶下端連有輸液管,其特殊之處是液瓶內設有一進液口抵達液瓶瓶底的出液管其出液口與所述的導管相連,設有一輸氣管其一端插入於液瓶其另一端連有一氣囊。
所述的氣囊可內充入壓縮空氣,在氣囊彈性收縮過程中,將氣體壓入液瓶,液瓶內具有足夠壓力,瓶內液體便從所述的出液管輸出,經過觀察瓶後流入輸液管,輸入人體。
氣囊內應具有足夠氣體,可使液瓶內液體排完,但為了保證安全,免於液體輸完後空氣輸入人體,最好是氣囊排完氣體時液瓶內留有少量液體。
當氣囊排完氣體,液瓶內留有少量液體時,若需要將所留少量液體輸入人體,此時可擠壓所述的觀察瓶,在將其內氣體排入液瓶時可將液瓶內所留液體吸入觀察瓶,抬高觀察瓶,便可將液體輸入人體。可以適當加大觀察瓶的容積,其容積設定為15ml~20ml比較合適。
可以在氣囊與液瓶連接導管的軟管部位設置一止液夾,需要時可夾緊止液夾,阻止氣體進入液瓶,從而停止輸液。
最好在所述的氣囊內襯入可置換的一次性內襯層,它同樣具有彈性,可用乳膠製,這樣可避免氣囊由於液瓶內液體蒸發而被痕量沾染。
本實用新型由於設有可充入壓縮氣體的氣囊其上連有輸氣管,該輸氣管一端接入液瓶位於液瓶內,並設有出液口抵達液瓶瓶底的出液管,故本裝置的液瓶無需高位掛起輸液,在氣囊內氣體作用下就可將瓶內液體輸出,實行對人體輸液,從而克服了因液瓶高位掛起所帶來的諸多麻煩與不便。在輸液病人過多時,也不會因缺少掛瓶設施而難以輸液。
以下結合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本醫療輸液裝置,具有液瓶4,液瓶4內設有進液口抵達液瓶瓶底的出液管3其出液口經外接導管5連有觀察瓶6,觀察瓶下端連有輸液管7,設有輸氣管2其一端插入於液瓶4其另一端連有一氣囊1,氣囊1內壁襯設有可置換的一次性內襯層,輸氣管2上設有止液夾。
權利要求1.醫療輸液裝置,液瓶(4)經導管連有觀察瓶(6),觀察瓶(6)下端連有輸液管(7),其特徵是液瓶(4)內設有一進液口抵達液瓶瓶底的出液管(3)其出液口與導管(5)相連,設有一輸氣管(2)其一端插入於液瓶(4)其另一端連有一氣囊(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療輸液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觀察瓶(6)其容積為15ml~20ml。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醫療輸液裝置,其特徵是導管(2)上設有一止液夾。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醫療輸液裝置,其特徵是氣囊1內壁襯設有可置換的一次性內襯層。
專利摘要液瓶無需高掛、輸液方便、利於輸液者行動的醫療輸液裝置,液瓶4經導管連有觀察瓶6,觀察瓶下端連有輸液管7,液瓶內設有一進液口抵達液瓶瓶底的出液管3其出液口與導管5相連貫通於觀察瓶6,設有一輸氣管2其一端插入於液瓶4其另一端連有一氣囊1,觀察瓶6其容積為15ml~20ml,氣囊1內壁襯設有可置換的一次性內襯層。本實用新型可用於醫療輸液。
文檔編號A61M5/14GK2486158SQ0124578
公開日2002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01年6月5日 優先權日2001年6月5日
發明者鄭懷舟 申請人:鄭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