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合的置物桶框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0:37:36 2
專利名稱:可折合的置物桶框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折合的置物桶框架。
技術背景已有的置物桶,大多為鐵製品或木製品,其結構固定,但佔用太大的空間,不利於旅行攜帶和存放收藏,給用戶帶來諸多不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折合的置物桶框架,它不僅結構穩固,而且可以收折,從而方便用戶旅行攜帶和存放收藏。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構成的,它包括前側框、後側框和鉸接於後側框下邊緣的底框,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框的前端與前側框下邊緣設有聯接組件,所述的前側框和後側框由設於它們之間的可摺疊的左、右側框聯接成一體。
使用時,扣接底框與前側框之間的聯接組件,從而將整個框架撐開,並將與其相配套的布袋套置在置物框架中,將布袋上邊緣向外翻,扣在框架的周部(如圖7),即可在布袋中盛放東西;當要攜帶或存放時,將布袋取出,解開聯接組件,將底框向外翻折,靠在後側框外側,並摺疊左、右側框,使前側框和後側框相靠攏,從而收折框架,即可方便用戶攜帶或存放。
較之已有技術而言,本實用新型具有可摺疊性,從而能方便用戶攜帶和存放。
圖1是本實用新型置物框架的側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置物框架的俯視圖;圖3是圖2的A放大(鉸接部分示意圖);圖4是圖2的B-B剖放大示意圖(聯接組件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置物框架收折狀態時的側視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置物框架收折狀態時的俯視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套上布袋的立體示意圖。
圖中,8為鉸接部,9為布袋。
具體實施例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包括前側框1、後側框2和鉸接於後側框下邊緣的底框3,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框的前端與前側框下邊緣設有聯接組件4,所述的前側框和後側框由設於它們之間的可摺疊的左、右側框聯接成一體。
為了實現完全折合,上述的側框由分別鉸接於前、後側框上的長邊框5和短邊框6相鉸接構成,所述的短邊框的寬度小於前、後側框的寬度。
如圖4,聯接組件為前端設有鉤住前側框下邊緣的鉤部,後端鉸接在底框前端的卡鉤。
為了鞏固框架,使其更加牢固,上述的前側框、後側框、底框和左、右側框的框內都設有筋條7。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設計新穎,其市場前景可觀。
權利要求1.一種可折合的置物桶框架,它包括前側框、後側框和鉸接於後側框下邊緣的底框,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框的前端與前側框下邊緣設有聯接組件,所述的前側框和後側框由設於它們之間的可摺疊的左、右側框聯接成一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合的置物桶框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側框由分別鉸接於前、後側框上的長邊框和短邊框相鉸接構成,所述的短邊框的寬度小於前、後側框的寬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合的置物桶框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聯接組件為前端設有鉤住前側框下邊緣的鉤部,後端鉸接在底框前端的卡鉤。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可折合的置物桶框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前側框、後側框、底框和左、右側框的框內都設有筋條。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折合的置物桶框架,它包括前側框、後側框和鉸接於後側框下邊緣的底框,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框的前端與前側框下邊緣設有聯接組件,所述的前側框和後側框由設於它們之間的可摺疊的左、右側框朕接成一體。本實用新型不僅結構牢固,而且可以收折,從而方便用戶旅行攜帶和存放收藏。
文檔編號A47G29/00GK2795057SQ20042015085
公開日2006年7月12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4年11月30日
發明者王春松 申請人:綠星(福州)居室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