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測試礦井井巷空氣流動狀態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1:28:46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測試礦井井巷空氣流動狀態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礦山井巷通風檢測儀器,主要涉及一種用於測試礦井井巷空氣流動狀態的裝置。
背景技術:
礦山安全檢查人員及安全管理人員對煤礦安全檢查及煤礦日常安全管理過程中,經常要了解和掌握井巷中空氣的流動情況。比如,局部通風機有沒有循環風,巷道頂部風流有沒有滯留層(防止瓦斯聚集),工作面上隅角空氣流動情況,工作面是無風還是微風作業以及井巷中空氣的流動情況等。隨時掌握井巷中空氣流動的強弱(速度)和方向是掌握礦井通風情況和判斷是否有瓦斯聚集區的有效手段。目前,一般採用風表來判斷,如果風速過低,吹不動風表就無法判斷,且採用風表成本高,不直觀;簡便的方法是在井巷中灑些煤灰之類的東西來判定井巷中空氣流動狀況(強弱、方向),風速過低吹不動煤灰同樣也判斷不了;有時用手來感覺空氣流動情況,在風速過低的情況下,往往判斷不準。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簡便、直觀的用於測試礦井井巷空氣流動狀態的裝置,用以隨時掌握井巷中空氣流動的強弱(速度)和方向,防止瓦斯聚集,有效消除事故隱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它主要由噴頭、氣囊和密封蓋構成,氣囊內裝有白色粉狀物,其牢固套於噴頭下端,密封蓋旋緊於噴氣頭上,噴頭內設置有出粉通道。
所述噴頭呈圓柱形,中部設有內腔,其直徑大於噴頭內的出粉通道的直徑。
所述噴頭的出口處設置多個噴孔,噴孔小於出口直徑。
所述氣囊內裝有粉狀鈦白粉。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製作工藝簡單,成本低,便於攜帶,易操作,效果直觀。適合各類礦山(煤礦)企業,尤其是小煤礦安全檢查、安全管理人員現場檢查使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噴頭出口處的放大圖。
圖中,1、噴頭,2、氣囊,3、密封蓋,4、顏料,5、噴頭內腔,6、出粉通道,7、出口,8、噴孔。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噴頭1、氣囊2和密封蓋3構成,氣囊2由彈性橡膠製成,牢固套於噴頭1上,內裝有粉狀鈦白粉顏料4,密封蓋3旋緊於噴頭1上,起密封作用,使用時旋開。噴頭、1呈圓柱形,中部設有噴頭內腔5,其中部直徑大於出粉通道6的直徑,在出口7設置多個噴孔8,噴孔8的直徑小於噴頭出口7的直徑。氣囊2內的鈦白粉4在擠壓氣囊2產生的壓力作用下,在噴頭1內腔5充分攪勻、通過出粉通道6經噴頭出口7的噴孔8形成白色煙霧隨井巷中空氣流動,起到示蹤作用。
使用說明1、將該裝置於巷道頂部,噴頭1口向上,捏一下氣囊2,粉狀顏料4從噴口中噴出形成白色煙霧,若煙霧沒有被吹散,緩慢散布於井巷頂部或井巷內,說明沒有空氣流動,屬無風,井巷頂部形成層流,有可能形成瓦斯聚集;若煙霧隨井巷中空氣流動,說明井巷內有風流,煙霧飄逸的方向就是風流的方向,煙霧飄逸的越快說明空氣流速大,風量就大,煙霧飄逸的越慢說明空氣流速小,風量就小。
2、將該儀器置於局部通風機旁井巷內,噴頭1口向上,捏一下氣囊2,粉狀顏料4從噴孔8中噴出形成白色煙霧,若煙霧從局部通風機出風側飄逸向進風側說明局部通風機有循環風現象。
3、將該儀器置於風門、密閉牆旁,噴氣口向上,捏一下氣囊,粉狀顏料從噴氣口中噴出形成的白色煙霧被吸入風門或密封牆,白色煙霧流經的地方就是漏風的地方。
4、將該儀器置於採空區旁,噴頭1口向上,捏一下氣囊2,粉狀顏料4從噴孔8中噴出形成的白色煙霧被吸入採空區,說明採空區有漏風,白色煙霧流經的地方就是採空區漏風的地方。
5、將該儀器置於工作面上隅角,噴口7向上,捏一下氣囊2,粉狀顏料4從噴孔8中噴出形成的白色煙霧隨空氣飄逸,飄逸不到的地方就是通風不到的地方,有可能造成瓦斯聚集。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測試礦井井巷空氣流動狀態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括有密封蓋(3)、噴頭(1)、氣囊(2),氣囊(2)和噴頭(1)下端固定,內裝有白色粉狀物(4),噴頭(1)內設置出粉通道(6),密封蓋(3)旋緊於噴頭(1)的出口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測試礦井井巷空氣流動狀態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噴頭(1)呈圓柱形,中部設有內腔(4),內腔(4)的直徑大於噴頭內出粉通道(6)的直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測試礦井井巷空氣流動狀態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噴頭(1)的出口(7)處設置多個噴孔(8),噴孔(8)小於出口直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測試礦井井巷空氣流動狀態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氣囊(2)內裝有粉狀鈦白粉(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測試礦井井巷空氣流動狀態的裝置,它包括有密封蓋(3)、噴頭(1)、氣囊(2),氣囊(2)和噴頭(1)下端固定,密封蓋(3)旋緊於噴頭(1)的出口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攜帶方便,噴氣的霧狀粉末反光性好,在煤礦井巷陰暗的環境下,易於掌握礦井空氣流動的強弱(速度)和方向,用於判定局部通風機有沒有循環風、巷道頂部風流有沒有滯留層(防止瓦斯聚集)、工作面上隅角空氣流動情況、工作面是無風還是微風作業以及井巷中空氣流動情況等,可隨時掌握礦井通風質量,防止煤礦通風、瓦斯事故發生。是煤礦安全檢查、安全管理人員的必備工具。
文檔編號G01P13/00GK2620278SQ03216840
公開日2004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03年3月25日
發明者李靈傑, 史宗保 申請人:李靈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