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活絡模殼體壓力試驗模擬胎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17:03:41 1
一種活絡模殼體壓力試驗模擬胎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活絡模殼體壓力試驗模擬胎,由豎直側板與水平底板構成,其中豎直側板與水平底板垂直,豎直側板內表面構成圓柱形主腔體,水平底板內表面構成圓柱形副腔體,主腔體與副腔體同軸分布且相互聯通,其中主腔體及副腔體與水平底板上表面接觸面處設過渡腔體,過渡腔體截面為等腰梯形,豎直側板與水平底板上另設多邊形減重孔,豎直側板上端面另均布至少4個吊裝螺孔,主腔體側面及水平底板上表面均均布至少4個壓力傳感器。本實用新型較傳統同類設備具有自重小,結構強度大,耐壓及抗衝擊性能好,且測試數據採集反饋及時準確的優點,可廣泛用於多種輪胎活絡模模具結構參數及抗壓能力等重要數據的檢驗。
【專利說明】一種活絡模殼體壓力試驗模擬胎
【技術領域】
[0001]本新型涉及一種活絡模殼體壓力試驗模擬胎,屬輪胎模具檢測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在輪胎模具生產中,由於其主要類型為由多個同樣結構的模具塊共裝在一起而構成一個完整的模具,因此往往會導致其所構成的整體模具出現外型結構變形、結構強度不足或各模塊間連接不穩定等弊端,從而嚴重影響模具的整體質量,而目前尚無專業的檢測量具,為了克服這一問題,通常都是加工企業根據所生產的模具自行加工生產一個與模具相配套的輪胎模型,用以對模具結構進行檢驗和驗證,而該輪胎模型為了達到相應的結構強度要求,因此多採用純金屬結構,自身重量極大,使用極為不便,雖然也有通過減少輪胎模型壁厚的方式來實現減輕自重的做法,但在減輕自重的同時,也極大的削弱了輪胎模型自身結構強度,難以滿足使用需要,同時當前所使用的輪胎模型均為純機械結構,在對模具進行測量時易出現測量讀數精度不高的弊端,從而也造成了一定的使用不便。
【發明內容】
[0003]本新型目的就在於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活絡模殼體壓力試驗模擬胎。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一種活絡模殼體壓力試驗模擬胎,為環形,由豎直側板與水平底板構成,其中豎直側板與水平底板垂直,所述豎直側板內表面構成圓柱形主腔體,水平底板內表面構成圓柱形副腔體,所述主腔體與副腔體同軸分布且相互聯通,其中副腔體直徑為主腔體直徑的1/3-1/2,其中主腔體及副腔體與水平底板上表面接觸面處設過渡腔體,所述過渡腔體截面為等腰梯形,且梯形腰與水平面夾角為45°,梯形上底邊與下底邊長度差為主腔體直徑的1/30-1/20,所述過渡腔體高度為主腔體高度的1/10-1/6,所述的豎直側板與水平底板上另設多邊形減重孔,所述減重孔距離豎直側板與水平底板內表面距離不低於10毫米,所述豎直側板上端面另均布至少4個吊裝螺孔,所述主腔體側面及水平底板上表面均均布至少4個壓力傳感器。
[0006]本新型較傳統同類設備具有自重小,結構強度大,耐壓及抗衝擊性能好,且測試數據採集反饋及時準確的優點,可廣泛用於多種輪胎活絡模模具結構參數及抗壓能力等重要數據的檢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如圖1所示,一種活絡模殼體壓力試驗模擬胎,為環形,由豎直側板I與水平底板2構成,其中豎直側板I與水平底板2垂直,所述豎直側板I內表面構成圓柱形主腔體3,水平底板2內表面構成圓柱形副腔體4,所述主腔體3與副腔體4同軸分布且相互聯通,其中副腔體4直徑為主腔體3直徑的1/3-1/2,其中主腔體3及副腔體4與水平底板2上表面接觸面處設過渡腔體5,所述過渡腔體5截面為等腰梯形,且梯形腰與水平面夾角為45°,梯形上底邊與下底邊長度差為主腔體3直徑的1/30-1/20,所述過渡腔體5高度為主腔體3高度的1/10-1/6,所述的豎直側板I與水平底板2上另設多邊形減重孔6,所述減重孔6距離豎直側板I與水平底板2內表面距離不低於10毫米,所述豎直側板I上端面另均布至少4個吊裝螺孔7,所述主腔體3側面及水平底板2上表面均均布至少4個壓力傳感器8。
【權利要求】
1.一種活絡模殼體壓力試驗模擬胎,其特徵在於:所述活絡模殼體壓力試驗模擬胎為環形,由豎直側板與水平底板構成,其中豎直側板與水平底板垂直,所述豎直側板內表面構成圓柱形主腔體,水平底板內表面構成圓柱形副腔體,所述主腔體與副腔體同軸分布且相互聯通,其中副腔體直徑為主腔體直徑的1/3-1/2,其中主腔體及副腔體與水平底板上表面接觸面處設過渡腔體,所述過渡腔體截面為等腰梯形,且梯形腰與水平面夾角為45°,梯形上底邊與下底邊長度差為主腔體直徑的1/30-1/20,所述過渡腔體高度為主腔體高度的1/10-1/6,所述的豎直側板與水平底板上另設多邊形減重孔,所述減重孔距離豎直側板與水平底板內表面距離不低於10毫米,所述豎直側板上端面另均布至少4個吊裝螺孔,所述主腔體側面及水平底板上表面均均布至少4個壓力傳感器。
【文檔編號】G01M13/00GK203965137SQ201420293448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4日
【發明者】田曉峰, 王自勇 申請人:河南金牌山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