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導線固定線夾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10:43:12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金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導線固定線夾。
背景技術:
隨著全國城鄉配電網大量採用架空絕緣導線,而使用的戶外架空導線都需要固定連接至電線桿的絕緣瓷瓶上,目前固定絕緣瓷瓶上架空導線的方法分為兩種,一種是鋼絲綁紮法,另一種是用導線固定線夾。現有的一種常用的導線固定線夾由兩個半圓形的線夾組裝形成,在兩個半圓線夾上設置有用以固定絕緣導線的壓蓋。其中,兩個半圓線夾對應連接的兩端分別通過螺栓緊固連接的,從而形成一個可以加持固定絕緣瓷瓶的緊固圈,以及將絕緣瓷瓶上的導線固定穿設於壓蓋和線夾之間,需要通過四組螺栓進行緊固安裝。這種傳統的安裝方式,在工作人員高空作業時,先需要對兩組螺栓進行安裝操作,一端連接時,另一端要保持平穩,防止轉動發生位置偏移,或需要兩人的配合完成安裝施工,這種固定方式對工作人員的操作要求較高,效率低,同時對螺栓的擰接,安裝扭力較大,需要藉助外部工具進行操作,而產品的安裝配件又多,攜帶極為不便。整個操作過程繁瑣,需在高空完成,其作業難度大,增大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固定線夾在高空作業時,安裝繁瑣,操作難度大,配件多,攜帶不方便的缺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導線固定線夾,包括活動對接的第一半圓線夾和第二半圓線夾,所述第一半圓線夾包括分布其兩端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二半圓線夾對應所述第一半圓線夾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三連接部和第四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三連接部之間通過第一卡接結構和第二卡接結構保持固定,所述第三連接部和所述第四連接部之間通過緊固組件鎖緊。
優選的,所述第一卡接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部上的緊配體,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三連接部上的與所述緊配體相適配的凹槽,通過所述緊配體卡接於所述凹槽中以使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三連接部緊固銜接。
優選的,所述第二卡接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部上的卡扣槽,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二連接部上用於扣接所述卡扣槽的鋼扣,通過所述鋼扣與所述卡扣槽的扣合配合以防止所述緊配體脫離所述凹槽。
優選的,所述緊配體包括由所述第一連接部端面向外延伸的圓柱體,和由所述圓柱體一端延伸且逐漸縮小直徑的圓臺。
優選的,所述第二連接部和所述第四連接部分別成型有相對的凸耳,所述凸耳上設置連接孔,所述緊固組件為穿設在所述連接孔中的螺栓組件,從而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和第四連接部。
優選的,還包括:分別安裝於所述第一半圓線夾和第二半圓線夾上的壓蓋,以及用於固定所述壓蓋的U形螺栓。
優選的,所述壓蓋包括:成型為圓弧結構的供面,和沿其圓弧路徑成型於所述供面上的定位槽,以及設置在所述定位槽兩端的定位孔;所述U形螺栓沿所述定位槽鋪設並穿伸於所述定位孔中固定所述壓蓋。
優選的,所述供面對應所述第一半圓線夾和第二半圓線夾分別形成有用於夾持絕緣導線的線槽,所述線槽上設置有凸齒。
優選的,所述第一半圓線夾和所述第二半圓線夾之間形成環形的夾持槽。
優選的,所述夾持槽的內側設置有圓周分布的防滑齒。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導線固定線夾中,通過設置第一卡接結構和第二卡接結構使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三連接部之間保持固定,以及所述第三連接部和所述第四連接部之間通過緊固組件鎖緊,從而實現所述第一半圓線夾能夠與所述第二半圓線夾保持相對位置固定並鎖定,或通過外力作用下解除鎖定。第一半圓線夾和第二半圓線夾對接時,先將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三連接部通過第一卡接結構保持銜接,再由第二卡接結構將連接部分鎖定,進一步保證連接的緊固可靠。一端固定後,另一端的第三連接部和所述第四連接部通過緊固件鎖緊就較為方便,操作簡便。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第一卡接結構優選一種圓柱和槽的配合,第二卡接結構優選一種卡環與開槽的配合,相比傳統的兩端螺栓連接方式,這種結構更為簡單靈巧,針對固定線夾的安裝更為方便,一端的卡接固定的同時使得另一端保持位置的對齊,提供上下道安裝工序承接的作用,只需對校準好的螺栓進行擰緊即可,固定效果好,安裝使用方便,簡化安裝流程,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操作難度,適合單人的高空作業。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導線固定線夾中,採用U型螺栓固定壓蓋,以及壓蓋成型為拱形狀,與U型螺栓形狀相適配,設計新穎,減少整體配件數量,安裝方便,適合高空作業。
(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導線固定線夾中,通過在所述夾持槽內側設有防滑齒,有效防止線夾在絕緣瓷瓶上滑動;同時在所述線槽內設置凸齒,也具有對絕緣導線的防滑作用,通過和本體線槽內側的防滑齒配合,固定後對導線的握力更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導線固定線夾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導線固定線夾的主視圖,特別示出第一連接部和第三連接部的剖面結構;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導線固定線夾的側視圖;
圖4為圖1所示的第一半圓線夾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所示的壓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第一半圓線夾,11-緊配體,111-圓柱體,112-圓臺,12-卡扣槽,13-凸耳,14-夾持槽,15-緊固組件,2-第二半圓線夾,21-凹槽,22-鋼扣,3-壓蓋,31-定位槽,32-定位孔,33-線槽,4-U形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徵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衝突就可以相互結合。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提供如圖1-圖5所示的一種導線固定線夾,包括活動對接的第一半圓線夾1和第二半圓線夾2,所述第一半圓線夾1包括分布其兩端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二半圓線夾2對應所述第一半圓線夾1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三連接部和第四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三連接部之間通過第一卡接結構和第二卡接結構保持固定,所述第三連接部和所述第四連接部之間通過緊固組件15鎖緊。
上述實施方式是本實施例的核心技術方案,通過設置第一卡接結構和第二卡接結構使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三連接部之間保持固定,以及所述第三連接部和所述第四連接部之間通過緊固組件鎖緊,從而實現所述第一半圓線夾能夠與所述第二半圓線夾保持相對位置固定並鎖定,或通過外力作用下解除鎖定。第一半圓線夾和第二半圓線夾對接時,先將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三連接部通過第一卡接結構保持銜接,再由第二卡接結構將連接部分鎖定,進一步保證連接的緊固可靠。一端固定後,另一端的第三連接部和所述第四連接部通過緊固件鎖緊就較為方便,操作簡便。
本實施例所採用的第一卡接結構優選一種圓柱和槽的配合,第二卡接結構優選一種卡環與開槽的配合,相比傳統的兩端螺栓連接方式,這種結構更為簡單靈巧,針對固定線夾的安裝更為方便,一端的卡接固定的同時使得另一端保持位置的對齊,提供上下道工序承接的作用,只需對校準好的螺栓進行擰緊即可,固定效果好,安裝使用方便,簡化安裝流程,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操作難度,適合單人的高空作業。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可作進一步優選,如圖2所示,所述第一卡接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部上且朝向所述第三連接部凸起的緊配體11,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三連接部上的與所述緊配體11相適配的凹槽21,通過所述緊配體11卡接於所述凹槽21中以使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三連接部緊固銜接。進一步優選,所述第二卡接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部上的卡扣槽12,以及翻轉設置在所述第三連接部上用於扣接所述卡扣槽12的鋼扣22,通過所述鋼扣22與所述卡扣槽12的扣合配合以防止所述緊配體11脫離所述凹槽21。上述結構避免兩端均使用繁瑣的螺栓連接方式,無需外部緊固配件,連接方便,配合可靠。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部和第三連接部上對應成型為具有端面相適配、且部分突起的凸塊,其中卡扣槽12設置在第一連接部的突起部分上,所述卡扣槽12優選為與所述緊配體凸起方向相反開口的圓弧槽;以及在第三連接部設置有安裝孔,所述鋼扣22通過安裝孔可翻轉設置於第三連接部上,所述鋼扣22形狀為方形卡環結構,其翻轉時靠近或遠離所述圓弧槽方向運動。整體安裝過程為:由緊配體卡接於所述凹槽中,將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緊固銜接,再由鋼扣扣合與卡扣槽中,保持鎖定狀態,通過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緊固銜接使所述第一半圓線夾1和第二半圓線夾2形成對接的狀態。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所述緊配體11包括由所述第一連接部端面向外延伸的圓柱體111,和由所述圓柱體111一端延伸且逐漸縮小直徑的圓臺112。這種結構設置,在與凹槽卡接後,接觸面更緊湊,承受的緊固力更大,使得所述緊配體與所述凹槽之間的連接更不易鬆脫。
如圖1所示,所述第二連接部和所述第四連接部分別成型有相對的凸耳13,所述凸耳上設置連接孔,所述緊固組件15為穿設在所述連接孔中的螺栓組件,從而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和第四連接部。這種結構主要通過螺栓連接以配合第一連接部和第三連接部的實現兩端固定,以達到第一半圓線夾和第二半圓線夾形成對絕緣瓷瓶的夾持固定。
如圖3和圖5所示,還包括分別安裝於所述第一半圓線夾1和第二半圓線夾上2的壓蓋3,以及用於固定所述壓蓋的U形螺栓4。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壓蓋3包括:成型為圓弧結構的供面,和沿其圓弧路徑成型於所述供面上的定位槽31,以及設置在所述定位槽31兩端的定位孔32;所述U形螺栓4沿所述定位槽鋪設並穿伸於所述定位孔32中固定所述壓蓋。這種採用壓蓋成型為拱形狀,與U型螺栓形狀相適配,對壓蓋進行固定方式,設計新穎,減少整體配件數量,安裝方便,適合高空作業。
進一步優選,所述供面對應所述第一半圓線夾1、和第二半圓線夾2分別形成有用於夾持絕緣導線的線槽33,所述線槽33上設置有凸齒,所述線槽33上設置有凸齒,所述線槽33上設置有凸齒,對穿設與線槽中的絕緣導線具有防滑夾持作用。
如圖1所示,所述第一半圓線夾1和所述第二半圓線夾2之間形成環形的夾持槽14,所述夾持槽14的內側設置有圓周分布的防滑齒,所述防滑齒優選設置為抓持效果好的凸齒。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在所述夾持槽14內側設有防滑齒,有效防止線夾上的絕緣瓷瓶滑動;同時在所述線槽33內設置凸齒,具有對絕緣導線的防滑作用,通過和本體線槽內側的防滑齒配合,固定後對導線的握力更大,固定效果更好。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並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實用新型創造的保護範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