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光柱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15:05:31 2
專利名稱:導光柱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導光柱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導光柱一般為條形或柱形體,其具有較低的傳輸損失及重量比起其它光源傳導裝置具有更加輕巧的特性,因此目前被廣泛應用在家電、電器及各類3C產品中。但因為導光柱重量較輕,安裝於各式產品的機殼後容易產生晃動,為防止由於晃動而影響信號的傳遞效果,通常將其藉由黏著劑固定在產品的機殼,以致導光柱損壞後不便替換。
發明內容
鑑於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便於拆卸的導光柱固定裝置。 —種導光柱固定裝置,包括一電子設備的殼體,該殼體相向設有一對卡勾,固定導
光柱時,相向按壓該導光柱使其卡合於該對卡勾內而將導光柱固定於殼體。 相向按壓所述固定裝置的導光柱使其變形而卡合或脫離機殼的卡勾,可輕易拆卸
或安裝導光柱。
下面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是本發明導光柱固定裝置的較佳實施方式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本發明導光柱固定裝置的較佳實施方式在拆裝過程中的立體圖。 圖3是本發明導光柱固定裝置的較佳實施方式在固定狀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請參照圖l,本發明導光柱固定裝置的較佳實施方式包括一導光柱io及一電子設備的殼體30。 所述導光柱10包括若干條形或柱形橫向間隔排列的導光管11及一沿縱向連接這些導光管11的連接體12。導光柱10兩外側的導光管11上分別設有間隔對稱的一對卡塊20。該對卡塊20之間形成一卡槽21,每一卡塊20的外側面相對於導光管11水平方向是一斜面,每一卡塊20的內側面相對於導光管ll水平方向是一垂直面。 所述殼體30設置有一對相對的卡勾31,每一卡勾31是自殼體30向內衝設形成,每一卡勾31呈L形,並於殼體30上形成兩個對稱的凹字形缺口 ,每一卡勾31包括一垂直於殼體30的卡扣部32及一位於卡扣部32末端且平行於殼體30的擋止部33。
請同時參照圖2及圖3,組裝時,於靠近卡塊20或卡槽21處,相向按壓導光柱10兩側的導光管11,因導光管11具有一定撓度故可使導光管11略微向內側彎曲變形,以將殼體30的卡勾31的卡扣部32卡入導光管11的卡槽21中,當外力去除後,導光管11恢復變形,卡勾31的擋止部33亦會卡擋導光管11的外壁面34。
當卡勾31卡合於導光管11的卡槽21後可限制導光柱10相對殼體30所產生的滑動,不僅可達到較好的固定效果又方便導光柱10的拆卸與安裝。 拆卸時,相向按壓導光柱10兩側的導光管11使其略微向內側彎曲變形,以使導光柱10脫離殼體30的卡勾31。
權利要求
一種導光柱固定裝置,包括一電子設備的殼體,該殼體相向設有一對卡勾,固定導光柱時,相向按壓該導光柱使其卡合於該對卡勾內而將導光柱固定於殼體。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柱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卡勾是自殼體向內衝設形成並於該殼體形成兩個對稱的凹字形缺口。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柱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光柱包括若干條形或柱形橫向間隔排列的導光管及一沿縱向連接這些導光管的連接體。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導光柱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光柱外側的兩導光管上分別設有間隔對稱的一對卡塊,該對卡塊之間形成一卡合所述卡勾的卡槽。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導光柱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卡勾呈L形,其包括一卡合於所述卡槽的卡扣部及一垂直所述卡扣部可擋止所述導光柱的擋止部。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柱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光柱具有一定撓度。
全文摘要
一種導光柱固定裝置,包括一電子設備的殼體,該殼體相向設有一對卡勾,固定導光柱時,相向按壓該導光柱使其卡合於該對卡勾內而將導光柱固定於殼體。當導光柱損壞時,經卡勾的拆卸可容易置換導光柱。
文檔編號F21V8/00GK101749651SQ200810306169
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1日
發明者葉振興, 鄭磊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