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機械臂座梁工裝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18:24:36 4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臂加工領域,尤其是一種機械臂座梁工裝。
背景技術:
機械臂座是一種外形極其不規則的零件,在將機械臂座安裝到機械設備之前,往往需要先對機械臂座進行鑽孔等加工,目前通常的方法是首先對毛坯鑄造件採用加工前劃線,加工時按線找正的加工方法,然後通過螺釘壓板裝夾後再加工,但是該種方法,裝夾機械臂座的過程非常耗時,造成裝夾時間比加工時間還長,嚴重影響生產效率,而且還存在因裝夾原因導致加工時加工效果不好,影響第二次裝夾定位的問題,不能大批量生產,既增加了工人的勞動量,還影響了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傳統的機械臂座在加工時所存在的不能大批量生產,既增加了工人的勞動量、還影響了生產效率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機械臂座梁工裝,其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機械臂座梁工裝,包括,底座、調平裝置、前固定裝置、後限位裝置及兩側固定裝置,其中,調平裝置、前固定裝置、後限位裝置及兩側固定裝置設置於底座上部且與底座固定相連接;
所述的調平裝置由調平底座及可調頂尖組成,其中,可調頂尖設置於調平底座內且與調平底座通過螺紋相連接;
所述的前固定裝置由螺杆、固定橫梁I及壓緊螺母組成,其中螺杆設置於固定橫梁I內且通過壓緊螺母與固定橫梁I相連接;
所述的後限位裝置由後限位支架及限位螺杆組成,其中限位螺杆設置於後限位支架上且與後限位支架相連接;
所述的兩側固定裝置,包括前支架、後支架、固定橫梁II、連接螺母、鎖緊螺母及固定螺母,其中固定橫梁II設置於前支架及後支架上部位置且通過連接螺母分別與前支架及後支架相連接,所述的固定橫梁II分別於與前支架及後支架之間設置有鎖緊螺母,所述的固定橫梁II上設置有固定螺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科學,生產加工工藝簡單方便,由於本實用新型裝置中採用了通過充分限制工件6個自由度使工件固定在工裝上,底部設置的調平裝置可以確保工件處在一個水平面上,兩側固定裝置、工件前固定裝置及後面的後限位裝置防止工件前後左右攢動,頂部設置的固定橫梁通過螺絲壓緊防止工件上下活動,本實用新型消除了夾緊過程中工件底部下平面與定位基準面分離問題,保證了定位基準和加工基準一致,也保證了工具機程序深度尺寸為一定值,保證了產品質量,實現了批量生產並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 是本實用新型中調平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為:1-底座、2-調平裝置、3-工件、4-螺杆、5-固定橫梁I、6-壓緊螺母、7-前支架、8-後支架、9-鎖緊螺母、10-連接螺母、11-固定螺母、12-後限位支架、13-限位螺杆、14-調平底座、15-可調頂尖、16-固定橫梁II。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例1:為了解決傳統的機械臂座在加工時所存在的不能大批量生產,既增加了工人的勞動量、還影響了生產效率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機械臂座梁工裝,其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機械臂座梁工裝,包括,底座1、調平裝置2、前固定裝置、後限位裝置及兩側固定裝置,其中,調平裝置2、前固定裝置、後限位裝置及兩側固定裝置設置於底座1上部且與底座1固定相連接;所述的調平裝置2由調平底座14及可調頂尖15組成,其中,可調頂尖15設置於調平底座14內且與調平底座14通過螺紋相連接;所述的前固定裝置由螺杆4、固定橫梁I5及壓緊螺母6組成,其中螺杆4設置於固定橫梁I5內且通過壓緊螺母6與固定橫梁I5相連接;所述的後限位裝置由後限位支架12及限位螺杆13組成,其中限位螺杆13設置於後限位支架12上且與後限位支架12相連接;所述的兩側固定裝置,包括前支架7、後支架8、固定橫梁II16、連接螺母10、鎖緊螺母9及固定螺母11,其中固定橫梁II16設置於前支架7及後支架8上部位置且通過連接螺母10與前支架7及後支架8分別相連接,所述的固定橫梁II16分別於與前支架7及後支架8之間設置有鎖緊螺母9,所述的固定橫梁II16上設置有固定螺母11。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科學,生產加工工藝簡單方便,由於本實用新型裝置中採用了通過充分限制工件6個自由度使工件固定在工裝上,底部設置的調平裝置可以確保工件處在一個水平面上,兩側固定裝置、工件前固定裝置及後面的後限位裝置防止工件前後左右攢動,頂部設置的固定橫梁通過螺絲壓緊防止工件上下活動,本實用新型消除了夾緊過程中工件底部下平面與定位基準面分離問題,保證了定位基準和加工基準一致,也保證了工具機程序深度尺寸為一定值,保證了產品質量,實現了批量生產並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