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平衡式程控截止閥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23:37:0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截止閥,具體涉及一種平衡式程控截止閥。
背景技術:
截止閥是指關閉件(閥瓣)沿閥座中心線移動的閥門,閥瓣沿閥座的中心線作直線運動,由於該類閥門的閥杆開啟或關閉行程相對較短,而且具有非常可靠的切斷功能,又由於閥座通口的變化與閥瓣的行程成正比例關係,非常適合於對流量的調節,因此,這種類型的截流截止閥門非常適合作為切斷或調節以及節流用。
截止閥通常包括閥體、閥瓣以及用於驅動閥瓣做上下直線運動的閥杆。
現有的截止閥常出現如下缺陷:1、閥門開啟及關閉費力;2、氣缸與閥腔容易竄氣;3、閥蓋與閥杆間的密封性不容易保障;4、普遍採用手動控制模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平衡式程控截止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平衡式程控截止閥,包括閥體、閥杆和閥蓋,閥體上設有上、中、下腔,中腔和下腔壓力平衡,使閥體具有平衡式結構;閥體內設有閥杯,閥杯與閥杆通過螺栓連接,閥杆與閥蓋之間設計有密封裝置;閥蓋上安裝氣缸,閥蓋與氣缸之間設有排氣孔,氣缸缸體與閥腔內的氣體由排氣孔溢出;氣缸活塞上設有信號杆,信號杆連接遠傳信號裝置;氣缸後蓋上設有密封螺套,密封螺套設置在信號杆與氣缸後蓋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閥杯與閥體接觸處設有定位套,定位套與閥蓋、閥體通過密封圈密封。
進一步的,所述閥體上設有與定位套配合的定位筋。
進一步的,所述閥杯與定位套之間也設有密封圈。
進一步的,所述密封圈至少2個。
進一步的,所述閥杆與閥蓋之間的密封裝置為採用Y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和銅合金組成的組合密封結構。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平衡式程控截止閥,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採用平衡式結構,使得閥門中腔和下腔的壓力達到平衡,極大的減小了閥門的開啟及關閉力;
2、本實用新型設計了排氣孔,可向外排氣,防止氣缸與閥腔竄氣;
3、閥蓋與閥杆之間設計了特殊的密封裝置,保證了閥蓋與閥杆間的密封性,又具有低值、恆值摩擦力,使程控閥在工作過程中驅動力穩定,密封性可靠;
4、氣缸後蓋設計密封螺套結構,方便後期維護更換密封件;
5、設計了遠傳信號裝置結構,使程控閥具有遠程控制功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密封裝置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說明:
1.閥體,2.閥杯,3.定位筋,4.定位套,5.閥杆,6.閥蓋,7.密封裝置,8.排氣孔,9.氣缸缸體,10.氣缸活塞杆,11.信號杆,12.密封螺套,13.遠傳信號裝置,14.上腔,15.中腔,16.下腔,71.Y型密封圈,72.O型密封圈,73.銅合金。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並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請參見圖1-圖2。
一種平衡式程控截止閥,包括閥體1、閥杆5和閥蓋6,閥體1上設有上腔14、中腔15、下腔16,中腔15和下腔16壓力平衡,使閥體1具有平衡式結構,極大的減小了閥門的開啟及關閉力,同時中、下腔的平衡壓力適合了介質的雙向流通;閥體1內設有閥杯2,閥杯2與閥杆5通過螺栓連接,閥杆5與閥蓋6之間設有密封裝置7;閥蓋6上安裝氣缸,閥蓋6與氣缸缸體9中間設有排氣孔8,氣缸缸體9與閥腔內的氣體由排氣孔8溢出,克服了氣缸與閥腔容易竄氣的問題;氣缸活塞杆10上設有信號杆11,信號杆11連接遠傳信號裝置13,使程控閥具有遠程控制功能;氣缸後蓋上設有密封螺套12,方便後期維護更換密封件,密封螺套12設置在信號杆11與氣缸後蓋之間。
實施例2
本實施例中,閥杯2與閥體1接觸處設有定位套4,定位套4與閥蓋6、閥體1通過密封圈密封。其餘技術方案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
本實施例中,閥體1上設有與定位套4配合的定位筋3。其餘技術方案與實施例2相同。
實施例4
本實施例中,閥杯2與定位套4之間也設有密封圈。其餘技術方案與實施例3相同。
實施例5
本實施例中,閥杯2與定位套4之間的密封圈為2個。其餘技術方案與實施例4相同。
實施例6
本實施例中,閥杆5與閥蓋6之間的密封裝置的採用Y型密封圈71、O型密封圈72和銅合金73組成的組合密封結構。其餘技術方案與實施例1相同。本組合密封結構具有恆值摩擦力,摩擦係數小,密封可靠性高,無緊定螺釘,後期維護更換密封件便捷等優點,使程控閥在工作過程中驅動力穩定。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而非對其限制;應當指出,儘管參照上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上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和替換,並不使相應的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