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物料搬運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1:45:37

本實用新型屬於物料搬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物料搬運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是製造大國,隨著科技的發展,工業機器人的廣泛應用,製造業中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在由多個零部件構成的產品中,自動化組裝生產線越來越多,其生產效率高,質量品質穩定,在自動化組裝過程中,物料的搬運成為了必不可少的動作,因此物料搬運裝置也成為自動化生產設備中必不可少的模塊。為了提高整個自動化設備的效率,一般會設計成多個產品同時操作的結構,以成倍的提高生產效率。而在有的連續工站中,由於工藝要求以及產品規格限制,會出現相鄰兩個工站中要求的產品之間的放置距離不一致的情況,例如,在下一工序中需要縮小產品前後之間的距離或左右之間的距離,而現有的搬運裝置卻無法完成這個動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物料搬運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物料搬運裝置,在搬運過程中能夠變化產品之間的距離,解決自動化生產線上相鄰兩個工站中產品之間距離不一致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一種物料搬運裝置,其包括驅動模組與搬運模組,所述搬運模組包括受所述驅動模組驅動的連接板、固定在所述連接板上的若干組夾頭,所述夾頭包括固定在所述連接板中間的第一組夾頭、位於所述第一組夾頭兩側且進行靠近或遠離所述第一組夾頭運動的第二組夾頭與第三組夾頭。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組夾頭與所述第三組夾頭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組夾頭的兩側。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板上固定有驅動所述第二組夾頭與所述第三組夾頭驅動的第一驅動件。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組夾頭、所述第二組夾頭以及所述第三組夾頭結構相同,且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驅動件活動端的第二驅動件、受所述第二驅動件驅動進行張開與閉合動作的夾爪。
進一步的,兩個所述夾爪之間的上方設置有壓蓋。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組夾頭、所述第二組夾頭以及所述第三組夾頭結構相同且為吸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物料搬運裝置的有益效果在於:在搬運過程中能夠變化產品之間的距離,解決自動化生產線上相鄰兩個工站中產品之間放置距離不一致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搬運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搬運模組中夾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搬運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數字表示:
100物料搬運裝置;1連接板;2夾頭;3第一驅動件;4第二驅動件;5夾爪;6壓蓋;7驅動模組。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請參照圖1、圖2、圖3,本實施例為物料搬運裝置100,其包括驅動模組7與搬運模組,搬運模組包括受驅動模組7驅動的連接板1、固定在所述連接板1上的若干組夾頭2,所述夾頭包括固定在所述連接板1中間的第一組夾頭、位於所述第一組夾頭兩側且進行靠近或遠離所述第一組夾頭運動的第二組夾頭與第三組夾頭。
所述第二組夾頭與所述第三組夾頭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組夾頭的兩側。
所述連接板1上固定有驅動所述第二組夾頭與所述第三組夾頭驅動的第一驅動件3。
所述第一組夾頭、所述第二組夾頭以及所述第三組夾頭結構相同,本實施例中所述夾頭2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驅動件3活動端的第二驅動件4、受所述第二驅動件4驅動進行張開與閉合動作的夾爪5。兩個所述夾爪5之間上方設置有壓蓋6。
所述驅動模組7包括X軸方向上的第三驅動件。
所述驅動模組7包括Y軸方向上的第四驅動件。
所述驅動模組7包括Z軸方向上的第五驅動件。
本實施例物料搬運裝置100通過搬運模組中的第一驅動件3實現第二組夾頭與第三組夾頭同時靠近或遠離中間的第一組夾頭,從而實現在搬運過程中調整產品之間距離的功能。
本實施例物料搬運裝置100的有益效果在於:在搬運過程中能夠變化產品之間的距離,解決自動化生產線上相鄰兩個工站中產品之間距離不一致的問題。
實施例二:
請參照圖4,本實施例的結構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基本相同,其區別在於:所述夾頭為吸嘴。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