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裝式插座內部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11:58:41 1

本發明屬於電源插座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直裝式插座內部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室內電源插座面板,在連接導線與插座面板時,需要用手彎折硬導線並對準線孔後,用螺絲刀緊固,而在進行此步驟時,常會受到上方或側方物體的阻礙視線,螺絲刀活動空間受限很難對準並發力,而家用4mm2導線質地較硬,需用手一直扶正位置造成體力消耗,經驗不足者還可能線未插到孔底,有虛線可能,帶來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性能穩定且便於安裝的直裝式插座內部結構。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是採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直裝式插座內部結構,由線端套和插套構成,所述線端套包括楔形插子和套筒,所述套筒一端垂直固裝在楔形插子的一側端面上,所述套筒的另一端設有比導線略大的寬導口,在套筒中部設有防脫突起和緊合片;所述插套由套夾和槽體構成,所述套夾可以任意角度安裝在槽體的背面;所述線端套的楔形插子插入在插套的槽體內,該插套固定於插座面板上。
所述線端套和插套採用良導體製成。
所述楔形插子為上寬下窄結構;所述槽體為上寬下窄結構。
所述防脫突起為逆向刺狀物。
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本發明設計合理,其應用於室內插座,不用任何工具並可以免擰純手動直接完成導線與插座面板的連接,為插座安裝帶來便利,既省力省時,又牢固可靠,還不受周圍活動空間的限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線端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2a是本發明的插套結構示意圖(主視圖);
圖2b是本發明的插套結構示意圖(側視圖);
圖2c是本發明的插套結構示意圖(後視圖);
圖3是套夾可任意角度傾斜形成三孔插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銅線絕緣皮;2-銅導體;3-寬導口;4-防脫突起;5-緊合片;6-楔形插子;7-套筒;8-套夾;9-槽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做進一步詳述:
一種直裝式插座內部結構,由線端套和插套構成,如圖1所示,所述線端套包括楔形插子6和套筒7,所述套筒一端垂直固裝在楔形插子的一側端面上,套筒的另一端設有寬導口3,該寬導口比銅導線的直徑略大一點,該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插入導線時更順暢、很容易對準;在套筒中部設有防脫突起4,該防脫突起為逆向刺狀物(可以是但不限於此),可以讓導線往裡走,但不能輕易向外脫出;在套筒中部還設有緊合片5,當導線插入時,緊合片填充了本來已經很小的縫隙,再配合剛才提到的防脫突起,使導線一旦插入較深便不可逆向拔出,銅線只能往裡一直插到底,連成一體後牢固緊密,無法脫出;所述楔形插子為上寬下窄,與插套配合實現無螺絲連接(包括但不限於此,插接結構有很多)。在使用時,將導線頭部的銅線絕緣皮1去掉並露出銅導體2,銅導體沿套筒寬導口插入套筒內,線端套就可直接按壓並套在導線端部,實現與導線緊密結合功能。
如圖2a、圖2b和圖2c所示,所述插套主要由套夾8和槽體9構成,所述套夾可以以任意角度安裝在槽體的背面,所述槽體為上寬下窄結構。在使用時,將插套固定於插座的塑料面板上。線端套上的楔形插子和插套上的槽體都是上寬下窄,配合使用,使緊密連接。當將銅導線與線端套連接完後,直接將其插到槽體中就完成了安裝。套夾可以以任意角度固定於槽體背面,形成三孔插座等,如圖3所示。
在本實施例中,線端套和插套的材料均為電的良導體,如銅材等。插套是固定於市面上普通的插座面版上,可以形成兩孔、三孔插座及其組合形式。套夾可以以任意角度固定於插套背面,可以通過焊接、緊固構件連接或一體成形均可。
需要強調的是,本發明所述的實施例是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發明包括並不限於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實施例,凡是由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得出的其他實施方式,同樣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涉及一種直裝式插座內部結構,其技術特點是:由線端套和插套構成,線端套包括楔形插子和套筒,套筒一端垂直固裝在楔形插子的一側端面上,套筒的另一端設有比導線略大的寬導口,在套筒中部設有防脫突起和緊合片;插套由套夾和槽體構成,套夾可以任意角度安裝在槽體的背面;線端套的楔形插子插入在插套的槽體內,插套固定於插座面板上。本發明設計合理,其應用於室內插座,不用任何工具並可以免擰純手動直接完成導線與插座面板的連接,為插座安裝帶來便利,既省力省時,又牢固可靠,還不受周圍活動空間的限制。
技術研發人員:楊磊;王曉光;王浩鳴;滿玉巖;何金;宋曉博;房晟辰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5.17
技術公布日:201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