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臥式水箱熱泵熱水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6:01:21 1
專利名稱:一種臥式水箱熱泵熱水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泵熱水器,尤其是一種水箱為臥式的熱泵熱水器。
技術背景熱泵熱水器的水箱一般採用立式,進水口在水箱下部,出水口在水箱上部;從進水口進來的冷水由於重力作用只能由水箱內由下而上逐漸上升,在上升過程中與冷凝器進行熱交換,再由出水口流出熱水。冷熱水不會相混。
當水箱採用臥式時,水箱內的冷水、熱水極易相混,出水口出水冷熱不均;嚴重時,冷水幾乎未被加熱就從出水口流出了,降低了熱水器的熱效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是臥式水箱熱泵熱水器的水箱內冷水、熱水極易相混,出水口出水冷熱不均,熱水器的熱效率低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臥式水箱熱泵熱水器,包括壓縮機、冷凝器、節流器、蒸發器、水箱、進出水口,在臥式水箱內設置有隔板,在隔板與水箱內壁間有通道,隔板兩側的水箱空間通過該通道相通。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冷凝器設置水箱內。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另一種的改進,所述冷凝器設置水箱外的一個容器內,該容器通過進水管路、出水管路與水箱相通;在所述進水管路上設置有水泵。
對於上面所述的任一種臥式水箱熱泵熱水器,所述隔板垂直於水箱軸線,所述隔板最好為兩塊或兩塊以上,相鄰的兩塊隔板與水箱內壁間的通道在水箱的圓周方向相對稱。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水箱內的冷水經充分被加熱後流出出水口,使冷熱水的混水量減少,熱水量增加;2、出水口出水冷熱均勻。
圖1是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的A-A剖視圖(去掉冷凝器6);圖4是圖1的B-B剖視圖(去掉冷凝器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所示的實施例1和圖2所示的實施例2,均包括依次連接的壓縮機1、蒸發器2、節流器4、冷凝器6,還包括由外殼10、保溫層11、水箱內壁7組成的水箱和風扇3。在水箱上連接有進水口8、出水口9。下面對它們的不同之處,再說明一下。
實施例1圖1、2、3中,在水箱中設置有與水箱的軸線相垂直的兩塊隔板5、12,隔板5與水箱內壁7間的通道13將隔板5兩側的水箱空間16、17相連通;隔板12與水箱內壁7間的通道14將隔板12兩側的水箱空間15、16相連通。從圖3、4中可看出,通道13、14在水箱的圓周方向相對稱。冷凝器6設置在由隔板5、12把水箱隔成的三個空間15、16、17內。這種結構可使從進水口8流入的冷水從空間15經通道14流入空間16,再經通道13流入空間17,最後經出水口9流出。在這個過程中,冷水流經的路程大大延長,能與冷凝器6進行充分的熱交換。
實施例2圖2中,冷凝器6設置在一個容器18內,該容器通過進水管路19、出水管路20與水箱相通;在進水管路19上設置有水泵21。在水箱內設置有四塊隔板22、23、24、25,它們與水箱內壁7間分別有通道26、27、28、29。相鄰的兩塊隔板與水箱內壁間的通道,即通道26與27、通道27與28、通道28與29均在水箱的圓周方向相對稱。從進水口8進入的冷水,經進水管路19進入容器18內與冷凝器6進行熱交換後,經出水管路20進入水箱。由於四塊隔板的阻隔,使冷熱水混水量大大減少。
權利要求1.一種臥式水箱熱泵熱水器,包括壓縮機、冷凝器、節流器、蒸發器、水箱、進出水口,其特徵在於在臥式水箱內設置有隔板,在隔板與水箱內壁間有通道,隔板兩側的水箱空間通過該通道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泵熱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凝器設置水箱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泵熱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凝器設置水箱外的一個容器內,該容器通過進水管路、出水管路與水箱相通;在所述進水管路上設置有水泵。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熱泵熱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隔板垂直於水箱軸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熱泵熱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隔板為兩塊或兩塊以上,相鄰的兩塊隔板與水箱內壁間的通道在水箱的圓周方向相對稱。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箱為臥式的熱泵熱水器,解決的是臥式水箱內冷水、熱水極易相混,出水口出水冷熱不均,熱水器的熱效率低的問題。它包括壓縮機、冷凝器、節流器、蒸發器、水箱、進出水口,在臥式水箱內設置有隔板,在隔板與水箱內壁間有通道,隔板兩側的水箱空間通過該通道相通。作為改進,所述冷凝器設置水箱內。作為另一種的改進,所述冷凝器設置水箱外的一個容器內,該容器通過進水管路、出水管路與水箱相通;在所述進水管路上設置有水泵。本實用新型的水箱內的冷水經充分被加熱後流出出水口,使冷熱水的混水量減少,熱水量增加;出水口出水冷熱均勻。
文檔編號F24H4/04GK2746313SQ20042007961
公開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04年9月20日
發明者黃永偉 申請人:江蘇華揚新能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