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led燈的光源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01:23:11 3
一種led燈的光源組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LED燈的光源組件,包括基板,其上設有第一固晶區和第二固晶區,在第一固晶區和第二固晶區的四周外緣處均設有包圍所述第一固晶區和第二固晶區的封膠槽,在所述封膠槽上設有3~5個定位孔,所述第一固晶區上設有第一LED晶片,所述第二固晶區上設有第二LED晶片;所述第一固晶區和第二固晶區上均設有若干凹槽,在第一LED晶片或第二LED晶片的側面與凹槽之間的側面之間設有圍壩膠。該光源組件具有高可靠性、發光效率高、散熱性好、壽命長的優點,其提高了光通量、提升了出光效率,此外,採用圍壩方式封膠,杜絕縫隙,提高可靠性。
【專利說明】一種LED燈的光源組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技術領域】中的一種發光二極體光源,具體涉及一種LED燈的光源組件。
【背景技術】
[0002]LED燈的光源就是以發光二極體為發光體的光源,LED燈的光源因其超高亮度,低功耗、使用壽命長、安裝簡便等特點,被廣泛應用於眾多領域;且隨著科技的逐漸發展和成熟,其應用範圍將會更加廣泛。目前,多數LED燈的光源的發光效率和出光率等還有待提聞。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LED燈的光源組件,該光源組件具有高可靠性、發光效率高、散熱性好、壽命長的優點,其提高了光通量、提升了出光效率,此外,採用圍壩方式封膠,杜絕縫隙,提高可靠性。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一種LED燈的光源組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設有第一固晶區和第二固晶區,在第一固晶區和第二固晶區的四周外緣處均設有包圍所述第一固晶區和第二固晶區的封膠槽,在所述封膠槽上設有3?5個定位孔,所述第一固晶區上設有第一 LED晶片,所述第二固晶區上設有第二 LED晶片;
[0006]所述第一固晶區和第二固晶區上均設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為一平面,該凹槽的側面為向該凹槽外傾斜的斜面,該凹槽的高度為第一 LED晶片或第二 LED晶片的高度的2/3?9/10 ;
[0007]所述第一 LED晶片和第二 LED晶片設置於凹槽內,在所述第一 LED晶片或第二 LED晶片的側面與凹槽之間的側面之間設有圍壩膠;在所有所述第一 LED晶片的頂部設有大小與第一固晶區相配合的第一封裝裝置;在所有所述第二 LED晶片的頂部設有大小與第二固晶區相配合的第二封裝裝置;所述第一封裝裝置和第二封裝裝置為向外凸起的圓弧形;
[0008]在所述第一固晶區外設有第一正極和第一負極;在所述第二固晶區外設有第二正極和第二負極。
[0009]進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底面與其側面的夾角為105?120度。
[0010]進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底面大小與所述第一 LED晶片或第二 LED晶片的底面大小相配合。
[0011]進一步地,所述第一 LED晶片和第二 LED晶片的底面通過連接膠層與所述凹槽的底面連接。
[0012]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封裝裝置和第二封裝裝置為有機矽膠。
[0013]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正極的數量為2個。
[0014]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負極的數量為2個。
[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LED燈的光源組件,其主要具有的有益效果為:該LED燈的光源組件具有聞可罪性、發光效率聞、散熱性好、壽命長以及聞光效的優點,其提聞了光通量、提升了出光效率,且晶片固定牢固,無縫隙,提高可靠性;此外,定位孔的設計使得注塑效率提高;且該LED燈的光源組件杜絕了 LED光源出現膠裂、死燈現象。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LED燈的光源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固晶區的放大截面圖;
[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凹槽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如圖1-2所示(為了更清晰顯示該LED燈的光源組件的結構,該圖1略去了第一封裝裝置112和第二封裝裝置12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LED燈的光源組件,包括基板I,所述基板上設有固晶區,該固晶區包括第一固晶區11和第二固晶區12,在第一固晶區11和第二固晶區12的四周外緣處均設有包圍所述第一固晶區11和第二固晶區12的封膠槽103,在所述封膠槽103上設有3?5個定位孔104 ;所述第一固晶區11上設有多個相互串聯/並聯的第一 LED晶片111,在所有所述第一 LED晶片111的頂部設有大小與第一固晶區111相配合的第一封裝裝置112 ;所述第二固晶區12上設有多個相互串聯/並聯的第二 LED晶片121,在所有所述第二 LED晶片121的頂部設有大小與第二固晶區12相配合的第二封裝裝置122 ;所述第一封裝裝置112和第二封裝裝置122為向外凸起的圓弧形,如圖2所示,使得發光效率更高,散熱性更好。
[0021]所述第一固晶區11和第二固晶區12上均設有若干凹槽105,所述凹槽105的底面為一個平面,該凹槽105的側面為一向該凹槽105外傾斜的斜面,該凹槽105的高度為第一LED晶片或第二 LED晶片的高度或厚度的2/3?9/10,優選為4/5 ;所述第一 LED晶片設置於第一固晶區11的凹槽內,所述第二 LED晶片設置於第二固晶區12的凹槽內,所述凹槽的底面大小與所述第一 LED晶片或第二 LED晶片的底面大小一致;所述第一 LED晶片和第二LED晶片的底面通過連接膠層102與所述凹槽105的底面連接;為了進一步杜絕縫隙,提高可靠性,在所述第一 LED晶片111或第二 LED晶片121的側面與凹槽的側面之間設有圍壩膠101進行圍壩;在所述第一固晶區11外設有第一正極113和第一負極114 ;在所述第二固晶區12外設有第二正極123和第二負極124。
[0022]作為進一步優選地,如圖3所示,所述凹槽的底面與其側面的夾角A為105?120度,優選110度。
[0023]作為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一 LED晶片包括8-25個相互串聯的晶片和1_25個相互並聯的晶片。
[0024]作為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二 LED晶片包括8-25個相互串聯的晶片和1_25個相互並聯的晶片。
[0025]作為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一固晶區11和第二固晶區12均為四方形的固晶區。
[0026]作為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一封裝裝置112和第二封裝裝置122為有機矽膠。
[0027]作為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一正極113的數量為2個。
[0028]作為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二負極124的數量為2個。
[0029]具體實施時,根據定位孔104設計與定位孔相匹配的塑膠模具,然後採用注塑機將PA9T塑膠料等進行注塑,大大提高了注塑效率。
[0030]此外,為提升出光效率、提高產品信賴性,本實用新型設計有有二個獨立的固晶區。其中:第一固晶區11:通過第一正極113與第一負極114連接驅動電源,可實現8-25個第一 LED晶片串聯、1-25個第一 LED晶片並聯電路輸入,最終實現單路100-300W光通量輸出。第二固晶區12:通過第二正極123與第二負極124連接驅動電源,可實現8-25個第二 LED晶片串聯、1-25個第二 LED晶片並聯電路輸入,最終實現單路100-300W光通量輸出。當使用者需要600W光通量輸出時,可以通過二種方案來實現:1、用二顆300W的驅動電源,電源的正負極分別連接第一正極113與第一負極114、第二正極123與第二負極124 ;2、用一顆600W的驅動電源,電源的正極連接第一正極113,電源的負極連接第二負極124,並且要用導線將第一正極113與第二負極124短接。
[0031]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LED燈的光源組件,包括基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基板上設有第一固晶區和第二固晶區,在第一固晶區和第二固晶區的四周外緣處均設有包圍所述第一固晶區和第二固晶區的封膠槽,在所述封膠槽上設有3?5個定位孔,所述第一固晶區上設有第一 LED晶片,所述第二固晶區上設有第二 LED晶片; 所述第一固晶區和第二固晶區上均設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為一平面,該凹槽的側面為向該凹槽外傾斜的斜面,該凹槽的高度為第一 LED晶片或第二 LED晶片的高度的2/3 ?9/10 ; 所述第一 LED晶片和第二 LED晶片設置於凹槽內,在所述第一 LED晶片或第二 LED晶片的側面與凹槽之間的側面之間設有圍壩膠;在所有所述第一 LED晶片的頂部設有大小與第一固晶區相配合的第一封裝裝置;在所有所述第二 LED晶片的頂部設有大小與第二固晶區相配合的第二封裝裝置;所述第一封裝裝置和第二封裝裝置為向外凸起的圓弧形; 在所述第一固晶區外設有第一正極和第一負極;在所述第二固晶區外設有第二正極和第二負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ED燈的光源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凹槽的底面與其側面的夾角為105?120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LED燈的光源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凹槽的底面大小與所述第一 LED晶片或第二 LED晶片的底面大小相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ED燈的光源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LED晶片和第二LED晶片的底面通過連接膠層與所述凹槽的底面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ED燈的光源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封裝裝置和第二封裝裝置為有機娃膠。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ED燈的光源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正極的數量為2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ED燈的光源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負極的數量為2個。
【文檔編號】H01L25/075GK204088309SQ201420369914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日
【發明者】李二成, 安輝, 鍾桂源, 徐國安 申請人:深圳市德潤達光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