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渦流緩速器線圈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08:27:11 1
專利名稱:電渦流緩速器線圈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電渦流緩速器線圈技術領域[0001]在此處鍵入技術領域描述段落。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渦流緩速器技術領域,是一種電渦流緩速器線圈。
背景技術:
[0002]在此處鍵入背景技術描述段落。電渦流緩速器一般由定子、轉子及固定支架組成。 緩速器工作時,定子線圈內通電產生磁場,而轉子隨傳動軸一起旋轉。轉子切割定子產生的磁力線,從而在轉子盤內部產生渦旋狀的感應電流。這樣,定子就會向轉子施加一個阻礙轉子旋轉的電磁力,從而產生制動力矩。同時,渦流在具有一定電阻的轉子盤內部流通,由於電阻的熱效應會把電能轉化為熱能,這樣,車輛行駛的動能就通過電磁感應和電阻發熱最終轉化為熱能散發。R系列電渦流緩速器普遍應用於城市公交車輛,由於該車輛底盤空間較小,致使緩速器結構緊湊,故線圈的安裝空間由之變小,故沒有足夠的線圈體積來纏繞電磁導線。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渦流緩速器線圈,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解決車輛底盤空間較小而導致沒有足夠的線圈體積來纏繞電磁導線的問題。[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來實現的一種電渦流緩速器線圈,包括線圈骨架和錐形線圈,在線圈骨架內固定安裝有上寬下窄的錐形線圈。[0005]以上線圈骨架包括上環體、繞線環體和下環體,上環體和下環體之間固定有繞線環體,繞線環體外側固定安裝有上寬下窄的錐形線圈,上環體的外徑大於下環體的外徑,上環體的外徑和下環體的外徑分別與錐形線圈的頂部和底部外徑相對應。[0006]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線圈採用錐度設計,有效利用了定子空間,增加了繞線空間和電磁強度,縮小了產品體積和產品自身重量,減小了車輛燃油消耗。
[0007]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剖視結構圖。[0008]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錐形線圈,2為上環體,3為繞線環體,4為下環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如圖I所示,一種電渦流緩速器線圈,包括線圈骨架和錐形線圈1,在線圈骨架內固定安裝有上寬下窄的錐形線圈I。[0010]作為進一步的優選,線圈骨架包括上環體2、繞線環體3和下環體4,上環體2和下環體4之間固定有繞線環體3,繞線環體3外側固定安裝有上寬下窄的錐形線圈1,上環體2 的外徑大於下環體4的外徑,上環體2的外徑和下環體4的外徑分別與錐形線圈I的頂部和底部外徑相對應。通過錐形線圈I的錐度設計,有效利用了定子空間,增加了繞線空間和電磁強度,縮小了產品體積和產品自身重量,減小了車輛燃油消耗。權利要求1.一種電渦流緩速器線圈,其特徵在於包括線圈骨架和錐形線圈(1),在線圈骨架內固定安裝有上寬下窄的錐形線圈(I)。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渦流緩速器線圈,其特徵在於所述線圈骨架包括上環體(2)、繞線環體(3)和下環體(4),上環體(2)和下環體(4)之間固定有繞線環體(3),繞線環體(3)外側固定安裝有上寬下窄的錐形線圈(1),上環體(2)的外徑大於下環體(4)的外徑,上環體(2)的外徑和下環體(4)的外徑分別與錐形線圈(I)的頂部和底部外徑相對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渦流緩速器技術領域,是一種電渦流緩速器線圈,其包括線圈骨架和錐形線圈,在線圈骨架內固定安裝有上寬下窄的錐形線圈。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線圈採用錐度設計,有效利用了定子空間,增加了繞線空間和電磁強度,縮小了產品體積和產品自身重量,減小了車輛燃油消耗。
文檔編號H02K1/18GK202817943SQ20122035998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4日
發明者範琪, 張國強 申請人:廣州科奧緩速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