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熱對流節能烘乾房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21:53:56 3
專利名稱:循環熱對流節能烘乾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烘烤房技術領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種循環熱對流節能烘乾房。
背景技術:
公知的烘乾房一般是在烘乾房內擺放貨架,把需烘乾的產品部件放置在烘乾房內 的貨架上。烘乾溫度由埋設在地面下的烘乾管道提供,這些烘乾管道與外部的加熱爐連通。 由於這種構造的烘乾房在建造時需要對地基進行處理,存在建造複雜,投入資金大的弊端。 另外,進入烘乾房的烘乾溫度是通過加熱地面後再對貨架上的零部件進行烘乾的,不僅升 溫速度慢,且烘乾時間長、效率低,烘乾後仍帶有較高溫度的熱空氣沒有被利用,直接排放 到大氣中,造成能源的浪費,不利於節約能源。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循環熱對流節能烘乾房。解決現有烘乾房建造復
雜,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達到節約能源、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實現上述目的採取的技術方案是加熱爐底部的熱風出口通過進氣管
與烘乾房底部的熱風進口連通,烘乾房上部的熱風出口通過排氣管與加熱爐的乾熱氣通道
連通,加熱爐排煙管的出口端伸出乾熱氣通道外。 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循環利用餘熱的方式,不僅大大提高了烘乾效率,而且節約了 能源,有效降低了成本。由於採用恆溫烘乾,由此保證了烘乾質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加熱爐,2、乾熱氣通道,3、送風機,4、進氣管,5、進口均衡器,6、烘乾房,7、 出口均衡器,8、排氣管,9、抽風機,10、排煙管,11、保溫層。
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如下 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主要由加熱爐1和烘乾房6構成,加熱爐1的爐體上和烘乾房 6的房體上均設置有保溫層11。加熱爐1的爐膛和爐壁之間的空間為乾熱氣通道2,乾熱氣 通道2上部的進風口通過排氣管8與烘乾房6上部的熱風出口連通、下部的熱風出口通過 進氣管4與烘乾房6底部的熱風進口連通,在進氣管4上設置有送風機3。加熱爐1的排 煙管10通過乾熱氣通道2其出口端伸出乾熱氣通道外,其上設置有抽風機9。在烘乾房6 下部的熱風進口部位設置有進口均衡器5、上部出口部位設置有出口均衡器7,均衡器為箱 式結構,其上均布有多個孔,作用是使進入烘乾房6內的乾熱空氣均勻地散發,保證烘乾質 量。為了進一步保證烘乾質量,使烘乾房6內的溫度保持在最佳的烘乾溫度,在烘乾房6上 部的出口部位設置有感應溫控儀(公知產品),通過設定的溫度值控制送風機3和抽風機9
3電路採用常規電路)。 本實施例使用時,由加熱爐產生的乾熱空氣經底部的熱風出口通過排氣管進入烘十房6下部的進口均衡器內,從孔散發後對貨架上的需烘乾的產品進行烘乾,烘乾後仍帶有溫度的熱空氣經過上部出口部位的出口均衡器7 (使熱空氣均勻排出)由排氣管8送人加熱爐1的乾熱氣通道2上部,與排煙管IO進行熱交換後再次被加熱循環使用。當烘乾房6的溫度達到設定的烘乾溫度時,由感應溫控儀關斷送風機3和抽風機9的電源開關,當烘乾房6的溫度低於設定的烘乾溫度時,由感應溫控儀開啟送風機3和抽風機9的電源開關,由此使烘乾房6的烘乾溫度保持在最佳範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循環熱對流節能烘乾房,包括加熱爐(1)和烘乾房(6),其特徵是所述加熱爐(1)底部的熱風出口通過進氣管(4)與所述烘乾房(6)底部的熱風進口連通,進氣管(4)上設置有送風機(3),所述烘乾房(6)上部的熱風出口通過排氣管(8)與加熱爐(1)的乾熱氣通道(2)連通,加熱爐排煙管(10)的出口端伸出乾熱氣通道(2)外,在排煙管(10)上設置有抽風機(9)。
2. 根據權利1所述的循環熱對流節能烘乾房,其特徵是在所述烘乾房(6)下部的熱 風進口部位設置有進口均衡器(5)、上部出口部位設置有出口均衡器(7)。
3. 根據權利1所述的循環熱對流節能烘乾房,其特徵是在所述烘乾房(6)上部出口部位設置有感應溫控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循環熱對流節能烘乾房包括加熱爐(1)和烘乾房(6),加熱爐(1)底部的熱風出口通過進氣管(4)與所述烘乾房(6)底部的熱風進口連通,進氣管(4)上設置有送風機(3),烘乾房(6)上部的熱風出口通過排氣管(8)與加熱爐(1)的乾熱氣通道(2)連通,加熱爐排煙管(10)的出口端伸出乾熱氣通道(2)外,在排煙管(10)上設置有抽風機(9)。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循環利用餘熱的方式,不僅大大提高了烘乾效率,而且節約了能源,有效降低了成本。由於採用恆溫烘乾,由此保證了烘乾質量。
文檔編號F26B9/02GK201463471SQ200920090999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2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12日
發明者朱延靈 申請人:朱延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