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有機廢水處理裝置及其處理方法
2023-04-26 19:24:46 1
地埋式有機廢水處理裝置及其處理方法
【專利摘要】地埋式有機廢水處理裝置及其處理方法。我國的多數大中城市供水量嚴重不足,為解決日益嚴峻的水荒問題,只有開展汙水資源化工作,將城市排出的汙水經特定設備處理後作為水資源來重複使用。本發明的組成包括:化糞池( 1 ),所述的化糞池與格柵井( 2 )連接,所述的格柵井與調節池( 3 )連接,所述的調節池與 A 級生物池( 4 )連接,所述的 A 級生物池與一級生物池( 5 )連接,所述的一級生物池與二級生物池( 6 )連接,所述的二級生物池與二沉池( 7 )連接,所述的二沉池與消毒池( 8 )連接,所述的消毒池與機械過濾器( 9 )連接。 本發明用於 有機廢水的處理。
【專利說明】地埋式有機廢水處理裝置及其處理方法
[0001]【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地埋式有機廢水處理裝置及其處理方法。
[0002]【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需水量日益增加,我國的多數大中城市供水量嚴重不足,為解決日益嚴峻的水荒問題,只有開展汙水資源化工作,將城市排出的汙水經特定設備處理後作為水資源來重複使用。
[0003]
【發明內容】
: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地埋式有機廢水處理裝置及其處理方法。
[0004]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地埋式有機廢水處理裝置,其組成包括:化糞池,所述的化糞池與格柵井連接,所述的格柵井與調節池連接,所述的調節池與A級生物池連接,所述的A級生物池與一級生物池連接,所述的一級生物池與二級生物池連接,所述的二級生物池與二沉池連接,所述的二沉池與消毒池連接,所述的消毒池與機械過濾器連接。
[0005]所述的地埋式有機廢水處理裝置,所述的二沉池與所述的調節池連接。
[0006]所述的地埋式有機廢水處理裝置,所述的一級生物池和所述的二級生物池與風機連接。
[0007]一種所述的地埋式有機廢水處理裝置的處理方法,所述的方法步驟如下:
有機廢水進入格柵井,撈除大顆粒的懸浮物及雜質後流入汙水調節池內,在調節池內進行水質、水量調節,然後汙水進入A級生物池,進行酸化、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有機物逐漸轉化為無機物而被降解去除,隨後汙水進入一級生物池和二級生物池,經池內的活性汙泥降解後,進入二沉池中進行泥水分離,二沉池出水流到消毒池,投加消毒劑或採用紫外線及活性離子材料進行消毒,二沉池分離出來的活性汙泥經回流後,大部分作為回流汙泥送到調節池循環使用,消毒池出水再經過機械過濾器進行最後的過濾,各項水質指標達標後,排放或打入中水管網進行回用,格柵井、二沉池、機械過濾器中的雜物和汙泥定期排放外運。
[000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兩級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均採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其處理效果優於完全混合式或二級串聯完全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並比活性汙泥池體積小,對水質的適應性強,耐衝擊負荷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汙泥膨脹,池中採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同樣有機物負荷條件下,對有機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於自身氧化階斷,產泥量少,僅需三個月以上排一次泥。
[0009]本發明可配有全自動電氣控制系統和設備故障報警系統,運行安全可靠,平時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0010]【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0011]【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地埋式有機廢水處理裝置,其組成包括:化糞池1,所述的化糞池與格柵井2連接,所述的格柵井與調節池3連接,所述的調節池與A級生物池4連接,所述的A級生物池與一級生物池5連接,所述的一級生物池與二級生物池6連接,所述的二級生物池與二沉池7連接,所述的二沉池與消毒池8連接,所述的消毒池與機械過濾器9連接。
[0012]實施例2:
根據實施例1所述的地埋式有機廢水處理裝置,所述的二沉池與所述的調節池連接。
[0013]實施例3:
根據實施例1或2所述的地埋式有機廢水處理裝置,所述的一級生物池和所述的二級生物池與風機連接。
[0014]實施例4:
一種利用實施例1-3之一所述的地埋式有機廢水處理裝置的處理方法,所述的方法步驟如下:
有機廢水進入格柵井,撈除大顆粒的懸浮物及雜質後流入汙水調節池內,在調節池內進行水質、水量調節,然後汙水進入A級生物池,進行酸化、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有機物逐漸轉化為無機物而被降解去除,隨後汙水進入一級生物池和二級生物池,經池內的活性汙泥降解後,進入二沉池中進行泥水分離,二沉池出水流到消毒池,投加消毒劑或採用紫外線及活性離子材料進行消毒,二沉池分離出來的活性汙泥經回流後,大部分作為回流汙泥送到調節池循環使用,消毒池出水再經過機械過濾器進行最後的過濾,各項水質指標達標後,排放或打入中水管網進行回用,格柵井、二沉池、機械過濾器中的雜物和汙泥定期排放外運。
【權利要求】
1.一種地埋式有機廢水處理裝置,其組成包括:化糞池,其特徵是:所述的化糞池與格柵井連接,所述的格柵井與調節池連接,所述的調節池與A級生物池連接,所述的A級生物池與一級生物池連接,所述的一級生物池與二級生物池連接,所述的二級生物池與二沉池連接,所述的二沉池與消毒池連接,所述的消毒池與機械過濾器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有機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二沉池與所述的調節池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埋式有機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一級生物池和所述的二級生物池與風機連接。
4.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地埋式有機廢水處理裝置的處理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的方法步驟如下: 有機廢水進入格柵井,撈除大顆粒的懸浮物及雜質後流入汙水調節池內,在調節池內進行水質、水量調節,然後汙水進入A級生物池,進行酸化、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有機物逐漸轉化為無機物而被降解去除,隨後汙水進入一級生物池和二級生物池,經池內的活性汙泥降解後,進入二沉池中進行泥水分離,二沉池出水流到消毒池,投加消毒劑或採用紫外線及活性離子材料進行消毒,二沉池分離出來的活性汙泥經回流後,大部分作為回流汙泥送到調節池循環使用,消毒池出水再經過機械過濾器進行最後的過濾,各項水質指標達標後,排放或打入中水管網進行回用,格柵井、二沉池、機械過濾器中的雜物和汙泥定期排放外運。
【文檔編號】C02F9/14GK104496127SQ201410818594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25日
【發明者】李樹軍 申請人:哈爾濱金大環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