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方便沉井觀測偏移及標高的可拆卸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6:33:31 2

本實用新型屬於工業旋流井沉井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方便沉井觀測偏移及標高的可拆卸裝置。
背景技術:
沉井施工過程中,保持沉井的整體垂直度至關重要,從而保證在整個沉井下沉到封底期間整個沉井不出現傾斜偏移。若在沉井過程中,監測手段不到位,往往很難及時發現沉井在下沉中產生的偏差,出現沉井偏差太大,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或因監測手段複雜繁瑣在整個沉井觀測控制期間工作量大,降低施工效率,此問題已成為工程技術人員不斷探討研究的課題。
CN201620094930.2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沉井定位自動測量裝置,利用固定已知坐標、全站儀通過無線數據傳輸方式通過計算機進行數據分析,做到自動測量定位的一種裝置,解決了沉井過程實時監測保證及時沉井糾偏的問題,但是裝置較為複雜,不利於工程的推廣。
CN201210262787.X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沉井下沉中傾斜度監控方法,保證沉井施工質量,必須及時監測井體傾斜程度,通過各種措施進行糾偏,筒壁傾斜度人工測量,施工測量點的引線,方便操作。但是測量點誤差較大,人為因素較多,需要確定測量點的靈活性。
CN201410000746.2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沉井沉降量測量方法,在井體四周距離井體一定位置製作四個混凝土支墩,安裝一個水平雷射儀,在井體四個角的井壁上設置刻度標線,開啟雷射儀,對沉井沉降過程中的位置及標高進行實時監控。解決了沉井過程實時監測保證及時沉井糾偏的問題,但是沉井過程中周邊土體容易發生沉降,同時設置支墩環境有局限性。同時傾斜度不易測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工業旋流井沉井在下沉階段存在傾斜度觀測難以直觀及簡便測量的問題,提供一種方便沉井觀測偏移及標高的可拆卸裝置,直觀觀測沉井下降高度,降低測量難度及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裝置可拆卸重複利用。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方便沉井觀測偏移及標高的可拆卸裝置,包括固定件和可拆卸組件,其中固定件為埋設在沉井壁上的內絲螺母,可拆卸組件由絲杆、頂緊用固定螺母、頂進螺杆和T型監測螺杆組成,所述絲杆的一端設置外絲,絲杆的外絲與內絲螺母配套連接,絲杆的另一端與頂緊用固定螺母的一端焊接,頂緊用固定螺母的另一端加工一個內絲孔,內絲孔的大小與頂進螺杆相配套,T型監測螺杆穿進頂緊用固定螺母內,頂進螺杆旋入頂緊用固定螺母的內絲孔並與T型監測螺杆相抵;可拆卸裝置至少包括兩個、沿著沉井壁垂向上下設置,上下兩個可拆卸裝置的頂進螺杆上設置一條鋼絲,鋼絲與沉井壁保持平行,同時上部的可拆卸裝置設置鋼絲處向下放置一個線墜。
按上述方案,所述沉井壁上設置多個觀測安置點,縱向的觀測安置點沿著垂直向每間距2~4m設置一處,上下相鄰兩個觀測安置點位置分別設置一個可拆卸裝置,每個可拆卸裝置的內絲螺母埋設在對應一處沉井壁的觀測安置點。
按上述方案,所述沉井壁橫向同一層橫截面內的觀測安置點相對沉井圓心對稱設置。
按上述方案,所述沉井壁縱向的觀測安置點設置在橫向對應的觀測安置點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沉井壁施工階段,通過在分段的沉井地面上部的沉井壁上下設置若干組觀測安置點,沉井壁橫截面範圍內對稱設置觀測安置點,每組觀測安置點上下垂直,縱向間隔2~4米,觀測過程中在上下觀測安置點位置安裝一個可拆卸裝置,配合鋼絲及線墜形成一組觀測裝置,可拆卸裝置可重複利用,上部沉井壁施工時通過在可拆卸裝置上設置線墜觀測垂直度,直觀的觀測整個沉井的垂直度變化,以便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沉井壁施工完畢後在內部挖土自然下沉階段通過提升線墜的高度觀測沉井的垂直度變化,及在觀測安置點上加設標尺觀測,計算沉井的垂直度變化。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傳統的沉井處理中,需要重複設置標高點,且觀測效果不理想,對沉井過程無法保證,存在極高的滲漏隱患,使用本實用新型可拆卸裝置,通過預埋沉井壁外側的標高點直觀快速觀測沉井下降高度,大大降低測量難度及工作量,降低勞動強度、減少施工工期、提高工作效率高,同時也保證了工程質量;
2、本實用新型可拆卸裝置的可拆卸組件可以拆卸重複利用,節省材料,統籌規劃;
3、本實用新型可拆卸裝置的T型監測螺杆可調節,消除誤差,同時可調節適當的標高點便於觀測及計算;
4、本實用新型可拆卸裝置具有通用性,建築房屋、頂管施工中均可進行預埋調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方便沉井觀測偏移及標高的可拆卸裝置的裝配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在沉井壁同一層截面設置四個觀測安置點的平面布置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設置鋼絲及線墜監測沉井的偏移及標高的示意圖;
圖中,1-沉井壁,2-內絲螺母,3-絲杆,4-頂緊用固定螺母,5-頂進螺杆,6-T型監測螺杆,7-鋼絲,8-線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
本實用新型是在沉井施工時,通過在沉井壁上設置一種可拆卸的輔助裝置用來方便觀測沉井的偏移及標高。所述沉井為一種在地上分段施工,然後在井內挖土使井通過重力作用自然下沉的井。
參照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方便沉井觀測偏移及標高的可拆卸裝置,包括固定件和可拆卸組件,其中固定件為埋設在沉井壁1上的內絲螺母2,可拆卸組件由絲杆3、頂緊用固定螺母4、頂進螺杆5和T型監測螺杆6組成,絲杆3的一端設置外絲,絲杆3的外絲與內絲螺母2配套連接,以便在使用時能夠通過旋轉絲杆3,將可拆卸組件固定在內絲螺母2上,絲杆3的另一端與頂緊用固定螺母4的一端焊接,選取大小適合的頂緊用固定螺母4,頂緊用固定螺母4的另一端加工一個內絲孔,內絲孔的大小與頂進螺杆5相配套,T型監測螺杆6穿進頂緊用固定螺母4內,頂進螺杆5旋入頂緊用固定螺母4的內絲孔並與T型監測螺杆6相抵;可拆卸裝置至少包括兩個、沿著沉井壁1垂向上下設置,上下兩個可拆卸裝置的頂進螺杆5上設置一條鋼絲7,鋼絲7與沉井壁1保持平行,同時上部的可拆卸裝置設置鋼絲7處向下放置一個線墜8,上下兩個可拆卸裝置配合鋼絲7及線墜8形成一組觀測裝置。
沉井壁1上設置多個觀測安置點,縱向的觀測安置點沿著垂直向每間距2~4m設置一處,上下相鄰兩個觀測安置點位置分別設置一個可拆卸裝置,在沉井混凝土施工階段每個可拆卸裝置的內絲螺母2埋設在對應一處沉井壁1的觀測安置點。
觀測安置點的設置原則為:在沉井壁1同一層橫截面內相對沉井圓心對稱設置,觀測安置點的數量根據沉井的設計圖紙尺寸大小來確定(以圖2所示為同一層截面設置四個觀測安置點A1、A2、A3、A4的平面布置),同一層橫截面內的橫向觀測安置點位置確認後,沉井壁1縱向的觀測安置點保持上下垂直向(設置在橫向對應的觀測安置點的正上方或正下方)、間距2~4m設置一處為宜。
本實用新型方便沉井觀測偏移及標高的可拆卸裝置的安裝及具體施工過程如下:
1)沉井壁1澆築過程中,根據預先確定的觀測安置點位置,將內絲螺母2埋設在沉井壁上;
2)當每段沉井壁1最下部的混凝土模板拆除後,對已設置好的內絲螺母2進行清理,清理乾淨後,將可拆卸組件進行螺紋安裝。T型監測螺杆6(標高螺杆)可進行進行自由調節,調整預埋時產生的誤差,保證橫向各觀測安置點之間標高一致,縱向各觀測安置點上下垂直;
3)可拆卸裝置安裝調整好後,選定上下縱向的2個觀測安置點A1、B1為1組,在上下頂進螺杆5上設置一條鋼絲7,鋼絲7與沉井壁1保持平行,同時在每組觀測安置點的上部放置一個線墜8;
4)當每段沉井壁1分層施工時,通過觀測組件上設置的線墜8與鋼絲7的夾角,或測量線墜8下部與鋼絲7的距離來判斷沉井的垂直度變化,以便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確定沉井下沉時是否發生傾斜及傾斜角度,如有異常,及時進行糾偏處理,鋼絲7及線墜8的設置如圖3所示;
5)當一段沉井壁1施工完畢後,開始挖沉井壁1內部的土層,讓沉井自然下沉,此時使用全站儀進行監測,通過直接監測T型監測螺杆6的T型螺桿頭,進行標高點的測量,計算沉井的下沉偏移及計算下沉速度;沉井在重力下沉階段,還可通過觀測組件上設置的線墜8與鋼絲7的夾角,或測量線墜8下部與鋼絲7的距離來判斷沉井的垂直度變化,以便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6)當沉井壁1下沉到下方的觀測安置點無法使用時,將下方觀測安置點位置的可拆卸組件拆除,然後安裝到上部已經設置好的觀測安置點上,然後再重複上述的操作,監測沉井的偏移及標高。
沉井施工過程中,埋入沉井壁1土體內的內絲螺母2進行防腐處理,通過防水砂漿封堵。
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