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氣安全控制閥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21:27:26 2
專利名稱:液化石油氣安全控制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機械工程領域中內燃機的燃氣裝置。目前,關於能源的問題在世界上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關注,如何使用石油氣、煤氣等代替汽油、柴油做內燃機的燃料問題,在國內外尚未見到詳細的報導,也未發現此類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正是為了節約能源,在保障安全的條件下擴大代燃、雙燃的範圍而設計的一種普及型,即適應多種機型的液化石油氣安全控制閥。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面的措施來實現 一種液化石油氣安全控制閥,由上壓蓋、封閉膜、燃料變量閥、變量閥回位彈簧、閥座底蓋以及殼體組成,閥座底蓋6截面呈「
」形,中心有個圓柱孔(即閥座孔)它與燃料變量閥4形成精密滑配的偶件,而燃料變量閥本身為一帶臺階的圓柱體,上端為一小柱體穿過封閉膜被螺母緊固,同時小柱體連接操縱拉杆,經操縱孔7伸出體外,中間形狀為一截錐體(作為封閉伐座切斷燃流之用),下端圓柱體的周面均布有4條螺旋槽(變換流量之用),控制閥殼體5為一帶中心孔的圓柱體,上端與上壓蓋1、封閉膜3緊密連接形成一封閉腔,在殼體周面的中間部位設有進氣孔內螺紋,與輸氣管連接之用,其下端與閥座底蓋6聯接。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圖1為安全控制閥的結構圖,1、上壓蓋,2、燃料變量閥回位彈簧,3、封閉膜,4、燃料變量閥,5、控制閥殼體,6、閥座底蓋,7、操縱孔。
圖示的安裝關係燃料變量閥4的上端穿過封密膜中心被螺母緊固,同時與操縱拉杆連結,穿過操縱孔7伸出體外。而封閉膜的周邊則與上壓蓋1緊固連接,燃料變量閥4的下端為圓柱體,其周面均布四條螺旋槽供變量之用,它插入閥座底蓋6的中心裡,4-6構成精密滑配的偶件。在燃料變量閥回位彈簧2的作用下,變量閥4緊壓向閥座底蓋6,此刻切斷燃流,封閉膜呈「凹」狀;當變量閥4提升一階段時,它就離開了閥座底蓋6並形成了間隙,此時燃流從進氣口經閥間隙流向內燃機,使內燃機進入中速運轉,封密膜3隨閥4上升為平坦狀態;當拉杆再次提升時閥間隙增大,隨之燃流猛增,使內燃機進入高速狀態,隨著變量閥4的再次提升,封閉膜由平坦狀態變化呈「
」狀;這就形成了停車、中速、高速的整個動態的運轉過程。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是安全可靠;適應機型較多(不需改變內燃機原有設計);造價低,壽命長,維修方便;校準與按裝比較容易。
本人認為實現本實用新型(液化石油氣安全控制閥)的最好方式,是首先對內燃機選型,根據內燃機型的具體情況,參照附圖設計、加工製造為最好的方式。
權利要求一種液化石油氣安全控制閥,由上壓蓋、封閉膜、燃料變量閥、變量閥回位彈簧、閥座底蓋以及殼體組成,其特徵在於閥座底蓋6截面呈「
」形,中心有個圓柱閥座孔,它與燃料變量閥4開成精密滑配的偶件,而燃料變量閥本身為一帶臺階的圓柱體,上端為一小柱體穿過封閉膜被螺母緊固,同時小柱體連接操縱拉杆,經操縱孔7伸出體外,中間形狀為一作為封閉閥座切斷燃流之用的截錐體,下端圓柱體的兩面均布有4條變換流量之用的螺旋槽、控制閥殼體5為一帶中心孔的圓柱體,上端與上壓蓋1、封閉膜3緊密連接形成一封閉腔,在殼體周面的中間部位設有進氣孔內螺紋,與輸氣管連接之用,其下端與閥座底蓋6聯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液化石油氣安全控制閥。它由上壓蓋、封閉膜、燃料變量閥、變量閥回位彈簧、閥座底蓋以及殼體組成。閥座底蓋6截面呈「」形,中心有個圓柱孔。燃料變量閥是個圓柱體,上端為小圓柱體,中間為截錐體,下端為柱體圓,其周面均布4個螺旋槽(變換燃流之用)。控制閥殼體是一帶中心孔的圓柱體,孔的一端有臺階並與封閉膜的周邊疊合,呈帶凹形的碟狀形成一個封閉腔。採用本實用新型可保證內燃機轉速多變的實際需要,還可保證燃氣不外漏,滿足內燃機運轉的實際用量。
文檔編號F16K1/00GK2129356SQ92230650
公開日1993年4月7日 申請日期1992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1992年8月19日
發明者楊大昆, 楊明 申請人:楊大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