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織機卷布輥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6:03:26 1
專利名稱:一種織機卷布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織機部件,具體的說是一種織機卷布輥。
背景技術:
卷布輥是織機的一種部件,它用來將織機織出的布捲成一定直徑的布卷,一般的卷布輥是一根鋁質管狀結構圓筒,使用時由傳動軸的驅動做旋轉運動,將布纏繞在其圓周上,達到一定直徑後,從織機上卸下,再到驗布機將布從卷布輥上拉開進行檢驗。這種卷布輥對一般織物有廣泛的適用性。但是,該種結構卷布輥不適用於玻纖布的卷取,因為玻纖布脆性大,不適宜反覆卷取、開卷,它需要將布纏在一定規格的紙管上成卷出廠,在使用時直接開卷鋪平。常規的卷布輥直徑不能與紙管配合,且無法將動力傳遞給紙管。 實際應用中,為了滿足需內置紙管的玻纖布的卷取,出現了氣脹軸式卷布輥,它內置氣囊,軸向均布有定位塊,使用時,給氣囊內充氣,定位塊外脹,將套在外面的紙管脹緊,卷取完成後放掉氣囊中的氣,將布匹和紙管取出。但是,氣脹軸卷布輥結構複雜,成本高,且需要有氣源,對部分玻纖布生產廠並不適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織機卷布輥,該卷布輥可以方便的用於玻纖布的卷取,不需要氣源,成本低。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織機卷布輥,包括內軸和紙管,還包括齒形壓盤和鎖緊螺母,所述的內軸外表面設有螺紋,紙管和鎖緊螺母同軸安裝在內軸上,鎖緊螺母分布在紙管的兩端,紙管與鎖緊螺母之間分別設有齒形壓盤。所述內軸的外表面設有一軸向的凹槽,所述齒形壓盤的內孔設有與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臺。所述齒形壓盤的端面上設有防滑紋。所述鎖緊螺母的側壁上均勻分布有三個螺釘。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齒形壓盤、鎖緊螺母和紙管同軸安裝在內軸上,齒形壓盤從兩端將紙管壓緊,依靠端面摩擦力,紙管由內軸驅動將布匹從織機上卷出,布匹卷取完成後,鬆開鎖緊螺母,可方便的將布匹連同紙管取出,不需要氣源。具有成本低,安裝方便的特點,非常適合需內置紙管玻纖布的卷取。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內軸,2紙管,3齒形壓盤,4鎖緊螺母,5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一種織機卷布輥,包括內軸I和紙管2,還包括齒形壓盤3和鎖緊螺母4,所述的內軸I外表面設有螺紋,紙管2和鎖緊螺母4同軸安裝在內軸I上,鎖緊螺母4分布在紙管2的兩端,紙管2與鎖緊螺母4之間分別設有齒形壓盤3。所述內軸I的外表面設有一軸向的凹槽,所述齒形壓盤3的內孔設有與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臺。齒形壓盤3的凸臺與內軸I的凹槽相配合,用以傳遞動力,工作更加可靠。所述齒形壓盤3的端面上設有防滑紋。齒形壓盤3端面的防滑紋是為了增加齒形壓盤3與紙管2端面間的摩擦力,以保證紙管2卷布所必需的拉力。所述鎖緊螺母4的側壁上均勻分布有三個螺釘5。螺釘5的設置便於操作和鎖緊螺母4的鎖緊。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齒形壓盤3、鎖緊螺母4和紙管2同軸安裝在內軸I上,齒形壓盤3內孔的凸臺與內軸I外表面的凹槽配合,用以傳遞卷取動力。在鎖緊螺母4的 壓力下,齒形壓盤3從兩端將紙管2壓緊,依靠端面摩擦力,紙管2由內軸I驅動將布匹從織機上卷出,布匹卷取完成後,鬆開鎖緊螺母4,可方便的將布匹連同紙管2取出,待使用時將布匹開卷鋪平。以上所述,只是用圖解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原理,本說明書並非是要將本實用新型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體結構和適用範圍內,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應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屬於本實用新型所申請的專利範圍。除說明書所述技術特徵外,其餘技術特徵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1.一種織機卷布輥,包括內軸和紙管,其特徵是,還包括齒形壓盤和鎖緊螺母,所述的內軸外表面設有螺紋,紙管和鎖緊螺母同軸安裝在內軸上,鎖緊螺母分布在紙管的兩端,紙管與鎖緊螺母之間分別設有齒形壓盤。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織機卷布輥,其特徵是,所述內軸的外表面設有一軸向的凹槽,所述齒形壓盤的內孔設有與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織機卷布輥,其特徵是,所述齒形壓盤的端面上設有防滑紋。
4.根據權利要求I或3所述的一種織機卷布輥,其特徵是,所述鎖緊螺母的側壁上均勻分布有三個螺釘。
專利摘要一種織機卷布輥,屬於織機部件,它包括內軸和紙管,其特徵是,還包括齒形壓盤和鎖緊螺母,所述的內軸外表面設有螺紋,紙管和鎖緊螺母同軸安裝在內軸上,鎖緊螺母分布在紙管的兩端,紙管與鎖緊螺母之間分別設有齒形壓盤。本實用新型齒形壓盤、鎖緊螺母和紙管同軸安裝在內軸上,齒形壓盤從兩端將紙管壓緊,依靠端面摩擦力,紙管由內軸驅動將布匹從織機上卷出,布匹卷取完成後,鬆開鎖緊螺母,可方便的將布匹連同紙管取出,不需要氣源。具有成本低,安裝方便的特點,非常適合需內置紙管玻纖布的卷取。
文檔編號B65H75/22GK202575568SQ201220171068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0日
發明者王建嶺, 楊延增 申請人:山東日發紡織機械有限公司